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發展中國家陶瓷工藝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發展中國家陶瓷工藝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景德鎮在線訊(記者 程麗媛/文 蘆梓君/圖)桌上,各式顏料、畫刷、瓷盤依次擺著,在景德鎮陶瓷大學國際學院陶瓷研究室內,近20位國際友人正埋首於陶瓷創作中,安靜得只聽見風扇的嗡嗡聲。他們來自於發展中國家陶瓷工藝培訓班,此次來景開展為期五天的研學活動,主要是就景德鎮制瓷工藝進行現場的研討與交流,並親身感受這裡泥條盤築、拉坯成型、釉下青花表現、手捏成型、彩釉繪畫、國畫山水、中國陶瓷史等陶瓷工藝的水平與成就,見到記者的到來,學員們興奮地聊起了他們與陶瓷、與景德鎮結下的不解之緣。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Krinah Abdelmalek(阿爾及利亞)

我叫Krinah Abdelmalek,來自於阿爾及利亞。從1997年我便開始創作陶瓷,在我的國家有個獨立的陶瓷工作室,我來景德鎮,就是為了學習和探索陶瓷藝術的更多可能性,而景德鎮也確實沒讓我失望。在這裡,我接觸到了很多之前不曾接觸過的陶瓷文化,比如泥條盤築大器件技藝,讓我歎為觀止;看到了《陶記》中曾記載的饒玉,白如玉、薄如紙;還有瓷器上豐富多樣的纏繞花紋,非常精緻迷人。因為景德鎮的陶瓷文化底蘊深厚,我的很多靈感都來自於此,最近我正想嘗試將這裡的陶瓷文化與伊斯蘭文化相結合進行創作,吸引更多人來到景德鎮——這個恣意生長著燦爛陶瓷文化的城市,感受這兒的歷史沉澱與生機勃勃。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Layal Aoun(黎巴嫩)

我叫Layal Aoun,黎巴嫩是我的家鄉,一次機緣巧合之下,我邂逅了“瓷都”景德鎮,我是一個陶藝師,對於陶瓷愛好者來說,景德鎮就是個陶瓷藝術聖地。印象中,景德鎮應該是座傳統又神秘的城市,千年的陶瓷文化積澱下,景德鎮將怎麼處理傳統文化與技術創新的關係?這是我很好奇的一點。經過實地瞭解,我很高興景德鎮在這方面做得很好,不僅僅能把傳統的陶瓷文化保存得十分完整,同時在技藝方面也有不少創新之舉,像微波窯,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創意,目前我們國家在這種技術上還是一片空白。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Nour Ali(黎巴嫩)

我叫Nour Ali,也是個來自黎巴嫩的陶藝師,我知道,隨著古代中國海陸兩條絲綢之路在世界版圖上的延伸,陶瓷文化在貿易中不斷傳播,陶瓷早已不再稀罕,但其實,很多古老而優秀的制瓷技術還是我們未曾瞭解的,我來這裡就是想學習更多的陶瓷知識。初來景德鎮的時候,我驚詫於這裡滿街小巷都是陶瓷,歷經了千年,這兒的陶瓷產業卻仍舊生生不息,景德鎮真是個神奇的地方。不過最令我感到震撼的是這裡的陶瓷博物館,裡面收藏的陶瓷作品數量龐大,款式各異但件件精美大氣,能在景德鎮陶瓷藝術的海洋中遨遊一番,我感到很幸運。

發展中國家陶瓷培訓班:我在景德鎮做陶瓷

Chioub Mahmoud(阿爾及利亞)

我是Chioub Mahmoud,來自於阿爾及利亞,在我的家鄉我一直從事著陶瓷創作及培訓工作。來到景德鎮最大的感觸,就是這裡的人都特別熱情,這裡的陶瓷文化氛圍也非常濃郁。在這裡,我第一次看到了64米長的龍窯,感受了中國宋代分餐制雅緻生活和精美器物文化,還同大師們就景德鎮制瓷工藝演進與不同地區的生產生活形式對瓷器的影響進行了深入對話,景德鎮讓我學到了很多。我喜歡景德鎮,在我看來這是一座寶藏城市,只要願意認真去尋找和挖掘,總能發現一些令人驚喜的東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