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侗族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風雨橋。”今天,我們來講講“三寶”中的侗族大歌。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新民中寨群眾手拉手唱侗族大歌

“漢字有書傳書本,侗家無字傳歌聲,祖輩傳唱到父輩,父輩傳唱到兒孫。”

黔桂交界的九萬大山裡,侗家人的歌聲就像這裡的流雲、溪水、雀鳥,自由自在、清新空靈。侗家的歌,唱的是祖先、愛情、草木、鳥獸……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能唱出來。“飯養身、歌養心”,侗族把歌看作靈魂的歸宿,像信仰一樣維繫著族群。

有民諺說:“侗族文化三樣寶:鼓樓、大歌和風雨橋。”其中的大歌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能用耳朵和心靈去欣賞的侗族特有的民間音樂。2006年侗族大歌進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侗族大歌的歷史

侗族是一個沒有文字的民族。從古至今,他們敘事、傳史、抒情等都是通過口傳心授,由此,侗歌還承擔了口口相傳族人歷史的功能。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作為侗歌中最精華的組成部分,它的演唱內容、表現形式,都與侗族人的習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是對侗族歷史的真實記錄,是侗族文化的直接表現。

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侗族人都會唱大歌。侗族大歌的原生地主要集中在黔東南的黎平、從江、榕江和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交界區域,約佔侗族區域的十分之一。

侗族地區長時間封閉保守,古代幾乎沒留下什麼有價值的典籍資料,考證侗歌的歷史非常困難。

可以確定的是,早在宋代,侗族大歌已經發展到比較成熟的階段,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在其《老學庵筆記》中就記載了“仡伶”(侗族自稱)集體做客唱歌的情況。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侗族大歌的比賽

至明代,鄺露在其所著《赤雅》一書中更加明確地記載了“侗族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長歌閉目,頓首搖足”的情景,可見,侗族大歌在明代就已在侗族部分地區盛行了。這是記錄數百年前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獻。

侗族大歌的藝術魅力

傳統中,侗族人依靠侗族大歌維繫侗寨婚戀生活、寨子間聯誼、處理人際關係和糾紛。節日或婚喪嫁娶這種特殊的日子,鼓樓或者寨子間互訪都會唱歌,有時候會唱上幾天幾夜,暗暗較勁,青年男女也會通過對唱情歌來交流感情,增進了解。

侗族視歌為寶,認為歌就是知識,就是文化。誰掌握的歌多,誰就是有知識的人。在侗族地區,歌師是被社會所公認的最有知識、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族人的尊重。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電影《侗族大歌》拍攝現場

在侗語中,侗族大歌俗稱“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種“眾低獨高”的音樂,必須由三人以上來進行演唱。

作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作,侗族大歌在音樂藝術上獨具魅力。是一種不用指揮、不用伴奏的多聲部演唱的和聲藝術。侗族大歌模仿大自然之聲,如蟲鳴鳥叫、高山流水、江河之聲、山谷迴響、風雨林濤之聲勢,形成侗族大歌自然和諧、深沉高亢、婉轉起伏的聲樂,因此,被譽為“天籟之音”。

侗族大歌中的復調式多聲部合唱,是中外民間音樂中罕見的。其旋律有一些基礎制式,變化並不是那麼多,但很難用我們熟悉的記譜法記錄。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電影《侗族大歌》中侗族少年

侗族大歌中最難的是歌詞,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會採用“漢字記侗音”等方法。就算有歌本,也並不能正確地唱出來。因此,侗歌的教學只能由會的歌師面對面教唱,要學會,特別是歌詞部分,只能靠記憶。正因為這樣,在侗族地區,唱侗歌唱得好或會作詞的歌師很受人尊重。

侗族大歌不僅僅是一種音樂藝術,還是瞭解侗族的社會結構、婚戀關係、文化傳承和精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社會史、思想史、教育史、婚姻史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另外,大歌對於侗族人民文化及其精神的傳承和凝聚都起著非常重大的作用,是侗族文化的直接體現,所以具有十分重要的傳承價值。

多種形式促傳承

隨著人類現代化進程的逐步加快,侗族大歌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現代文化、外來文化和市場經濟的全面衝擊。侗族大歌賴以生存的經濟基礎和文化土壤正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壞。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丨小學生在學習侗族大歌

為了傳承大歌,早在1984年,貴州榕江縣中小學就開展了“侗歌進課堂”實驗。現在,侗族大歌已經作為必修課列入榕江縣小學的教學計劃,會有專職教師教授,除了傳統曲目,他們還請當地的音樂人創作適合少年兒童演唱的童謠、短歌,受到孩子們的歡迎。

不僅如此,微信出現後,散居各地的侗族青年開始建立唱侗歌的微信群,大家在群裡唱歌、交流,還以打工地的不同,組建隊伍辦侗歌比賽,就像在家鄉每年都要舉行的比賽那樣。

侗族大歌,也包括其他“非遺”的音樂藝術,都面臨著傳承問題。民歌需要創造性的轉化和推陳出新,以適應新的社會環境,這是它永葆活力的根本。從重複的翻唱到簡單的改編,再到有意義的傳承,民歌要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機地嫁接,注入新鮮血液,才能與時代共鳴。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侗族大歌作為我國較早被發現的多聲部民歌品種,具有極高的音樂價值。自上世紀50年代初,就如磁石一般一直始終吸引著民族音樂學家們的注意力,是當下所有民族音樂裡研究較多的一個品種。

“飯養身、歌養心”,侗族大歌:靈魂的歸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