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爲何東征高麗多次失敗?甚至最後仰天長嘆念魏徵

隋朝曾經三次東征高麗以失敗告終,而高麗將隋軍陣亡將士的屍骨築成了一座京觀,以此炫耀勝績。隋朝滅亡後,唐朝新建,雖然江山易主,但唐太宗李世民未曾忘記如此奇恥大辱,以求收復故土報仇雪恨。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為何東征高麗多次失敗?甚至最後仰天長嘆念魏徵

李唐王朝建立之初,朝廷面臨著內憂外患,遼東地區的高麗只是疥癬之疾而非心腹大患,只能擱置在一旁。等到李世民登基之後,平南掃北,中國四周的邊患逐一蕩平,國家進入了興盛時代。

在唐太宗李世民消滅東突厥之後,決意騰出手來解決高麗問題。當時大唐準備的第一步就是派使臣進入高麗偵查地形地貌,天氣水文,風土人情等等情報,為大軍開進做好一切前期偵查工作。貞觀十五年七月,唐朝派遣的使者出使高麗,經過一月餘的偵查探聽,於同年八月返回長安,向太宗李世民彙報所見所聞。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為何東征高麗多次失敗?甚至最後仰天長嘆念魏徵

貞觀十九年,唐太宗不顧太子的苦勸,親率六軍東征高麗,並令太子留守定州監國。唐軍深入高麗,一路上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未多久便攻打至朝鮮安市城,由於守城城主的苦戰,唐軍隨後陷入僵持。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為何東征高麗多次失敗?甚至最後仰天長嘆念魏徵

由於戰前太宗盲目樂觀,未作戰爭的充分準備,而戰線拉得過長,路途遙遠,尤其是遼西走廊當時還是沼澤地,後方運輸線不能保證。同時,天氣逐漸轉冷,不利於作戰。同年九月,唐軍軍糧將盡,唐太宗不得不下詔退兵。

雄才大略的唐太宗為何東征高麗多次失敗?甚至最後仰天長嘆念魏徵

班師回朝前,唐太宗皇帝很欣賞安市城城主守城的頑強,特意賞賜百匹綢緞以資獎勵。而城主楊萬春亦登城拜謝,遙送唐軍回國。在歸國途中,唐太宗不禁仰天長嘆,感念若是魏徵在,肯定會阻止我,不至於落得如此失敗的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