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手機國內增速第一,是小米兩倍,小米到底輸在哪?

近日,國際數據機構Counterpoint發佈《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8年上半年表現特點分析》報告。從報告上看,整體市場表現低迷,出貨量下滑10%,只有寥寥幾家品牌實現了逆勢增長。而在增長的幾家中,又以榮耀手機最為引人矚目,同比增長率32%,增速第一,是小米近2倍!

榮耀手機國內增速第一,是小米兩倍,小米到底輸在哪?

2017年,榮耀手機成功實現了對小米的趕超,成為中國市場第一互聯網手機品牌。如今,Counterpoint最新數據意味著,2018年上半年新一輪的較量中,小米再一次敗北,與榮耀手機的距離越來越遠。

小米在2011年橫空出世,以互聯網模式起家,也曾經風光無限。但是從2015年第四季度開始,互聯網的風口突然停了,小米的銷量開始暴跌。自此之後,小米也曾出現短暫“反彈”的跡象,但整體還是難掩頹勢,遊走在滑出頭部陣營的邊緣。

我們覆盤小米的發展道路,或許能夠一窺究竟,知道它在這場“持久戰”的較量中,到底輸在了哪裡。

輸在營銷:“明處”PK“暗處”

小米以互聯網起家,這也成為小米營銷的看家本領。小米利用互聯網和社交渠道,進行大範圍的話題炒作和產品宣傳。正是憑藉移動互聯網的流量紅利,小米快速成長。

對此,榮耀手機總裁趙明曾在今年6月初,接受媒體採訪時,直接“認慫”,他說“我認為在目前市場上,可能沒有任何一個品牌的互聯網營銷比小米更強,互聯網營銷是小米最強的部分”。

相比而言,榮耀手機最強的是產品本身,是產品的品質、質量、性能、體驗,等等。因此媒體評價小米的營銷在“明處”,榮耀手機的營銷在“暗處”。所謂榮耀手機營銷“暗處”,就是榮耀手機堅守的品質、創新和服務三大戰略控制點,堅持商業本質,專注產品本身,用產品來打動用戶,而不是用噱頭騷擾用戶。

據賽諾上半年中國市場數據,榮耀手機以2605萬臺銷量,在國內市場繼續壓制小米。

這一輪,榮耀手機勝。

輸在技術:供應商技術PK十年積累

榮耀手機國內增速第一,是小米兩倍,小米到底輸在哪?

技術創新是榮耀手機能夠持續高速增長的關鍵。榮耀V8上率先應用了VR技術;榮耀Magic是全球第一款人工智能手機。今年4月19日發佈的榮耀10首創了變色極光鍍膜技術,6月6日發佈的榮耀Play首發“很嚇人的技術”GPU Turbo。最近又有CPU Turbo、THE NINE液冷散熱技術等技術推出。

小米在技術方面則一直乏善可陳。驍龍845是高通的供應鏈技術,堅果S2芯片連續“跳票”,也被網友嘲諷是“雷聲大,雨點小”。

榮耀手機國內增速第一,是小米兩倍,小米到底輸在哪?

在榮耀手機預熱期間,小米一度碰瓷“嚇人的技術”進行了一波炒作。不過,碰瓷營銷易,要真正學到榮耀手機“嚇人的技術”卻不容易。

2017年,華為+榮耀研發投入就達104億歐元,佔總營收的14.9%,超過蘋果。而小米從2015年至2017年研發開支分別為15.12億元、21.04億元和31.51億元,僅佔總營收的2.3%、3.1%和2.7%。

反觀小米,根據他們最新財報,2018年上半年,小米營收796.48億元,充滿諷刺的是,研發投入僅佔總營收的3%。這樣的研發佔比甚至不如美的、格力等傳統家電企業。更何況,有媒體還指出,小米研發投入的增加主要是因為互聯網服務及多個新研究項目的研發擴大,投入到手機產品的量就更可想而知了。

這樣的小米輸給榮耀手機,完全不令人意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