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遭遇挑戰 但區塊鏈已進入發展快車道

比特幣遭遇挑戰 但區塊鏈已進入發展快車道

日前,《人民日報》經濟週刊全版刊登了三篇關於區塊鏈的署名評論文章:《三問區塊鏈》、《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以及《做數字經濟領跑者》,分別對區塊鏈知識進行了普及,表達了要抓住區塊鏈這個機遇的觀點,同時還明確了區塊鏈發展的目標。

比特幣與區塊鏈呈現冰火兩重天

在經歷了數字貨幣被國內監管禁止,ICO被定性為非法集資等諸多風波之後,整個區塊鏈行業都陷入了不可避免的焦慮之中。此次《人民日報》對區塊鏈的公開發聲,可能意味著政府或將對區塊鏈的監管政策明朗化。所以消息一出,眾多創業者及投資人紛紛通過轉發評論的方式表示振奮與欣喜,區塊鏈行業出現了從未有過的統一歡呼聲。

與之相對應的是近期加密數字火幣市場遭遇黑天鵝事件。一面是黑客事件再次發生,一面是原本寬鬆的日美監管突然收緊。3月7日晚上,幣安被黑客攻擊,由此引發數字貨幣的全線下跌。隨後,各種猜測和解讀開始出現,對於幣安的回滾技術的討論和監守自盜的質疑眾多,技術論、陰謀論交織在一起,讓人難辨真假。比特幣價格很快跌破1萬美元,隨後再次跌破9000美元,並反覆在9000上下進行試探。截至目前,比特幣價格在8500美元附近。3月8日開始,日本、美國相繼傳來消息,將進一步加強對比特幣為代表的虛擬數字幣的監管。

區塊鏈行業標準制定取得進展

工信部官網近期宣佈,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研究籌建全國區塊鏈和分佈式記賬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此舉為儘快推動形成完備的區塊鏈標準體系。工信部在公告中提到,下一步將加快推動上述標委會成立,更好的服務區塊鏈技術產業發展。

區塊鏈的標準化一向滯後於技術發展,但標準化是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的關鍵,全球各地在都推動制定區塊鏈標準。標準化是區塊鏈技術廣泛應用的關鍵里程碑。

目前,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國際電信聯盟(ITU)、萬維網聯盟(W3C)等國際標準化機構紛紛啟動區塊鏈標準化工作。ISO成立了專注於區塊鏈領域的技術委員會TC 307(區塊鏈與分佈式記賬技術技術委員會),開展基礎、身份認證、智能合約等重點方向的標準化工作。我國以參與國(P成員)身份參加相關標準化活動,取得了積極進展。

區塊鏈+行業應用即將爆發

區塊鏈作為一種顛覆性的技術,這種公共記賬技術不存在任何的中心機構和中心服務器概念,全民參與記賬而且系統完全透明開放,任何人可以以任何形式發起交易,避免了被中心化代理控制的風險,而且因為“賬簿”公開透明,任何人都可以查賬。區塊鏈按照時間線形式推薦因為本身時間是不可逆的,因此一旦交易形成就無法被入侵篡改,因此造假成本極高,可以限制很多不法行為。

區塊鏈本身的技術優勢非常適合應用於金融行業,一方面便於風險控制,另一方面降低了金融系統的監管成本。根據西班牙最大銀行桑坦德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2020年左右如果全世界的銀行內部都使用區塊鏈技術的話,大概每年能省下200億美元的成本。這樣的數據足以說明“區塊鏈”給傳統金融領域帶來的巨大變革和突破。區塊鏈在金融、保險、零售、公證等實體經濟領域的應用開始加速落地。

一個屬於區塊鏈的時代正在拉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