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在週末的中超聯賽中,北京國安客場3-3戰平重慶斯威。從客場艱難帶走了一分。縱觀本場比賽,國安的表現可以用起伏不定來形容。開場8分鐘之內連丟兩球,差點讓球隊沒緩過來。若不是奧古斯托的進球及時止血,恐怕本場比賽國安就交代在這了。雖然本場比賽,國安的控球率高達67%,但是兩隊的射門比是14對13。也就是說國安並沒有通過長時間的控球而創造出更多的機會,反而是讓重慶通過高效率的反擊頻頻得手。

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以作者看來,國安隊主教練施密特應該為球隊過多的丟球承擔責任。在球隊的排兵佈陣上,施密特出現了很大的失誤。首先是中後衛的選擇上,施密特派遣了於洋和張瑀兩名高個中衛。這兩個球員的特點是防高空球出色。但是面對重慶以大小摩托為首的突擊隊,這兩人的缺點就被暴露出來了。前兩個失球,主要的責任都是中後衛張瑀未能及時封堵和解圍造成的。

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張瑀讓卡爾德克輕鬆卸球給隊友

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張瑀未能成功封堵對手的射門

張瑀本賽季是施密特的一大發現,他的身高和身體素質讓他成為了施密特的首選,但是經驗不足則是他的重大缺陷。在面對攻擊力強的對手時,他極易成為對方的突破點。

顯然,施密特是過分相信張瑀的能力了,要知道在本賽季之前,張瑀從未打過中超,比賽經驗不足。雖然在前幾場比賽也有過高光表現,但狀態不穩定的他隨時可能成為陣容中的定時炸彈。將球隊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一個經驗尚淺的年輕人,施密特吃到了自己種下的苦果。

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池忠國最近兩場都出現在單後腰的位置上

除了中後衛的用人,施密特在陣型的佈置上也出現了問題。施密特沿用了上一場戰平天津泰達的4-1-2-1-2的菱形中場陣型。這一陣型的優勢在於球隊中場的控制力極強,但是缺點也十分明顯——單後腰在面對對手的輪番衝擊時會手足無措。球隊中後場的腹地很可能會被頻頻打穿。

球隊第二個失球,對手的彭欣力很輕鬆的在國安禁區附近拿到了球,並起腳打門,而去封堵他的竟然是中後衛張瑀,後腰位置完全失去了應起到的作用。

在此作者不禁要問,問什麼施密特放棄了此前的雙後腰,要知道國安憑藉這個陣型取得三連勝。而在上一場被泰達逼平後,施密特再次擺出了單後腰的陣型,讓後防線經受重大的考驗。施密特的進行實驗還要持續到什麼時候?球隊到底還想不想出成績了?

一點原因致國安後防漏洞頻現,球員不該背鍋,主教練該自責!

施密特是個理想主義者,作者看得出他想把國安打造成一支以傳控、高位逼搶為主的球隊。上一個用傳控征服足壇的教練是尚在巴薩的瓜迪奧拉,然而那支巴薩的球隊的球員實力不用我說,大家都明白。以國安目前的配置想要打出華麗的傳控足球並且能輕鬆的贏球,很難。不知理想主義者施密特還要多久才能從死衚衕裡走出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