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在導彈沒有出現之前,地面部隊想要防禦來自對方空中威脅的唯一方法就是密集的高炮網。因為單個高炮無法對高速移動的戰機造成精確殺傷,所以在一戰和二戰期間各國都生產裝備了大量的高射炮,用提高殺傷範圍和概率的方式應對飛機在機動上的優勢。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大口徑高射炮

那有的小夥伴可能就要問了,打下一架飛機不知道要發射多少枚炮彈,這些沒有命中飛機的炮彈落在地上不是打中自己人了嗎?沒錯,數量十分密集的彈雨在失去動能後回落到地面上非常危險,會炸到自己人甚至平民,所以許多的高射炮彈都有延時爆炸引信。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帶有刻度的延時引信

高射炮需要在空中爆炸來殺傷敵方飛機,同時在空中爆炸就免去了炮彈落回地面造成誤傷的情況。在發現敵機來襲後,高炮部隊要測量敵機高度,通過和高射炮初速、距離的簡單計算就可以知道彈炮需要飛行多久會接觸對方飛機,只需要把炮彈的引信調至所需時間,就可以讓炮彈在預定的空域爆炸。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88毫米高炮的引信結構

但是一些口徑較小的炮彈無法加裝專門的引信計時器,只能靠碰炸引信來殺傷目標時怎麼辦?辦法也有,那就是用曳光管作為引爆裝置。我們知道曳光彈具有指示目標的作用,高炮也有大量的曳光燃燒彈。當炮彈在空中飛行時曳光管就會釋放燃劑開始燃燒,若是燃燒殆盡後炮彈依然沒有命中目標,那就會觸發引信使炮彈爆炸。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四聯裝高炮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高射炮從碰炸引信、延時引信進化到了電子引信,比如在冷戰時被髮明的“近發引信”,通過識別目標的無線電信號、磁場、熱源和光波智能選擇在適當的時候引爆炮彈。這種引信的殺傷效率要遠遠高於過去的機械技術,但是製造成本也非常高,在導彈技術成熟之後很少人有關注這種引信技術了。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40毫米“博福斯”高射炮

除了兵器的因素,高炮部隊在陣地佈置上也會充分考慮地形的因素,肯定會對落彈區做出詳細的規劃,因為偶爾有個別炮彈的引信失靈也是正常的,尤其是沒有自毀引信的小口徑炮彈。為了保障人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高炮部隊要隔離射擊區和落彈區,確保沒有誤傷。

沒打中飛機的高射炮彈,落下來誤傷怎麼辦?這招輕鬆消除隱患

高炮陣地

不過在各種防空導彈普及後,高炮的作用被削弱,通常作為一種選擇性的方案與導彈“高低搭配”,目前各國普遍使用彈炮結合的防空策略,但人們的目光更多的轉移到了導彈身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