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央行出手,我們可以布局更加長遠

今天市場漲跌不一,反彈應當還沒有結束。最近央行公開市場利率調升10個基點,兩個目的,一個目的保護匯率,加息是最市場化正規化的保護匯率手段。二個是降低通脹增幅。昨天我們說到了通脹,應該央行也看到了這些趨勢和跡象,那麼下一步防控通脹就成為一下貨幣政策的任務。不過,加息幅度還是比較溫和的,10個基點基本上屬於一個姿態性質的。民間借貸如今的利率非常的高,部分的互聯網借貸平臺諸如BAT和京東主導的平臺有些利率是貼著24%年化走的。你不能叫他高利貸,因為24%是紅線。但是說明市場真實的利率水平和現有的政策利率水平尚有差距。

惊喜,央行出手,我们可以布局更加长远

歷史總是在重演,如果這一次全球性的緊縮,美聯儲加息步伐逐步見緩,並且基本上達到中性水平,那麼全球資本的流向將會逆轉。資本從流出逐步變為輸入,逐漸產生輸入性通脹。這段歷史就是2005年到2007年的歷史。大家都知道,這一輪房市價格的起點就在2004到2005,之後一路向上,基本沒有回頭。如今房價可能需要歇一歇了。大膽猜想一下未來會不會是股市替代房市成為經濟的推動力量。

實際上,股市並不存在所謂的無底深淵,也不會出現跌沒了這種情況。一切的一切都要看資產的性價比。一個公司只要資產價格足夠的低,必然會引來套利者。我們的宏觀方面的分析,僅僅是一種粗淺的個人判斷。這方面,國內所有的大V都一樣,經濟外部環境如此複雜,我們又怎麼可能憑藉我們的目力所及來判斷整體的形勢。所以宏觀這方面的觀察必須僅僅是輔助作用。更多有效的觀察還是應該是企業。

如果個人的宏觀判斷還有一定的道理,那麼對於金融股,個人認為三大板塊裡面,券商好於保險,保險好於銀行。為什麼銀行在最後,如果宏觀上面我們判斷房價上漲將受到遏制,那麼如今銀行的好業績大部分來自於房地產抵押形成的利潤。這一點我想很多人都能夠理解。而保險和券商這方面的抵押物可能更少,他們的抵押物更加趨向於高流動性的資產。

惊喜,央行出手,我们可以布局更加长远

那為什麼券商又好於保險呢?現階段我們看到保險業績增速遠遠高於券商,這是基於一個事實,保險公司現階段的主要險種銷售其實是壽險,大量積累財富的人口年齡在50到60之間,所以他們需要有養老的產品。這個時候保險就是一個主流的選擇。但是再過幾年,人口洪峰過去,保險公司就要面對壽險的衰落,因為支付增多,而購買壽險的人更少。是不是從長期看,保險公司就不太穩健。畢竟其他險種雖然也有利潤,但是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利潤空間。

而券商可能更加好的原因,就是基於市場如今是低位徘徊。我們都知道券商對流動性週期非常敏感,而如今又正好是流動性的枯水期,根據週期必然重複的觀念,我們認為券商未來3年必然是好於其他金融股。

另外,在券商領域關注兩點:1點是大券商的規模效應和極小券商中被外資收購的可能性,其從資產質量和網點數量,及現有投資人中外資持股比例上面做判斷。2點是互聯網的便利化,比如東方財富、同花順、恆生電子。

以上一點私人看法,僅供參考,不做投資依據,據此操作,後果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