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上面黑雲寨土匪爲什麼不講江湖規矩殺害魏和尚?

乾了這杯過龍茶



殺魏和尚的不是黑雲寨的大當家謝寶慶,而是他的二當家。

當然,當時黑雲寨已經同意加入八路軍孔捷部,接受改編。既然如此,為什麼二當家不顧大當家的決定,要在半路上劫殺魏和尚呢?

其實,只要知道黑雲寨作為一個佔山為王,打家劫舍的土匪團伙,它的基本狀態是什麼樣,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了。

看過水滸傳的人應該都知道,梁山泊的好漢們也是按照出身和來源,分為不同派系的,比如二龍山,清風寨,晁蓋系,降將等等。

而這些派系再對待梁山泊得發展路線上,是有比較大的分歧的。原因很簡單,選擇不同的路線,各個派系的利益得失是不同的。


這其實也是絕大多數土匪團伙的常態,都是要按照不同的來源和出身,劃分為不同派系的。同樣的,這些派系也會在一些關係到生死存亡的大方向選擇上有比較大的分歧。

梁山泊最大的分歧就出現在是不是要接受招安的問題上。宋江和降將們都是很希望接受招安,在戰場上一刀一槍拼殺,封妻廕子的。

而跟著晁蓋上梁山的原從派,二龍山派等其他山頭早先就已經形成獨立勢力的人,就都是比較反感招安的。尤其是二龍山的武松,魯智深,都是以比較激烈的態度表示過反對意見。

但真正以實際行動反對招安的,當然是在招安眼看著就要成功的時候,直接出面破壞。比如李逵就在吳用的授意下,上演了李逵撕詔的一幕,讓第一次招安流產。


這個做法當然很危險,難道李逵不怕宋江又拿出軍法處置他嗎?也怕,但是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小算盤。

因為宋江和朝廷之間還沒有建立起信任,也搞不清楚梁山內部的派系,所以只要出現李逵這種破壞行動,朝廷都會認為是宋江賊性不改,招安就要流產。

也就是說,就算是宋江玩追究李逵的責任,隊朝廷來說也沒有意義,朝廷是不會信任他的,招安也是要被迫終止。所以宋江雖然生氣,但是病沒有追究李逵的責任。

黑雲寨作為一個土匪團伙,當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謝寶慶希望通過加入八路軍,接受改編來為兄弟們謀個前途,二當家反對,但是實力不足,只能隱忍。


二當家帶著在路邊打家劫舍的一夥人,應該就是他的心腹,一出場就是在吐槽接受八路軍改編之後不能再這麼自由自在了。

這時候看到從山下路過的魏和尚,當然就是一個送上門來的破壞大當家接受改編的計劃的最好的辦法了。只要殺了魏和尚,黑雲寨劉只能和八路軍對立,無法接受改編了。

只是二當家不知道魏和尚的身份,尤其是魏和尚個李雲龍的關係,更加沒想到她本來只是破壞改編的行動,會給黑雲寨招來滅頂之災。

所以說,二當家當時應該是想殺一個八路軍,但如果他知道魏和尚的身份,再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殺。

而從結果來說,殺魏和尚確實也阻止了黑雲寨接受八路軍改編的計劃,謝寶慶只能硬著頭皮和李雲龍開戰,戰敗後從後山溜走。


蕭武


不講規矩的,不是黑雲寨的土匪,而是魏和尚。

魏和尚,少林釋呆了十年,因好勇鬥狠,逐出師門。而後更是徒手擊斃四個日本鬼子從戰俘營裡,逃出生天,何其厲害的一個武夫!

隨後跟隨李雲龍,魏和尚更是從戰場上把李雲龍背下來,生死交情!

可就這樣的一個人,勇冠亮劍的人物,最後卻死在一幫宵小之手,多麼窩囊!

其實魏和尚的死,他自己的原因是佔一大半的。

生於亂世,落草為寇,打家劫舍,都是因為迫不得已,真的沒有幾個人會喜歡這樣刀尖上行走的生活,一切都是為了生存。

因此,土匪們只為求財,而非害命,更非生死仇敵。

魏和尚在黑雲寨地界上,在沒有鬧清楚是不是還有埋伏的情況下,在敵眾我寡的局勢下,自恃武功之強,直接殺死黑雲寨的土匪兩三個。

把本應該不算是絕境的情勢,直接一手造成自己的死路。

如果魏和尚不逞莽夫之勇,死不死尚在兩可之間,而在沒有搞清敵我狀況之下,逞能殺人,直接一手造成自己的死局。

這無論如何都不能讓黑雲寨的二當家嚥下這口氣的。

大家應該也都明白,江湖草莽,義字當先,他二當家不為死去的兄弟報仇,那何以在土匪窩裡當這二當家?

因此,既然魏和尚逞武夫之勇殺人破壞規矩,那就怪不得黑雲寨的土匪們殺人償命而不擇手段了。

而且,李雲龍後續做法,和謝寶慶做法別無二致吧,只不過李雲龍的主角光環,魏和尚的深入人心,才覺得謝寶慶死了才大快人心。

因此,在我看來,真正不守規矩的,並不是黑雲寨的土匪們,而是魏和尚。

而魏和尚他的脾氣,向來都是好勇鬥狠,一介莽夫,不守規矩。而李雲龍,也是響噹噹的不守規矩,所以,魏和尚的死,和李雲龍的放任下屬,管教無方是分不開的。



以上。


木劍溫不勝


縱橫最近又看了一遍《亮劍》作為抗戰神劇,除了《雪豹》縱橫只喜歡看《亮劍》,記得高中的時候,利用課餘時間,每節課中間的十分鐘,老師同意把這個片子放在投影儀上,一天也就能看一到兩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就是魏和尚,關於魏和尚的死,縱橫當時氣的也是牙只癢癢,今天就來分析分析黑雲寨的大當家的謝寶慶為什麼不講江湖規矩殺害魏和尚。

首先我們瞭解下黑雲寨土匪,黑雲寨大當家謝寶慶,性格溫和主張被收編想給兄弟們一個好的前途,二當家山貓子,生性狡詐,貪圖享樂,不想受制於人,被人管教,魏和尚就是死於其手!

雖然黑雲寨是土匪,但處於戰略要地,過往人流多,為了生計他們除了窮苦老百姓不搶之外(因為他們覺得老百姓本來就很窮,也沒什麼錢財,與其搶窮人落下個不好的名聲不如不搶,省著麻煩)其餘過往商人,政客,偽軍國軍,日本人,八路軍無不是他們下手洗劫的對象。

縱橫認為土匪不講江湖規矩殺害魏和尚其因有三

土匪是沒有江湖規矩的,要不怎麼叫土匪

黑土寨本身就是土匪聚集之地,形形色色各樣人都有,人員比較鬆散,根本沒有什麼規矩可言。

在大當家未和孔捷商討收編之前,他們一直靠著打家劫舍,洗劫過往商人,政客名流為生計,過著沒人管,自由散漫的生活。在土匪的眼裡,沒有什麼江湖規矩,有的只是他們自己的貪圖享樂,及時行樂而已!

魏和尚自身也有很大的因素 心高氣傲,錯誤判斷情況,盲目自信

再說說魏和尚這個人,魏和尚少林寺學藝十年,好勇鬥狠,性格耿直,爭強好勝,後被逐出少林寺,被日本鬼子抓到戰俘營勞作,更厲害的是魏和尚從戰俘營殺死4個鬼子逃了出來,隨後加入八路軍開始跟隨李雲龍,並多次救過李雲龍,被李雲龍視為兄弟,成為生死之交!

魏和尚的死他自己是佔一多半原因,電視劇中魏和尚去送信途徑黑雲寨,當時黑雲寨的大當家正和八路軍孔捷商量歸順一事,二當家山貓子內心不滿,不想歸順八路軍,過苦日子,被約束在體制內。

隨即帶領幾個貼心兄弟出去散散心,正好發現魏和尚騎得大高馬,穿著國民軍官的衣服,看著就是有錢的高官樣子,心裡正是不平,心想幹這最後一票,當魏和尚下馬面對幾個土匪時並不害怕,而是誘騙他們近身,趁機殺掉近身的土匪,卻不知敵方在遠處有埋伏被打了黑槍,從這可以看出魏和尚缺乏江湖經驗和警惕性,錯誤的判斷當的情形,盲目的自信。

這些都是導致被殺的原因,更何況殺了土匪二當家的幾個兄弟,山貓子在不知道魏和尚身份時,是不可能不殺了他而給兄弟個交代,當然這也給黑雲寨帶來了滅頂之災,也是山貓子意想不到的!

劇情需要

由於當時是全班一起看的,當魏和尚死了,全班同學都很氣憤,久久不能釋懷,好幾節課都沒上好,我們想不通的是,這麼好的一個人怎麼就死了呢?

我們班主任是教語文的,藉著這個話題,給我們講了戲劇的衝突性這個問題,當時還說了《雷雨》什麼的。告訴我們有些人物他必須死,只有死了才能引發人們情緒的激盪,有些作者寫著寫著,即使不想讓某個人死,那個人也不得不死,我想和尚就是這樣的人吧!

電視劇中這樣描寫,只是為了增加劇情的矛盾和衝突,體現李雲龍的義氣和兄弟情誼,如不是劇情需要,何來突出李雲龍人物性格的鮮明特點:有仇必報,為人仗義!

用書中陳賡的話說:李雲龍這個人確實是個好兄弟,好哥們兒。但站在大局觀上講,絕不是一個好的軍隊長官和領導人。但我想這也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兄弟!


史論縱橫


英俊的和尚騎著一匹白馬,出現在黑雲寨旁邊的山路上,這畫風很《西遊記》嘛。

在《亮劍》電視劇中,魏和尚途徑黑雲寨時,身穿的不是袈裟,不是便衣,而是國民革命軍軍裝,與晉綏軍的軍裝顏色有明顯不同,明顯到一眼就能看出來是八路。考慮到黑雲寨的謝寶慶已經被孔捷孔二愣子收服,完成了改編的談判,就等發軍裝派政委了,這個節骨眼兒上,二當家的即使心內不滿,也斷然不敢利用最後的無組織無紀律性做上如此致命的一票,膽大妄為到去跟八路對著幹。

既然叫土匪,主要工作自然是打劫,謝寶慶也是苦出身,一般窮苦人家乃至平民百姓是不會騷擾的,盜亦有道,饒是黑雲寨的土匪,也講究桑梓之情,要給街坊留下個好印象。雖然從中央軍到晉綏軍,哪家的物資也劫過,但抗日方面絕不含糊,民憤不大,這也是孔捷改編他們的理論依據——屬於“可以團結”的對象。

電視劇非要這樣編排,確實於邏輯不合,但也有一種可能性——二當家的故意陷害大當家謝寶慶,從電視劇《亮劍》中,頻頻使用人物特寫等電視語言,強化了二當家的形象塑造,為人陰鷙狠毒,看上去不太服從謝寶慶的改編決定。這種情況下,在多名手下被殺的情況下,暗槍打死身著八路軍裝的魏和尚,倒是情有可原,但結果處理方面有缺陷,殺了就殺了,跑路是必須的,卻留在寨子裡等死,實在讓人想不通。

原著裡對黑雲寨和魏和尚這一段交代的是條理清晰,可以說通的,很簡單,原著寫的是魏和尚身穿便裝,情結馬上逆轉,黑雲寨的土匪們佔據了“道德”高地。你一個身穿便裝的中國人,還騎著白色的大洋馬,要打劫你時也不報明身份,反倒誘使小土匪近身,然後一出就是狠手,全部一擊致命,這比土匪們能理解接受的最底線都更加不可接受,太不講江湖規矩了!被二當家的暗槍殺死的確不冤。這固然反映了土匪們的“例行公事”,缺乏防範心理,也反映出魏和尚角色人設的飛揚跋扈,一幫抗日的土匪,無論如何,你也不合適把人家全部現場殺光,回想起來是缺乏道義的。

為什麼要用回想一詞,是因為我也是以電視劇《亮劍》先入視野,看到這一段,也是妥妥的義憤填膺,魏和尚這個角色除了該段硬傷,之前簡直要不要太完美,後來翻了原著,才發現了電視劇的BUG,軍裝版魏和尚不是被土匪打死的,而是被編劇寫死的。


歷來現實


因為黑雲寨壓根就沒規矩可言!

從亮劍原著上來說,有關黑雲寨的描述並沒有連續劇那麼詳細,黑雲寨劫殺出楚雲飛軍火,又被孔捷要回來這情節在原著裡並沒有,當然謝寶慶跟孔捷的對話,就更不存在了。



姑且就按連續劇裡的情節,謝寶慶在與孔捷對話時聲稱自己什麼都搶,但唯獨沒有搶過八路軍,說的是義正言辭,但可信度。。。只能說呵呵!

土匪生存的必要條件就是劫財,尤其是黑雲寨這種多方勢力犬牙交錯的地域,眼前有什麼財路黑雲寨就會幹什麼,誰管財源是屬於哪家?說難聽點兒,如果真的存在所謂的道義,還用得著去幹土匪?至少就隨後魏和尚遇害一事,就足以推翻謝寶慶的話。

魏和尚當時雖然身騎白馬比較顯眼,但他身上的八路軍軍裝更顯眼,就算遠距離沒有發現魏和尚是八路軍,但近距離遭遇的時候也會認出,在黑雲寨進入八路軍編制已經進入倒計時的階段,黑雲寨的人難道不知道搶劫魏和尚的後果嗎!但他們還是選擇了搶劫,甚至殺人,這也充分的說明在財路面前,他們可沒有什麼大是大非,甚至加入八路軍他們也是別有目的,而不是為了抗日民族存亡這些大義。



所以事後李雲龍對孔捷說的那句話非常實際:你孔捷收編了他們遲早出事!就黑雲寨而言,也許只有謝寶慶能講點規矩,但他的根本目的也只是為了保全黑雲寨,而且黑雲寨畢竟是個土匪窩,謝寶慶再怎麼圓滑,也阻擋不了黑雲寨下屬的這幫弟兄四處搶劫鬧事兒,畢竟從根子上來說他們依舊是土匪。


遼寧資深球迷


江湖有規矩嗎?

也可以說有,也可以說沒有。

有的人靠守規矩活著,有的人靠突破規矩活著。

還是回到亮劍小說中,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和尚會死。

在小說中是這樣描寫的,和尚穿了便衣,騎了一匹白馬,去向師部傳送一份文件。

在路中間,被山貓子的絆馬索給絆倒了。五個土匪就圍了上來,索要錢財。和尚人高藝膽大,根本就沒有把幾個土匪放在眼裡。沒有幾個來回,就把五個土匪給殺死了。

山貓子藏在暗處,連發數槍,其中有五六發子彈射入了和尚的後背。

書中是這樣解釋的,說和尚不太懂黑道的規矩,所以中了暗算。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首先是和尚不守江湖道義。

在江湖上打劫的土匪,一般都是窮人出身,被迫才上山當土匪的。

當土匪基本上也是有規矩的,一般情況下是隻劫財,有時也劫色。但基本上都不會殺人,除非碰上了強烈抵抗,畢竟大家都只是為了求財而來。

和尚不願意給錢,也沒所謂。把五個土匪打倒就算了,問題在於他把這五個人全殺了。土匪也是講義氣的,一定會為自己兄弟報仇。況且當時他們也不知道和尚的身份是八路軍,所以就下了死手。

土匪打也是有套路的,有明有暗。和軍隊的哨兵一樣,有明哨和暗哨。

明哨就是直接站在路邊打劫,暗哨就是埋伏在路邊,用來接應,或者發動突然襲擊。用軍事術語叫做預備隊,這就是土匪打劫的規矩。

書中和電視劇中這樣描寫,只是為了增加劇情的矛盾和衝突,體現李雲龍的義氣和兄弟情誼。

李雲龍不是一個會吃虧的主。誰敢動了李雲龍的人和東西,他一定會打過去。何況這次被殺死的是自己的好兄弟和尚。

書中這樣描寫道:當李雲龍聽到和尚犧牲的消息後,先是臉色慘白,20分鐘沒有說話。然後用手指硬生生把酒盅給捏碎了,身邊的人還沒反應過來,李雲龍口中就噴出了一股鮮血。這個五尺高的漢子,足足哭了一個多小時,然後就集合軍隊,直接為和尚報仇去了。當時孔捿出來勸阻,根本沒有任何作用。

用李雲龍的話說就是:別說你來求情,就是劉師長來,老子也不買賬,殺人抵命,欠債還錢,自古就是這規矩,誰也不能破。

用書中陳賡的話說:李雲龍這個人這樣做確實是個好兄弟,好哥們兒。但絕不是一個好的軍隊長官和領導人,不稱職。

書中最後這樣描寫道:李雲龍被記大過處分,職務降二級,由團長降為營長。這是林龍第四次被降級了,他也不在乎,只要能給和尚報了仇,就是降為戰士也值了。


新知傳習閣


我們依據《亮劍》原著來談。原著中,謝寶慶領導的黑雲寨除了窮苦老百姓不搶之外(因為他覺得窮人本來就沒錢,與其搶窮人還不如落個好名聲)其餘的都不放過,日本人、國軍、偽軍、八路軍、過往客商等等都是他的下手對象。而且不擇手段,打悶棍、綁票、掏老窯……有啥招使啥招。


魏和尚去給129師師部送信的時候,是穿的便裝(電視劇中穿的是軍裝)而且魏和尚騎了一匹繳獲而來的日本高頭大白馬,在那個年代,傳便裝騎駿馬基本等於現在穿名牌開豪車了。這副打扮落在劫道的土匪頭子山貓子眼睛裡,妥妥的有錢人!

於是土匪用絆馬索將魏和尚所騎的白馬放翻,迫使他落馬,而和尚也沒表明自己身份,只說自己口袋只有幾塊大洋,誘使土匪對其搜身。在土匪準備搜身之時,和尚把他抓到身前做了人肉盾牌,瞬間殺死六個土匪。卻被躲在暗處的二當家打了黑槍……腦袋都被砍了掛樹上。

所以依照土匪慣例,對付被害對象是不擇手段的。不會給你講江湖規矩。

如果和尚穿的是八路軍軍裝或者當時表明八路軍身份,或許就不會發生這個慘劇。畢竟黑雲寨已經接受了孔捷收編,只是沒有正式報到而已。


當代包不同


按照電視劇《亮劍》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來,黑雲寨的土匪之所以殺和尚,是有三個原因的!

第一:江湖規矩!

謝寶慶之流,雖然打家劫舍,但是他們不搶貧民,這並不是他們大仁大義什麼的,主要是搶貧民也沒什麼錢,勞神又沒什麼油水,還不如不搶,落個好民聲!所以這些人也算是江湖人生!

江湖上講一個金盆洗手,而在孔捷和謝寶慶談好收編的事情之後,這夥人想到要結束土匪行當了,就要金盆洗手了,所以在金盆洗手之前,幹一票,也算是完美的畫個句號了!所以,他們搶了和尚!

第二:和尚殺了人家幾個土匪!

電視劇裡面的場景,相信大家都記得,和尚藝高人膽大,和土匪正面衝突,殺了幾個土匪!所以,既然出現了自己兄弟被殺的事情,土匪肯定要報仇,所以黑雲寨二當家射殺了和尚魏大勇!

第三:這裡不存在不講江湖規矩的事,只能說沒有遵守對孔捷的承諾而已!

謝寶慶作為土匪頭子,和孔捷談收編的事,而所談的具體細節內容,土匪二當家是不知道的,所以才出現了去幹最後一票的想法。所以才點背遇到了魏大勇。最終的結果就是,和尚被殺害,黑雲寨被滅門!

其實當時看電視劇的時候,看到和尚被射殺那一集,小哥當時特別的鬱悶,因為按照劇集進度,感覺這電視劇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要一起過好日子了,那裡想到和尚居然在這個時候走了,那個時候真是激動的要罵土匪了,然後替和尚感到無比的惋惜!

《亮劍》年年播,熱度不曾減!

華夏好兒郎,共築名族魂!




深圳小哥帶你看深圳


不不不,土匪殺害魏和尚,恰恰就是他們的江湖規矩。

規矩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土匪自然要攔路搶劫了。所謂此路是我開,送上買路錢。不搶劫叫什麼土匪?好人當什麼土匪?

你看那幾個土匪的樣兒,又是賭錢又是玩女人的,是好人嗎?

規矩二:有仇必報。山貓子帶著兄弟去幹活,負責短路的兄弟被魏和尚幹掉了,山貓子把魏和尚危害,不就是按照江湖規矩在辦事嗎?

你殺我兄弟,我不殺你,將來我怎麼在江湖是混?你這麼能打,我要是跑了怕了慫了,我怎麼在上混?

人爭一口氣,非得弄死你不可。

規矩三:不擇手段。有人覺得魏和尚死得冤枉。那麼多大風大浪都闖過來了,卻被土匪給暗算了。土匪就是土匪,什麼手段使不出來?明知不敵還要明刀明槍地幹,土匪又不是傻子!

其實,哪有什麼江湖規矩?哪有什麼江湖道義?所謂的規矩和道義,就是土匪的行事原則和“職業準則”,自私自利、視他人生命為草芥,有什麼可值得稱頌的?

別被影視劇給忽悠了,土匪就是土匪,那些長得好看,梳著好看的髮型,身材又好,少年多金、豪氣沖天、古道熱腸、鐵肩無雙的土匪,是神劇裡的人物。


脂肪故事


1

為了讓李雲龍更燃啊。


作者寫李雲龍為了女人,違抗上命擅自打平安縣城,然後引出了意大利炮這個神器。不過,如果李雲龍只為女人報仇,而不為兄弟做些什麼,顯得不太爺們。


作者看了一眼自己的大綱,說:和尚對不起,為了讓老李更加高大一些,只有犧牲你了,誰讓你和李雲龍關係這麼近呢。


於是和尚就被黑雲寨的土匪給砍了頭,李雲龍再次不管不顧,拉著部隊大炮打蚊子,為兄弟報仇,砍了二寨主,完全罔顧黑雲寨被收編的事實。


他的眼裡只有兄弟沒有大局。


這樣的男人真的很男人。

反正當我少年時,看這一段頓覺熱血沸騰,在心裡說:兄弟就該如是。就像當年看山雞從臺灣帶了一幫兄弟,來到走投無路的陳浩南面前,一起鞠躬喊:大哥。


燃,真TM的燃了。


其實這算是一種小說的手法吧,為了表現主角的高大,寫死一個主要配角,仇恨感立刻爆棚,然後主角歷盡艱難給他報仇,劇情張力十足。


我覺得這方面玩的最狠的是金庸,在《飛狐外傳》中把主角程靈素都寫死。貓膩在《間客》中的施公子的死,也蠻讓人淚崩的。


所以配角死的好,也是一個故事的主要任務。


如此講,和尚也算是死得其所。

2


至於問土匪為啥不講江湖規矩?擅自殺了和尚?


土匪有江湖規矩嗎?


有的時候也許有,比方說知道對方也是江湖人,或者對方是宋江,那麼他們的江湖規矩會講的一套一套的。


但是大多數時候是沒有規矩的,殺一個人或者兩個人對這些土匪來說其實真的跟他們吃完飯沒啥區別。


《水滸傳》中小霸王周通想娶劉太公的女兒,只是通知了一聲,然後就要來入洞房了,標準的強搶民女,十字坡孫二孃為了備貨殺了一個路過的頭陀,後來這頭陀的裝備都給了武松,如果這個頭陀不死,很可能也會成為梁山好漢的。連江湖人魯智深都差點成了被孫二孃做成肉包子。


在孫二孃周通這裡又有什麼江湖規矩。


黑雲寨這種小匪幫,又有什麼規矩可言。他們只是任性胡作非為而已。


這之前他們應該做過很多這種事情,殺人越貨搶劫,都能平安過關,不管是晉綏軍還是日本人都對他們睜隻眼閉隻眼,但是走的夜路多了終會遇到鬼的。


這次他們就碰上了李雲龍。

其實江湖規矩應該有一條高壓線,那就是不惹惹不起的人。當年請幫老大黃金榮惹了盧曉嘉,照樣該賠禮賠禮該賠錢賠錢,做了一輩子大爺,該當孫子的時候依舊要伏低做小。


黑雲寨則直接把這條高壓線弄斷了,所以被滅了。


活該。

-----------

文 / 薛白袍
(看完點個讚唄,贊贊更美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