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19年不离岗,带病坚守乡村讲台教师“王淑丽”

8月19日,蒙城又飘起了绵绵细雨。马庙中学办公室内,王淑丽正用手压着头皮,坐下休息,不断传来的疼痛感让她的面部表情变得不自然。患病后,王淑丽只要一遇到阴雨天就会伴有头疼、呕吐、晕眩等症状。但是,十多年来,她却未曾因病缺过孩子一节课。

蒙城:19年不离岗,带病坚守乡村讲台教师“王淑丽”

忍着疼痛坚守三尺讲台

王淑丽是一名英语教师,她的症状始于2006年,正上着课或者下楼梯时,突然就会感觉头晕目眩,并伴有呕吐、疼痛。当时,王淑丽以为可能是贫血导致,并未放在心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症状出现的频率增多,王淑丽才意识到身体可能出问题了。

“家人和同事都让我赶紧请假去医院查查,但我想等放假再去。”王淑丽说,她当时连续三年带了三届毕业班,是怕影响学生中考。

2011年8月,正在准备晚饭的王淑丽,头猛地一阵疼痛,身体立刻瘫在地上。几天后,她被南京某医院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右侧后交通动脉瘤。经抢救,王淑丽捡回了一条命。但她的头部却因血管破裂,被手术植入了弹簧栓和锡箔进行修补。故,之前的症状仍然存在。后期可能还要进行二次手术。

医生建议她要长期休养,不能再劳累了。然而,出院不久,她就不顾劝阻,重回讲台。

“我知道身体重要,但是,我们学校本身就缺英语教师,我若请假,即将面临中考的孩子们可咋办,不能因为我一人而耽误全班学生的前程吧!”就这样,王淑丽又回到了教室,一直坚守三尺讲台至今。

多样形式激活英语课堂

“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主谓宾表同汉语,定语有同也有异,状语位置更特殊,不能全和汉语比……”

像这样的顺口溜,经常出现在王淑丽的课堂中,这也是她创设多样课堂的其中一部分。学生们读得朗朗上口,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就掌握了英语知识。

“学校英语教师极缺,孩子英语基础差,学习兴趣不高,英语成了他们中考的‘短板’。” 王淑丽说,从进校门的那一刻,她就立誓改变这种现状,用灵活有趣的课堂形式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热情。

鉴于农村学生学习英语时胆子小、难开口,王淑丽从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入手,把学生带进一个个风趣幽默的英语小故事情景中,把知识点编成琅琅上口的顺口溜。

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王淑丽要求人人要过背英语单词这一关。偶尔遇到个别同学完不成任务,她便会将其带到家里单独授课、助其达标。按照她的要求,班上的学生人人都有错题集和课堂笔记,上面记录工整、书写认真。

近年来,王淑丽班的英语及格率超过了96%,100分以上的学生更是普遍,最高达142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