祕境|環境太過陳詞濫調,讓他們看看「溫柔白雲鄉」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靈動的山、水、雲、峰等元素,

有如神來之筆一掃而過,

倏忽間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氣。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上海的楊浦區,原先曾匯聚了一眾紡織廠、發電廠、自行車廠,工廠搬遷或改造後,留下的不少老廠房卻已鏽跡斑駁,在從工業經濟向服務經濟轉變的過程中,它們亟待更新。高和雲峰辦公大樓正是其中之一。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建築師俞挺在做設計時喜歡使用對偶手法,如果以相似面貌的辦公空間、不精緻的偽art deco風的建築立面、缺乏生氣的暗黃色石材作為上句,俞挺設計的下句就自然而然地產生:用輕盈自由靈動的藝術裝置創造一個具有想象力的新世界。

一二層連接處

一層大堂

溫柔白雲鄉

“我以為我是楊浦區的一個陌生人,但其實不是,我這個控江中學的校友終於在這片粗獷的工業區裡用設計激起了空氣中那變化不止的騷動。這金屬面紗從天堂掛到地面上,上面有樹、城市、河流和遠山。”

於是,在大樓與天空的交接處,一座純白色的屋頂花園閃耀夜空。俞挺移除了原本屋頂花園裡的不少綠植,剩下的綠植被他用溫柔的白色拱門廊柱包裹住。在全新白色地板的映襯下,屋頂花園像是一座銀白色的宮殿。

原來的屋頂花園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現在的屋頂花園

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白雲鄉。它宛若在朵朵白雲間悠然而至的天外來客,飄浮於楊浦區的上空,夢幻又真實地存在。這個明亮純粹的屋頂舞臺,為舊大樓剝去了一絲陳腐,披上了一片輕盈。

共享“山水畫”

閃閃發光的屋頂花園是俞挺描繪的山水畫的高潮部分。這幅畫以俞挺喜愛的穿孔鋁板為筆墨,以寫意山水的方式描繪出立面、大堂、辦公區和屋頂,串聯為一幅立體、完整、行雲流水的長卷。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其實,我對大堂的想法很簡單。你們看到的所有曲線,都是來源於我小時候畫山水畫時候的靈感。我們所處的環境太過陳詞濫調,我就是想要跟陳詞濫調做鬥爭。”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穿孔鋁板材質劃分空間區域的同時,也塑造出了此起彼伏的流動山水意境。

傳統辦公環境亦是如此。刻板的大堂、沉悶的色彩、冰冷的樓梯間……設計團隊希望改變這種司空見慣,將其打造成一個升級版生態系統,或者說是含有生活和社交的新型聯合公共辦公社區。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以“共享互聯”作為關鍵詞,嶄新的共享大堂、會議室、健身倉、書吧等區域被搭建起,可以滿足樓宇辦公場景中所需的輕飲食、休息、社交等需求。

不接觸策略

這個山水裝置是附在外立面、廣場、花園、雨棚和室內已經完成的裝飾面之外的,它以最小最少的構建,和原來的表皮發生關聯,但又呈現出不接觸的姿態。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這層金屬鋁板可以被視作一層面紗般的藝術裝置,和原來的大樓若即若離,相互遮擋。二者的關係隨著空間的轉換而改變,讓這幅山水畫彷彿要動起來。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入口雨棚:層疊的雲朵與原來的玻璃雨棚

金屬面紗與原來的黃金石材

這種不接觸的策略無需花費全部拆除重建的高昂費用。在項目資金有限的條件下,俞挺卻堅持要營造這樣一個看似與辦公毫無關聯的“夢境”,以點滴設計助推這片街區的微更新。無法正面對抗時,不接觸的抽離與融合便讓過去破繭而生。

秘境|环境太过陈词滥调,让他们看看“温柔白云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