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佩德羅·科斯塔:“對我而言,真正的日本紀實電影就是小津的片子。”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初看小津電影的人,往往會因為取景角度與主流的巨大差異而震驚。小津總是把機位放得很低,但不將角度調高,這與坐在榻榻米上的日本人的視線角度一致。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東京物語》(東京物語,1953)

小津自己解釋,早年拍電影能用的燈很少,每次換場景就要移來移去。拍了兩三個場景之後,地板上到處是電線,收拾好再移到下個場景,費時也麻煩,乾脆就不拍地板,將鏡頭朝上。拍出來的構圖也不差。於是變成習慣,攝影機的位置越來越低。結果拍攝必須躺著看鏡頭,跟小津搭檔的攝影師常抱怨脖子疼。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秋刀魚之味》(秋刀魚の味,1962)

小津的崇拜者、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Wim Wenders)在1985年拍攝了一部關於小津的紀錄片《尋找小津》(Tokyo-Ga,1985),特地去日本拜訪了小津曾經的御用攝影師厚田雄春,此人在小津早期電影中擔任攝影助手,之後一直擔任小津的攝影師超過20年,可以說是最瞭解小津的電影理念和構圖風格的人。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厚田雄春在片中展示了他是如何拍攝的。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為了放置攝影機,還要用到特別製作的三腳架。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津想要拍攝一個場景時,攝影師就按照他的指示放置好鏡頭,仔細取景。然後他說,就是它了,接著助手在這個位置固定好鏡頭,一經固定,誰都不能去碰它,這是鐵律。接著,在排演了幾次後,小津再次透過鏡頭指導演員的動作,再最後確認以後,機子就可以正常使用下去了。此時,每個人都必須足夠小心,別去碰機器,並回憶自己在鏡頭裡的位置,在鏡頭周圍,我們真的很緊張。”厚田雄春如是說。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厚田雄春與小津

為了“偷懶”而採用的拍攝方法,反而成了小津電影最顯著的風格特徵之一。因為這與小津的電影理念完全契合。

固定鏡頭、長鏡頭、低角度取景,都是因為小津以平等的態度來對待影片中的人物。由於角度接近地面,觀眾不存在俯視劇中人物的感覺,因而不帶主觀色彩。他們就是我們身邊的人,普普通通,不必褒也不必貶。

他讓劇中人物在劇情發展中自己顯示自己。他相信,使用特殊角度的鏡頭會產生傾向性,他要使攝影機保持客觀而不過分熱情。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導演筱田正浩在50年代曾任小津的助手,他曾談到小津系統的目的:“小津將攝影機放得這麼低,是為了防止鏡頭成為某個人的主觀視角。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小津也需要創作一種表演方法去適應他的視覺系統,從而避免人的主觀視角。有評論者認為,小津的表演方法可以和布萊希特的史詩劇相提並論,甚至更出色:因為它更嚴密,更激進。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在小津的電影裡,見不到所謂的激情表演。小津的人物,舉止總是非常穩重,說話面帶微笑。他對演員的動作嚴格指定,對於一些在表演上有個性的演員,他甚至具體地指示演員,在鏡頭前走“幾”步後停下來。對演員來說,有些要求甚至是不自然的。

拍《我們要愛母親》(母を戀はずや,1934)時,他要吉川滿子“用茶匙攪動紅茶兩圈半後臉向左轉”。吉川怎麼也做不好,一個鏡頭拍了整整一天。吉川問他為什麼要剛好攪動兩圈半,小津回答:你太笨了。

在《長屋紳士錄》(長屋紳士録,1947)中,笠智眾有一場在家中畫圖的戲。小津告訴他,手動就行了,身體不要動。笠智眾說,這不可能,只要手伸縮握筆,身體一定會前後搖動。小津以開玩笑的口吻說:“你的表演沒有我的構圖重要。”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長屋紳士錄》

他將演員當作木偶一般來操縱,卻由此創造出了一種無與倫比的形式美。

此外,小津的電影從不聚焦在一個人物身上,從沒有用過閃回(除了第一部作品《懺悔之刀》,此部影片的膠片已經丟失),也不曾用旁白進行敘事,因為這個手法會使一個角色在影片中得到表達自己意識的特權。

他的電影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主觀影像,如人物的猜測、夢境、回憶或是期望的畫面。他早期的電影偶爾會出現表達人物觀點的鏡頭,但他不久後就排斥這些鏡頭了。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雖然他的電影有主、配角之分,但他避免通常意義上的從屬感,並創造出一種角色上的平衡。如《浮草》(1959)中,配角首先登場,四個主角中的兩個在第六個場景才出現。他的配角不是通過主角得觀點來進行塑造的。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浮草》

無怪乎評論家們認為小津是最日本化的導演

,唐納德·裡奇曾指出,小津的風格體現了佛教的質樸、節制和寧靜的理想。有人把他的影片比作俳句,寥寥幾行詩句包含著動人的形象;或是比作水墨畫,僅用幾筆便勾勒出富有生命的主題。

雖然他的攝影機從不運動,鏡頭總是貼近地面。但這種做法有種沉思冥想的氣質,它鼓勵我們耐心體會並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作出反應。

小津安二郎:距離地面4英尺,是生活和我們的距離

《小早川家之秋》(小早川家の秋,1961)

他的電影就是生活,他的鏡頭就是生活與我們的距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