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如果說明心見性是悟之終點,那我想說它其實也是初之起點。

——題記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深山中,一處看似很老舊卻打掃整理得很是乾淨寺廟的之內。

一位很是年輕的小和尚問靜站在他身旁的一位看上去以過花甲的老和尚,道:“師傅,我們佛家一般常言明心見性便是為悟,可是為何還有茫與惑跟魔障呢?”

老和尚回頭看了他一眼也沒有回答他的這個問題,而是隨手在地上挑起了一條幹枯樹骨,他先是地上劃了一橫筆,隨即又在這一筆的旁邊劃了無數道密密麻麻卻又緊緊貼緊的橫筆一,畫完這二個圖案之後,老和尚回頭看著小道士一眼,淡聲問道:“這二個圖案都是一嗎?”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年輕小和尚當即點頭,雖然第二個圖案是用無數個一劃所組合而成,但因為緊貼在一起,所以在肉眼觀內卻依舊是個一。

老和尚隨即再問道:“那它們一樣嗎?”

年輕小和尚一愣,隨即搖頭應道:“不一樣。”畢竟不管是二個一的大小跟粗細還有筆劃明顯都有著很大的差距。

老和尚扭頭看向小和尚,再問道:“那它們是否都還是一呢?”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幾乎跟一開始所尋問的那般問話卻令得小和尚當即怔住了下來,他垂首看向地面上的那二個圖案,一時沉入到了茫然沉思之中。

是啊!

二個圖案都是一,彷彿一樣卻又有明顯的不同,師傅這一段話到底包含著一種什麼樣的禪意呢?

老和尚見他小和尚這般沉思,笑了笑卻也沒有打斷他,只是耐著性子在旁默默守護。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也不知過了多久,小和尚依舊百思不得其解老和尚這一段話的含意,他仰首吐了口悶氣,而後將求助般的眼光投放到老和尚的身上,老和尚見狀,輕嘆了口氣,道:“沒悟通?”

小和尚臉色有些微紅,不由得微微垂低下了頭。

老和尚伸手指向地面的那二個一,道:“二個圖案的一都可以說是一,但你所悟的是那個只有一劃的一,而卻從不是後面那無數個一所組成的一,你明白這其間的差距所在嗎?”

小和尚茫然搖頭。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老和尚伸手指向那個由無數一橫所組成的一,再道:“這個圖案可以說是一但也可以說不是一,因為它是由無數個一所組合而成的一,所以是一也不是一。”

他回頭看向更是一頭霧水的小和尚,頗有深意著道:“明心見性雖說有些不易,但其實卻也從來都不難。因為其不過是悟得第一個圖案之一所在,但這世間又何曾只有一個一,他是由無數個一組合交接而成,因此如這第二個圖案雖說是一但卻也從不是一,待得那天你能悟得這一層含義也就進入了第二層了。”

故事:道歸一,是一,卻也從不是一

篇外文:故事只是書隨筆所編,當不得真也能供觀賞。

文: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