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論語》告訴我們人生三大學問:拜名師、讀經典、交高人!

《復活論語》告訴我們人生三大學問:拜名師、讀經典、交高人!

“學而篇”第六章談到對弟子的要求,用現在的話就是,先把人做好了,再去讀書。這裡談到學文和做人的問題。書讀得多,文章寫得好,不能算真正有學問。真正的學問,其目的就是做好一個人。所以,在對孩子的教育,第一是要如何做人。“學而篇”第二章和第四章,告訴我們要做到“孝悌忠信”才能成為君子。君子不僅是學問的成功,只要是做人的成功。而對於整個人生來說,從修學的起點開始,到整個修學的過程,遇到什麼人是極為關鍵的。

從古至今,對學習者來說,帶我們入門的是老師。如果你尊崇的老師有問題,那就註定你在求學的這條路上不僅上不了正路,而且會越走越遠。無論是儒學還是佛教,各自都有一個老師。儒學的老師就是孔子,大成至聖先師。所以,學儒者做人做事的標準都是來自孔老夫子的教誨。佛教的老師是釋迦牟尼佛,被稱為“本師”。本師就是祖師,根本的老師。後世弟子在做學問的這條路上講究師從,而真正的老師就是本師、先師,因為後世的任何大學問者,其教學的範圍都不會越過祖師。所以,我們看一位老師是不是真正的傳承者,那就要看他是不是依據聖人所說,是不是按照佛經去講。如果偏離了這個基本要求,他就不會是真正的老師。所以,後世做學問的,拜名師是第一位的。在世間法中,儒家思想是世間法的極致,所有世間修行的大道理,都在儒家的典籍中。所有的問題,也都能從這些典籍中找到答案。比如,《論語》是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教科書。

我們讀書,一定要讀經典。讀經典就是和聖賢對話。比如講一件事,講一個道理,每個人的表達能力不同,他所說出來的話,代表了他的內心和見識。作為普通人,我們的語言表達是遠遠不及聖賢的,我們必須向聖賢學習說話、講道理。讀經典是最好的方法。我們打一個比方,一百個人讀書,百分之九十的人讀的都是一般的知識性的有趣味的書。就像現在的很多人看韓劇一樣,看起來激動人心,甚至陪著電視劇裡的人物一起開懷大笑,一起落淚。實際上,看完也就看完了,對自己修為的提升並沒有太大作用。而經典就不同了,我們從中獲得的是智慧。如今的讀經典,有提倡海量的閱讀,我覺得閱讀雖然好,還是要把閱讀和理解一起來進行。這樣可以選經典中的精品,然後去理解。可以選八部經典作為重點讀誦和學習的。儒家的有《論語》《大學》和《中庸》,佛家的有《心經》《金剛經》和《佛說阿彌陀經》,道家的有《道德經》,易學的有孔子的《易·繫辭傳》。這八部經典代表了儒釋道易的精華。

與什麼人同行也是很重要的。俗話說,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大神。你遇到什麼人,從佛教的角度來說,這是因緣,這是你生生世世的因緣。雖然有些東西是無法改變的,比如你這一生會遇上什麼人,這就是人們說的隨緣。但是,真正有智慧的人還會造緣,就是主動地去結緣。結緣的前提是判斷這個人是不是真正有道的法門,學儒者是不是真正依師孔子,學佛者是不是完全按照佛說的依教奉行。遇到這樣的人,就是善知識,否則就是惡知識。遇到善知識,你就會聽到正知正見的東西,就不會把路走偏。所以,我們能真正走上修學、修行之路,拜名師、讀經典、交高人,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

孔子,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世界歷史上倡導並踐行平民教育的第一人,是全人類的老師。學習《論語》,可以無限接近聖賢的智慧!打開《復活論語》,可以獲得解讀《論語》的一雙慧眼!慧眼《論語》,是王宏傑老師帶你瞭解儒家文化,走進《論語》智慧的便捷通道。萬人宮牆下,學而時習之! 王宏傑老師在曲阜儒風國學院等待你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