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條跑道背後,可能都有一個胖子~

主持曾、拖鞋哥、肥曾……在圈內有很多“暱稱”的曾一

,沒有健美的身材,卻是健身圈裡的紅人。

每條跑道背後,可能都有一個胖子~

▲ 右邊是人送“嘟嘴狂魔”的曾一

從5000元的健身比賽贊助,到25萬元資助山區孩子建塑膠跑道,從淘寶店為每件寶貝設置2分錢公益欄目,到出資20萬為健身人群免費提供營養品。曾一用善意觸達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極少有人知道,身披“愛心光環”的曾一,多年前,因父母離異,家庭變故,沉溺網絡兩度休學,性格自卑孤僻。曾一的黎明是從他開始健身減肥那一刻來臨的。

為山區孩子建塑膠跑道

打開“曾老闆的貨”,畫風有些清奇,肌肉飽滿的型男和小姐姐佔據了畫面的整個中心位置——這是一家主營健身補劑的淘寶店,上架的多款寶貝底下都跟了個小小的公益標識。Logo雖小卻足夠溫暖,店內售出一件寶貝,就會自動給公益機構捐出2分錢。

2年多的時間裡,“曾老闆的貨”一直堅持設置公益寶貝,阿里巴巴2018國際奧林匹克日北京奧森公益跑活動期間,他就選擇了8款商品設置100%全額公益捐贈,後續還將繼續設置公益寶貝。

店主叫曾一,原來是個胖子,淘寶是他的造夢池,而他也用創業賺來的錢為健身愛好者築夢。

同時成立“曾老闆的貨”子品牌“一健成名”,來贊助各種賽事。2016年9月,捐出5000元贊助陝西省健美比賽,去年9月,出資20萬元支持西北五省健美比賽。今年9月,曾一還自掏錢辦了場環球國際西安站青年邀請賽,總共花費大約110萬元。

每條跑道背後,可能都有一個胖子~

▲ 猜猜曾一在哪?提示:嘟嘴

​“新人扶持計劃”的上線,則是為熱愛健身,但經濟不寬裕,也缺乏健身指導的健身愛好者,提供免費指導和資源上的扶持。為了能夠給健身愛好者提供一條龍服務,他不僅代購補劑、運動食品,還組隊參加賽事,組織展會。

在曾一的故事裡,健身是照進“凜冬”的一道火光。

“健身行業成就了我,我也在想著回饋健身行業。”6月23日,在北京舉行的阿里巴巴奧林匹克日線下跑活動中,他一下捐贈出250000元人民幣,作為在山區學校鋪建一條正規塑膠跑道的經費。

每條跑道背後,可能都有一個胖子~

▲ 曾一為山區學校鋪建了一條正規塑膠跑道(左二)

山區有75%的小學沒有跑道,而且在所有的山區小學中,有塑膠跑道的小學只佔8.3%,他的體感在於,活動不僅僅是跑步,也是為貧困山區裡,那些愛運動、愛奔跑的孩子們跑出一條康莊大道。

“在資料上看到偏遠山區的小孩奔跑在坑坑窪窪的泥土地,跑起來會濺起水花的淺水灘。我覺得我做貢獻的機會到了,捐跑到不僅改變的是一代的運動場地,是幾代人甚至更多,這樣的公益才有意義,我也會呼籲有更多的企業家老闆參與到這項公益活動中來。”

同時,曾一還決定,將淘寶店內“IP乳清蛋白”、“IP支鏈氨基酸”、“IP谷氨醯胺”、“蔬倍富果蔬粉”四樣寶貝的全款銷售額,作為公益款捐贈給偏遠山區。

因減肥而健身,因健身堅持夢想

曾一接觸健身最開始是為了減肥。他形容自己,“從小就有點兒胖”。

家庭的變故和自身的肥胖,在曾一的心裡牢牢築起了一堵高牆。慢慢地,他變得不愛說話,也不愛出去玩,虛擬的遊戲世界成了安放靈魂的歸屬地。沉浸在遊戲裡,他忘卻煩惱,也逃離現實。

每條跑道背後,可能都有一個胖子~

▲ 佩戴小紅花的曾一

2009年,曾一高二,因為沉溺遊戲,休學了一年。更不幸的是,第二年母親去世,晴天霹靂般的噩耗讓他久久不能釋懷。再後來,曾一決意重回校園學編導。藝考過了,文化課沒過,陝西師範大學上不了,最後去了西京學院讀會計專業。

大二時,又是因為迷上網遊休學。有些迷茫,有些時間,有些微胖的身材,各種疊加在一起的不滿,讓他決定走進健身房。

就像打開了新世界大門,改變不僅反應在肉體上,更滲透到了血液裡,讓他變得溫暖起來。

曾一原本體格180CM,170斤,健身前後體重並沒有下降,但身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慢慢發生著變化。

這讓他重拾了信心,迴歸到校園,還在校級力量組三項(深蹲、硬拉、臥推)比賽中奪得了冠軍。

強烈的健身動作也帶來了副作用,2014年1月,在健身房鍛鍊後,曾一開始出現“腳疼”的症狀,持續了一個多月,醫生告訴他,攝入了過多高蛋白,並在體內沉澱,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尿酸比一般人要高出許多。

“醫生說,嚴重的話,可能會引發痛風。”訓練被迫中止,但健身的夢想沒有停歇,他開始用另一種方式堅持。

大三那年,曾一開始幫助身邊的朋友代購健身營養品。

一年後畢業,他拿著攢下的1萬塊錢開始創業。同年10月1日,曾一創立以健身補劑為基礎,涵蓋健身資訊,運動員推廣,健身項目贊助,健身合作洽談,客戶相親,交友等集合一體的健身服務品牌“曾老闆的貨”。

12月,同名淘寶店開張。一件寶貝,自動捐出2分錢,2年時間,力所能及的造夢一直持續著。

“平凡人做平凡事,做公益,除了要有善心,還要有善能,有善力。‘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曾一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