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軍的新視家「新」在哪裡?

梁軍的新視家“新”在哪裡?

在重慶設立總部,註冊資金8000萬人民幣,預計後續總投資6億元,並將與重慶兩江新區著重在大屏智能顯示終端、智能電視,智能家庭設備三個領域進行全面深入合作,通過“新視OS”系統將其相連,打造智能化家庭使用場景的物聯網平臺,為重慶經濟添磚加瓦。

這是新視家科技與重慶兩江新區在首屆智博會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也是梁軍首度以新視家CEO身份公開亮相。

早在6月13日,梁軍就曾在個人今日頭條官方賬號發佈消息,介紹為什麼新建立的公司叫做新視家科技。彼時,梁軍稱,新指的是重新創業,重新定義互聯網電視,重新構建家庭智能入口,一切從新開始。視指的是,家庭物聯網平臺的最好的智能入口一定是電視大屏,“為家庭構建新的無處不在的顯示是我們的理想,看來這輩子和電視算是幹上了。”家則指的是專注在家庭場景的產品和技術創新,為家庭不同場景和不同家庭成員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

梁軍的新視家“新”在哪裡?

那麼,新視家的“新”僅僅是梁軍所稱的重新定義互聯網電視?

新視家的“新”——反思過往樂視業務,要從客廳經濟擴展到家庭經濟

7月底,梁軍去美國參觀了FF,並與賈躍亭會面。在和賈躍亭的溝通過程中,梁軍稱“賈總不斷的提到了反思,提到了過去做業務時的問題,看得出他是在反思。其實何止賈總,在樂視的每一個高管難道不該自我反省一下,如果我們能更專業更執著,能使勁拉著老賈,也許錯誤會少犯一些。”

而在最近的智博會上,梁軍再次對記者談到賈躍亭,他表示,“賈總還是讓我學了不少東西的,他不是個一般人,我們現在做業務的一些思想,對事物的認知,還是受他的影響。他有弱點,也有強項。他的好多戰略是對的,但節奏上,資源、人才是否能夠有那麼多,包括他個人的精力,好多事同步,如果把這些事分成三五年做,有可能現在就不是這樣了。”

梁軍的新視家“新”在哪裡?

他進一步坦言,在樂視,有經驗也有教訓,經驗很多,教訓也不少,其中有一條,做智能硬件業務不能靠硬件的虧損來快速發展市場,大屏行業是要打持久戰的,氣要長才行。“現在電視行業活的相對好的,反而不是打價格戰的,短期兩三年衝的挺快,但架不住這個市場一旦有風吹草動都折了,原因在於大家覺得牛哄哄的,互聯網公司就能把他們摧枯拉朽的幹掉,一出問題,才發現人家是生存能力很強的,而這些小公司、新公司活不下來,所以我們從根上扎的足夠穩,硬件要找到合適的市場,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軟件也要服務好。”

對於新視家,梁軍制定了兩點基本發展策略:第一,要做好產品;第二,不能靠著補貼賣,雖然可以衝的很快,但掉的也很快。“商業競爭是個長跑,不能用短跑來跑長跑,拿400米衝刺幹馬拉松,幹了兩個400米,第三個400米跑不動了。我們過去不太瞭解這個行業,做了這六年,對這個行業還是有很多刻骨銘心的認知。”梁軍說。

新視家的新思路還不止與此。據悉,新視家定位構建基於大屏的家庭互聯網入口和平臺,提供家庭用戶智能大屏產品和互聯網服務,期望以大屏互聯網入口為基礎,建立家庭無處不在的智能顯示場景,融合人工智能和IOT的先進技術,創造美好的未來家庭新生活品質。

梁軍表示,新視家要從客廳經濟擴展到家庭經濟,從一個客廳場景擴展到家庭多個場景,從視頻觀看擴展到了視頻+生活服務,從過去的語音識別到人工智能,再加IOT,它一定要有新的變化才有可能讓電視這個古老的產品重新讓年輕消費者習慣,“所以有很多特性我們重新開發,硬件會有些變化,不會像原來那樣,會改變大家對這個行業固有的習慣,而且會抓住消費者的痛點,總得要對這個行業有貢獻。”

不過,正如梁軍所言,在樂視獲得的經驗很多,而這正是新視家的“舊”。

新視家的“舊”——獨一無二的團隊和實力仍是根本

為何新視家在重慶設立總部?梁軍認為重慶作為西部實體制造業的大後方,在顯示相關領域的產業配套資源是新視家重要的業務發展基礎,智能設備整個產業會放在重慶,而軟件團隊會有兩個,北京的公司主要責架構總體設計,重慶公司負責代碼的實現和底層軟件的開發。

縱所周知,電視是一個非常長的產業鏈,既要有屏資源、硬件製造方,還要有系統提供方、內容提供方,以及物流售後客服甚至是OTT商業化方面的資源。

對於這些,梁軍並不陌生更充滿信心。“我們的核心是做兩件事,第一,做系統,連接設備和人、內容之間的視頻系統和用戶系統。第二,目前依然屬於高門檻的是互聯網業務和硬件業務的融合,很多公司都沒法做到既能做操作系統又能做互聯網服務,還能做智能硬件的研發生產製造管理等等。而我們有這個優勢,因為我們的團隊基本上是原來樂視致新的,大家已經在一起摸索了非常長的時間。在市場上,像我們這樣的團隊,能夠有互聯網的能力,駕馭互聯網視頻,包括互聯網服務的能力,駕馭互聯網開發的能力,駕馭智能硬件製造能力,市場上還是很少有的。”

梁軍確實有這樣說的底氣,作為樂視超級電視第一互聯網電視品牌的締造者,他曾帶領團隊讓超級電視走向千家萬戶,超級電視銷量超1000萬臺,獲得眾多高價值用戶,並打入香港、美國、印度、泰國以及俄羅斯等市場。

況且,現在的電視行業還沒有完成新老的轉化。“電視還沒有像手機行業中蘋果出來把諾基亞、摩托羅拉全乾掉的企業出現,那個境界還沒到,手機大概用了五年才完成轉化,電視行業至少要8到10年,我們2012年開始做電視,但中國互聯網電視那一波是2015年開始的,到今年才三、四年,還不到時候。不到時候意味著還有機會,我們不做也會有別人做,一定的。”梁軍說。

有了獨一無二的團隊實力加持,再加上電視行業仍沒有像手機一樣完成新老轉化,讓新視家還有很大的機會。對於何時推出新品,梁軍表示,“大概在明年上半年,這不能著急,現在緊鑼密鼓在搞,因為做一個好產品還是需要時間的。產品有真功夫,才能征服用戶。我也堅信唯有把產品做好,讓大家口口相傳,才能真正擁有粉絲和擁躉,大家值得期待一下。不止電視,beyond TV,新視家也希望為電視行業下一波的大發展,做出全新的產品服務嘗試和探索新增市場的藍海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