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硫侖反應是什麼,該如何應對?

Juneie


1、什麼是雙硫侖反應?

乙醇別名酒精,在經胃和小腸在0.5-3h內完全吸收,90%在肝臟內由乙醇脫氫酶將乙醇催化成乙醛,乙醛脫氫酶(ALDH)將乙醛催化為乙酸,乙酸轉化為乙酰輔酶A進入三羧酸循環,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乙醛脫氫酶是一種呈高度多態性的四聯體蛋白,為乙醇代謝得到關鍵酶。雙硫侖主要化學作用是競爭性抑制肝細胞線粒體乙醛脫氫酶的活性中心,阻止乙醛轉化為乙酸,致乙醛在體內迅速蓄積;乙醛的毒性約是乙醇的10倍,乙醛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刺激交感神經興奮,同時一定程度抑制線粒體的呼吸功能和脂肪氧化能力,導致不可逆的心血管系統抑制作用,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恢復,從而引起一系列症狀及體徵,即雙硫侖反應[1]

2、雙硫侖反應有那些表現?

雙硫侖反應一般在用藥與飲酒後15-30分鐘發生表現有:面部潮紅、眼結膜充血、頭痛、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嚴重的或伴有血壓下降或升高、呼吸困難、癲癇、心肌梗死及休克等。一般預後較好,但也有猝死病歷的報道。

3、發生雙硫侖反應該怎麼辦?

化學結構中含有甲硫四氮唑側鏈或甲硫三嗪的頭孢類藥物:頭孢哌酮、頭孢匹胺、頭孢他啶、頭孢曲松等;硝基咪唑類:甲硝唑、替硝唑;磺脲類降糖藥:達美康、優降糖等;呋喃類:呋喃唑酮等。如果服用了上述藥物,建議一週內不要飲酒。如果發生了雙硫侖反應應立即就醫。立即給予催吐、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誤吸。一般給予吸氧、臥床休息,觀察生命體徵處理。建立靜脈通道,給予納洛酮0.4-0.8mg拮抗乙醇作用等對症處理。


[1]熊建群,高曉波,何珍,韓雪.雙硫侖反應及臨床藥物治療進展[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5,18(5):610-613


藥事健康


雙硫侖反應指的是雙硫侖及其類似的藥物,在服用後,如果再攝入酒精,即使是很少量的酒精,也會因為無法正常的代謝酒精,從而對身體產生一系列的反應,包括常見的面部潮紅,結膜充血,頭暈、噁心等等,嚴重者還會出現急性心衰,呼吸困難,驚厥甚至死亡。

發生這樣的情況的原因,主要在在於這些藥物,會影響酒精在體內的正常代謝,通常酒精被攝入人體後,會先氧化成乙醛,然後再在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的作用下繼續分解氧化,最後被代謝掉。而會導致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會影響乙醛脫氫酶的功能,乙醛就會在體內蓄積,產生一系列的影響了。

比較常見的雙硫侖樣反應的藥物包括我們日常很常用的頭孢類藥物,各種硝唑類的藥物等等,所以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攝入酒精,需要注意的是可不僅僅是飲酒才會攝入酒精,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氣液這些也含有不少的酒精。


龔曉明醫生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藥學部主任藥師譚湘萍介紹,雙硫侖反應又稱戒酒硫樣反應,其實就是在飲酒或服用含酒精的飲品或藥物時,使用某些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致體內乙醛蓄積而發生中毒的反應。這些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可抑制我們體內乙醛脫氫酶,使乙醛不能代謝成乙酸排出體外,從而導致乙醛在體內的蓄積中毒。

  常見的具有雙硫侖作用的藥物包括一些頭孢菌素類如頭孢孟多、頭孢哌酮、頭孢美唑,還有用於抗厭氧菌的藥物如甲硝唑、替硝唑。

  對於含有酒精的藥品,如藿香正氣水、十滴水、丹紅化痰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氫化可的松注射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鹽酸溴己新注射液等,服藥期間尤其注意不要和能引起雙硫侖作用的藥物一起使用。

  此外,譚湘萍還提醒,藿香正氣水含生半夏,應嚴格按用法用量服用,不宜過量或長期服用;不建議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服用;年老體弱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患有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也不建議使用,確有需要應選用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膠囊、藿香正氣滴丸等不含酒精的劑型。

文/廣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白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