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南寧「黑救護車」宰客:40多公里花費1200元

月收入15萬~50萬元,月行程4萬公里以上,無照無證經營的“黑救護車”拿病人生命賺錢。8月26日晚,廣西南寧電視臺的直播節目《向人民承諾——電視問政》曝光南寧市各醫院門前停靠的“黑救護車”及其背後的利益鏈。

“黑救護車”由麵包車改裝而成,車內只有簡易擔架和氧氣,雜物亂放,設備簡陋、衛生條件令人擔憂。車輛經改裝後,塗上紅色腰線,偽裝成救護車停在醫院門口。

這些“黑救護車”是做什麼的?有的病人出院後需要被轉運到其他地方,但正規120急救車主要負責院前接收,無法滿足病人的院後轉運需求,於是有轉運需求的病人經人介紹,選擇沒有安全保障的“黑救護車”。

電視臺的行風監督員偽裝成癱瘓病人,親身體驗了“黑救護車”的宰客過程,全程40多公里,花費1200元。這輛車上,配備了一名自稱是某醫院的專業護士,不過在後來的身份核實中,該醫院人事科表示,這名護士2017年已辭職。

南寧市急救醫療中心主任陽世雄介紹,正規的救護車應該具有監護儀、電擊除顫儀、呼吸機、心電圖機、供氧設備、警報器以及一些急救藥品,還必須配備專業的醫生、護士、駕駛員,其行駛證上必須標註“救護”兩個字,車身兩邊有所屬醫療機構的名稱並接受其調派,收費會提供正規發票。

“黑救護車”引發的交通事故也頻頻發生。2016年8月18日,南寧市一輛車身印有南寧市某醫院的救護車在運送病人回上林縣時,在明亮鎮某路段與一輛三輪車相撞,“救護車”司機死亡,6人受傷。該醫院負責人稱,該醫院救護車不外派到市區之外,懷疑是醫院的退休職工駕黑車、攬私活。

調查發現,這些“黑救護車”司機和護士有渠道在醫院門口停車,非常瞭解各個管理部門的執法方式和管理權限,對自己的違法行為毫不擔心。

其實,南寧市120急救中心為病人提供院後轉運服務。器材、人員配備都正規,收費也只有每公里13元,比市面上的“黑救護車”便宜一半。但是由於南寧市120急救中心救護車數量不足,每天只能派出一輛、轉運一次病人,而南寧市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首府,還會承擔來自區內其他城市的醫療壓力,和群眾需求之間的巨大差距,給“黑救護車”的暴利生存提供了空間。

“幾年前就曝出來的問題為什麼還沒解決?”南寧市衛計委主任謝宗務和交通運輸局局長蔡友清被電視問政節目主持人連連發問。

謝宗務回應說:“我們急救中心人手不足、車輛不足,另外我們確實也有監管不力、作為不夠的責任。”

謝宗務承諾,將積極與公安、交通等部門溝通、配合,學習深圳、廣州、南京等城市的先進經驗,用低價的、正規的救護車取締“黑救護車”,滿足病人的院後轉運需求,另外會對參與為“黑救護車”介紹生意的醫生和護士進行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