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鋪子爲啥賣不成水果?背後是中央廚房將崛起

良品鋪子為啥賣不成水果?背後是中央廚房將崛起

各位農創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前幾天有個新農人問了我一個問題:良品鋪子作為一個非常強大的零食零售商,擴展水果品類,投入幾千萬,虧損之後停止了這個項目,這是為什麼?

然後另外有一個新農人問我:看趨勢,食材的配送是越來越重要,那食材配送有沒有前景?這兩個問題其實在指向同一個問題,我今天就一起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話題。

良品鋪子這個項目為什麼會失敗?在門店看來,零食的陳列銷售和水果的陳列銷售關聯度非常強。但是生鮮經營的關鍵點是供應鏈,實際上零食的零售和水果的零售,它們兩個供應鏈的組織方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也就是說,我認為良品鋪子做不成在門店銷售水果這個事情主要有兩個原因:一,供應鏈組織方式衝突;二,門店銷售人員的技能不同。

那兩者供應鏈有何不同?我們都知道,一個標準品的零食在工廠生產完了之後就被儲存在常溫的倉庫,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倉儲。而做水果之後,它這個倉儲就得進行升級,需要有常溫庫、冷庫、甚至還需要熱庫(一些後熟品需要催熟處理)。

而倉儲升級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有鉅額的投入,所以這是良品鋪子不能成功的一個關鍵原因。而倉儲改造了之後,它整個配送條件也是需要有改變的。比如說水果的配送需要遵循時間條件,零食任何時間都可以配送到店,但是配送水果到店鋪最好是夜配,晚上配。

這是在倉儲物流上的一個升級。還有銷售零食和銷售水果對於終端門店的店員的要求也不一樣。銷售零食的店員其實就是個收銀,而賣水果的核心在於理貨。銷售人員要知道,貨來了要輕拿輕放,要把貨品擺放在哪裡,能不能進冷櫃陳列,還是在常溫區陳列。

我之前經常講一個例子,盒馬鮮生把芒果放在冷風區去吹,芒果一定會凍傷,所以人員的技能也是不一樣的。

正是這幾個原因導致了良品鋪子開拓鮮食品類不成功,虧了幾千萬,然後把這個項目撤掉了。

那這個事情和食材有什麼關係?其實我們會發現,水果本質是一種可鮮食的食材。但是水果和魚肉禽蛋不一樣。當你要做整個食材的供應鏈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整個倉儲又將進一步的做升級。

由常溫庫升級為多種調溫的倉庫,由多種調溫式的倉庫又將升級為中央廚房,就是中央廚房式的工廠。也就是說這些食材你需要把它做處理,然後用冷鮮的方式送。即這個倉庫還需要有工廠的職能,你才能夠成為一個食材的配送商。

由此我們會發現隨著盒馬鮮生這樣的零售終端的崛起,實際上它對上游供應鏈的要求就會分為三類:常溫供應鏈、鮮食品供應鏈、食品供應鏈。而這三類供應鏈合併起來,它最終會導致中央廚房的崛起。

而中央廚房的建設和投入成本是比較高的,尤其你要符合多品類的處理的時候。還有如果你想做全國的生意,你可能在全國都會佈局中央廚房,還要配合倉庫。

在國內,為什麼我們的生鮮供應鏈沒有發展起來?一,和認識有關;二,和配套硬件有關;三,和人才有關;四,和整合能力有關;五,和資本有關。這注定了是一個長期的活,慢的活,很難快起來。

最後回到今天的提問上來,為什麼良品鋪子賣水果不成功?這是因為它整個供應鏈升級沒有成功。像盒馬鮮生這一類終端零售產生了之後,也直接導致生鮮供應鏈的升級。核心是以中央廚房為基礎配置的生鮮工廠的成立,才會導致最後整個生鮮供應鏈能力的一種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