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人青睞什麼樣的農業項目?

投資人青睞什麼樣的農業項目?

各位農創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板磚大餘。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多人都問過我的問題:什麼樣的農業項目更容易獲得投資人的青睞?

這個話題被問了很多回,我都沒有回答,因為回答這個問題,我會感覺比較忐忑。因為我做的公司果聯科技和調果師都獲得過融資,尤其是調果師在融資之後也遭遇過挫折。

對於這個問題,我今天就壯著膽子給大家進行一個分享,對不對大家自行斟酌。關於什麼樣的農業項目更容易獲得投資人青睞這個問題,投資人可能會看重這幾個點:

第一,這個項目有沒有壁壘;第二,這個項目有沒有能做成大事業的可能性,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第三,這個項目有沒有互聯網屬性,能否快速實現複製;第四,這個團隊有沒有能力獲得獨特的資源,能夠持續發展。

對於投資人來講,他會非常看重這個項目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能否做出一家獨角獸或者偉大的公司。為什麼所有的投資人都會看重這一點?這是由於投資人真正的盈利方式決定的。投資人把錢投給了這個項目,這個項目被併購或者上市之後,投資人能夠用更多的倍數退出,他才能獲得盈利。所以市場越大,就意味著投資人能夠獲得溢價的倍數的空間越大。

那麼投資人為什麼會比較重視項目是否有互聯網基因,能夠互聯化、能否快速複製?這是因為每個基金都有它的週期。比如說中國的基金的正常週期為四到五年,一般來講四到七年的時間就是一個基金的週期。四到七年之內,它的基金要能夠退出,所以它需要項目快速發展。

比如說投資人把錢投給了一個項目,結果這個項目熬了二十年才上市,雖然投資人也獲得了可觀的回報,但這個週期對他們來講就是一個非常難熬的時間。因為LP會來問投資人回報率的問題。所以互聯網的改變和複製的速度也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事情。

接下來,投資人很看重的一個元素就是項目的團隊:這個項目的團隊能否將這件事情做穩定、做持續?這個團隊有沒有這個能力?有沒有這個資源?事在人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人來做的。尤其是不同階段,投資人看人的邏輯還不一樣:天使輪可能更看重人,A輪可能更看重模型、閉環、數據,到C輪他可能更看重盈利。人都是最基礎的概念。

再接下來,投資人還要看這個項目是否有壁壘。如果投資人把錢投給這個項目了,的確這個項目的速度也跑起來了,但是發現沒有壁壘。競爭對手拿著更大的資本很容易就把你擊潰,這樣的項目可能也比較難投。壁壘也叫護城河,當一個項目有足夠深的護城河,當這個項目跑出來的時候,就能夠更長久的維持投資人的利益,讓投資人有更大的回報。

所以從我的角度上看,我認為投資人比較關注的就是這四點:市場的前景和規模;這個項目是否有互聯網的概念,能否快速複製,商業模式是否被證明是可行的;團隊和資源以及操盤手過往的成功是否能證明能夠有能力操盤,是否能夠操盤成功;最後就是護城河和壁壘能否做到位。

如果能做到這四點,這個項目投資人應該是可以青睞的。在這裡我想更多的說一句,那什麼類型的農業項目能具備以上的四個特徵?種植項目具不具備?我可以告訴大家,種植項目基本上不具備以上特徵。那流通項目具不具備?流通項目有可能具備,但基本上也很難完全具備這四個特徵。

那麼什麼類型的農業項目有可能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呢?我認為,可能是服務類或者產業升級類的項目是比較能夠獲得投資人的青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