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贏」的承諾有悖律師法和律師職業道德

絕大多數當事人,在找代理律師時,總喜歡問:“我這官司你一定能打贏嗎?”“能保證被抓的人放出來嗎?如果律師不能做出肯定的回答,他們就會大失所望、甚至失去對律師的信任。

還有很多當事人認為,花錢請律師就是為了打贏官司。官司輸了,那就證明律師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所以會質疑——打不贏官司為什麼還要收取律師費呢?

沒有哪個當事人願意在付出一大筆律師費後,還對自己的案子勝負一點把握也沒有,因此當事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心存這樣的質疑也是情理之中。其實,“包贏律師”並不是打官司的靈丹妙藥,輸了官司也不能說明律師沒有起到作用。為什麼是這樣?看看律師是如何解釋的——

1

包贏的律師是違法的!

《律師執業管理辦法》第三十二條:“律師承辦業務,應當告知委託人該委託事項辦理可能出現的法律風險,不得用明示或者暗示方式對辦理結果向委託人作出不當承諾”。所以,隨意做出“包贏”承諾的行為是違法的。

律師和醫生看病有很多相似之處,就像醫生不會對病人做出一定能治好病的承諾,而且,有職業操守的醫生不會向患者“打包票”。醫生對於病症的治療結果,一般都持保守意見,甚至在手術前讓患者確認“風險告知書”來提示風險。所以,“包贏”的承諾有悖律師法和律師職業道德。


2

“贏”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概念!

輸贏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或者說是一個不清晰的界定。贏多少算贏,輸多少算輸?什麼時候贏是贏,什麼時候輸是輸?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案子是需要兼顧各方利益的,在律師看來,勝訴意味著所代理的一方當事人利益訴求被法院予以最大化支持。

當事人對案件的具體要求是什麼,這也是案件能否取得良好結果的一個重要考量因素。有的案子對勝訴和敗訴的理解是不一樣的。即便是敗訴案件,在當事人眼裡也是勝訴。如果當事人一定要保證怎麼樣怎麼樣贏,那律師肯定需要跟他講明。


3

案件的結果,律師說了不算!

打官司就是打證據。

一個案子因為很多因素結果會有不同。

很多當事人委託律師都是認為自己是有理的一方,堅信自己不會輸,可是法庭看得還是證據。為什麼很多當事人以為自己有理卻輸了官司呢?多半是因為證據的效力不夠,舉證不能導致敗訴的後果。

影響一個案件的因素有很多,除了證據以外,訴訟的結果還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證據情況、法官傾向性、審委會意見、訴訟策略、律師的專業水平、國家政策、權力干預等因素。因此,案件的輸贏,均不能片面判斷。

對於訴訟結果,律師只是這裡面的一個因素,並不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律師不掌握最後訴訟的裁決權利。律師的工作就是根據法律將可以維護你權利的所有內容反映出來,提供一個裁決的法律意見,讓訴訟的結果受這種意見的影響,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4

包贏的律師是在為自己考慮,

不包贏的律師是在為當事人考慮!

現實中有的當事人也想找”包贏律師”,也有一些律師為了得到案子收取律師費,往往在案情還不明朗的情況下就輕易作判斷,拍著胸脯許下“包搞定”、“包放人”、“包輕判”的諾言。殊不知,這些“包贏律師”有可能事與願違,令當事人希望越多,失望也越大。

在當事人找律師的這個階段,律師是不可以給當事人做包贏的承諾的,做這個承諾也是不靠譜的。一個案件在當事人的單方面闡述的過程中,並沒有經過法院的審理,並沒有看到對方的證據,不瞭解對方的答辯,是不好做這方面的承諾的。相反,律師在這個階段應該充分揭示這個案件所處的風險。


5

你需要的是好律師,

而不是隨意包贏律師!

如果一個律師輕易的跟當事人承諾一定能贏的話,這不是一個負責任的律師。因為一個案件能不能贏的關鍵是法律事實,是否有證據能證明,還有辦案人員的素質、律師的能力各方面的因素決定的,而不是一句口頭的承諾。這種律師最好不要相信。

律師和律師之間掌握的法條是差不多的,但是因為律師和律師的不同,就可能對案件產生不同的影響。什麼是好律師?

第一,對客觀事實特別是細小環節的掌握;

第二,對客觀事實中最焦點問題的分析;

第三,法院的起訴過程中的據理力爭。

一個好的律師能反映訴訟所涉及到的全面情況,能夠引導當事人趨利避害,能夠讓有利的因素髮揮最大的效用,能夠減少不利因素的影響。這樣就能有更多的機會爭取希望得到的結果。


6

當被問及“能不能包贏”時,

好律師們都是這樣說的:

我會如實的告訴當事人,你這個案子的事實我也不清楚、具體證據有哪些我也不知道、法庭上發生什麼情況我也不清楚,所以我不知道你這個案件能不能贏。

更多的時候我會給當事人分析案件的事實,哪些是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讓當事人自己心裡有數,把這些事情說明白以後,他就能真正的瞭解律師已經真正清楚了案件的事實,讓他感覺到你是在為維護他的合法權益在辦事。所以,真正理性的當事人會接受為他著想的律師。

遇到這樣的當事人要求做出包贏承諾的時候,我會明確的回答他:我不能做出勝敗的承諾,因為這不是我審理,也不是律師能夠左右的,律師只能根據你提供的證據,積極的為你維權去主張你的訴訟請求,最終案件是否能贏,還要看法院調在查取證這個階段,證據情況結合法律規定作出客觀的評價,現在律師所做的任何承諾,不能代表法院的判決結果。

所以,決定聘請一個律師,不是要問輸贏,也不是看律師的承諾,而是要看律師的專業能力、敬業精神、誠實認真的態度。正如英國著名律師巴倫·布拉姆Τ爾所說:“一個聰明的當事人,他會理智地對他的律師說:‘我是要您替我辯護,而不是要您給我作出判決。我知道,怎麼判決,那是審判官們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