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陸喬砧鬱閉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

山西平陸喬砧鬱閉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

1 推行蘋果園間伐改形的原因及現狀

山西省平陸縣自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發展喬砧蘋果至今,多數蘋果園已20餘年,蘋果園鬱閉現象嚴重,光路和風路不暢,樹體營養不足,病蟲害嚴重,特別是蘋果樹腐爛病和蘋果早期落葉病盛行,嚴重影響蘋果樹壽命和花芽質量,導致產量下降,引起果品質量變劣,果園經濟效益明顯下滑,果農種植積極性受挫,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果園的可持續發展,這是其一。其二是蘋果園管理不到位,特別是新技術推廣阻力較大。20世紀八九十年代,平陸縣主要推廣的是喬砧密植栽培模式,90%的蘋果園是按照此栽培模式建立的,喬砧密植栽培控冠和促花結果技術難度大,果農難以掌握。隨著農村勞動力向城市轉移,果園勞動力不足的問題逐漸凸顯,喬砧密植的管理方式已不能適應現代果業發展的要求,新的果樹管理技術的推廣應用,將為果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間伐改形等新技術的推廣能夠有效解決喬砧蘋果樹管理的問題,但由於果農觀念陳舊和認識不足,新技術推廣阻力重重,推廣步伐較慢。“兩改八配套”集成技術的試驗示範,將擬定的示範基地建成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的標準區、高新技術的實驗區、推廣技術的基地區,形成果農學習參觀的陣地、管理技術的示範、品質提升的亮點、效益提高的典範,達到示範基地管理規範、單產增加、品質提升、效益翻番的目標。調整原來的重改形輕間伐管理模式,打破傳統的種植管理觀念,優化間伐改形集成模式,探索出一套適合平陸縣當前蘋果管理新模式,促進果園標準化管理,有效提高果業綜合效益,實現土地與勞動力、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有效結合。

通過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示範推廣,畝產量由原來的1500千克提高到3000千克,畝效益由5000元提高到10000元以上。在提高果農素質和管理水平的同時,促使果園效益大幅升高,同時輻射帶動全縣25萬畝蘋果進行技術革新,使全縣蘋果管理技術提檔升級,達到果業增效、果農增收的目的。

2 喬砧鬱閉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

2.1 核心技術

採用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將蘋果園密度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並通過技術推廣,使果園結構更合理、管理更科學、效益更顯著。

(1)間伐技術。對15年生以上的老蘋果園實行隔行間行或隔株間株的辦法,對於行距小於4米的喬化蘋果園,可進行隔行間伐;對株距小於3米的蘋果園,實施隔株間伐。間伐後,畝留株量控制在30株左右,並對間伐改造傷口進行保護。

(2)改形技術。抓好樹體結構,配置好骨幹枝和結果枝組,使大、小枝組搭配合理、分佈均勻、勢力平衡。改形因樹齡而定,10年生以下采用細長紡錘形或圓柱形;11~15年生樹採用自由紡錘形或改良紡錘形;16~20年生樹採用新改良紡錘形或小冠開心形;20年生以上樹採用開心形。因果園密度而定,行株距4米×3米的以自由紡錘形為主,6米×4米的以新改良紡錘形為主,8米×6米的以小冠開心形為主。

具體做法:①提高主幹高度。疏除過低、過粗的主枝,使主幹2~3年後提高到1.2米左右。②落頭開心,降低樹高。間伐完成後,樹體過高的(大於行距)要逐年進行落頭,降低樹高。③疏枝控冠。疏除過密枝,果園間伐後要疏除過多過粗大枝,將整樹大枝控制在3~5個,一次無法疏枝到位的,要用2~3年完成,以免造成樹勢返旺。對於疏枝造成的傷口,要及時塗抹癒合劑,起到防失水、防裂口、防腐爛的作用。④修剪。冬剪主要以疏為主,主枝枝組配置成單軸延伸,果枝採用中、長枝結果的修剪技術;夏剪主要是疏枝、變向、拉枝軟化等,大型枝組間距要控制在60釐米左右。

2.2 配套技術

通過對間伐改形後果園進行一系列標準化管理,達到高效、高產、高品質的目的。

(1)土肥水管理。首先是深翻改土。深翻要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進行,要結合施有機肥或秸稈還田時進行;其次是果園生草或覆草。果園生草分為果園自然生草或果樹行間種草,果園覆草即採用農作物秸稈或雜草覆蓋果園地面;再次是果樹施肥。增施有機肥,株施20~30千克。應在果樹發芽前後至新梢生長前、幼果膨大期、果實採收後至土壤封凍前3個時期分別灌水1次。灌水量以浸透根系分佈層(40~60釐米)為準。其他時期如果幹旱,可在行間進行小水溝灌,旱地果園可採用穴貯肥水法。

(2)花果精細管理。首先是疏花疏果。要抓好三疏,即“疏花芽、疏花朵、疏幼果”。疏花芽應從冬春季修剪開始,剪去過多的花芽;疏花朵應在花序分離期進行;疏果於開花後10天開始,1個月內完成。其次是人工授粉。待開花時用毛筆或鉛筆的橡皮頭等工具進行點授初開的中心花柱頭,每蘸1次花粉可授5~10朵花,亦可在花期釋放壁蜂,每畝80~100頭,可取代人工授粉。

(3)果實套袋。蘋果早中熟品種(如嘎拉、紅星、涼香等)套雙層紙袋,晚熟品種套雙層紙袋或“膜+紙”雙套袋。蘋果套袋一般最好選用雙層紙袋,膜袋套袋時間為謝花後20天開始,10天內套完;紙袋在花後30天開始,10天內套完。畝套袋12000~15000枚為宜。

(4)病蟲害防治。採用生物、物理和化學防治,按照病蟲害的發展規律,全面使用無殘留、無毒害,對環境安全的礦物源、植物源、生物源等農藥,有效控制病蟲危害;在果園配置頻振式殺蟲燈,懸掛捆綁粘蟲板和擋蟲板,懸掛性誘劑釋放盒和糖醋液瓶,組建機防專業隊,統一時間聯片集中防治。

(5)果園種草覆蓋。首先是種草,有水澆條件的果園可地面種草,一般在行間種草,株間清耕,種植時間選擇秋季最好。生長季節適時給草追肥,並要控制高度,超過30釐米刈割,覆蓋於樹盤下。其次是自然生草,無澆水條件果園可以採取天澇生草、天旱除草的辦法,將自然雜草中過高過大的惡性雜草拔除,留下針葉小草,高度控制在30釐米以下。最後是覆草,果園覆草應在夏季灌水後進行,將麥秸、麥糠、玉米秸、雜草等覆蓋樹盤,覆草厚度25釐米以上,上面壓少量土,以防火災。

(6)鋪設反光膜。鋪設反光膜宜在蘋果著色期進行,在樹下先將地面硬枝、石塊等雜物清除,並在下袋、摘葉等工序完成後,將反光膜沿樹冠的兩邊行展開鋪好,並用瓦片或土壓實,每幅兩邊每間隔1.5米各壓1次,防止颳風捲起。

(7)果實分批採收。套袋蘋果摘葉去袋後,在5天左右正面著色良好的情況轉果。轉果後4~7天就會全紅(鋪反光膜),這時正是套袋蘋果採收最佳時期,應儘快分批採收,對著色均勻一致,著色度85%以上或全紅的蘋果,要紅一批採一批,紅一個採一個,不能一次採摘。

(8)採後處理、貯藏與銷售。蘋果採收後,分級包裝預冷,24小時內要進入冷庫貯存。箱、框堆放在架上,垛與垛、垛與牆都要留一定距離,便於冷空氣流通,防止垛內積熱而引起腐爛。冷庫貯藏的果實,出庫時溫度與外界環境溫度相差較大時,果實會出現結露現象,對銷售不利。

山西平陸喬砧鬱閉蘋果園間伐改形集成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