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必備,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

先聽聽下面這個故事:

五十年代時期有個小夥叫周雨,家裡有一些木匠的工具,但是周雨製作一批桌椅之後,他就停下來,不再製作了,他走出們外,逗小孩玩,曬太陽,和鄉親們聊家常,一蹲就是一整天。

為什麼周雨只製作了一批桌椅就不做了呢?因為:這一批桌椅,已經足夠全家人用一兩年了,以後桌椅,以後再做。

周雨這樣做是吸取了去年得教訓,去年周雨把多製作得一批桌椅,找人借了一頭毛驢、馱到集市上去賣,但是他家有桌椅,別人家也有桌椅,所以不好出手,周雨和他的毛驢馱著那批桌椅,在集市上轉悠了一整天,都賣不出去,最終好歹和別人換了兩匹布,騎著毛驢匯到村裡,周雨已經精疲力盡。又製作又借驢又趕集,折騰死人,最終所得只有兩匹布,周雨顯然虧了。

所以他吸取了教訓:以後製作桌椅夠自家人兩年的椅子就可以了,除此之外再多一張他也不做了。

這天,鄰村臭名遠揚的、唯利是圖的、投機倒把的販子(生意人)二六來了,二六對周雨說:“你家有木匠工具,你閒著也是閒著,這樣中不?我認識(香港)的客商,我有銷路,從今天開始,你儘管製作,我出十元收購你製作的每一批桌椅!”

周雨聽了二六的話,就像打了雞血一樣,一頭就扎進了木匠房,開動鋸子,啪啪啪地製作起新桌椅來,一批,兩批,三批……十幾天後,旺財果然來收購桌椅,然後二六將這些布匹轉售給香港客商。

國民必備,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

周雨掙到了白花花的銀子,她心裡發熱了,於是果斷購置了幾套新的工具,然後僱了幾個窮鄉親幫忙製作,生意越做越大,後來周雨為了進一步提供生產率,她和工匠們一起琢磨,發明了“木匠的電動工具”。

國民必備,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

周雨掙錢之後,決心蓋新房,於是她委託施工隊蓋房,施工隊接到活很高興,新房子很快就蓋好了,施工隊掙錢之後,買了一頭豬,殺豬開葷,養豬戶賣豬掙了錢,也很高興,趕緊購置了幾頭小豬苗,期望今後能賣更多的豬……

於是,周雨所在的這個地方都開始掙錢了,都發家致富起來,地方富了,全社會都富了....

國民必備,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

但這個故事並沒有發生在明朝,為什麼?因為明朝實施了海禁,禁絕對外貿易,馬六甲的客商與旺財聯繫不上、做不成生意,所以在真實的明朝,翠蓮每年只織一匹布,空餘時間都在村裡曬太陽、逗孩子玩、和鄉親聊家常,翠蓮一家也無法旺財致富, 最終是布匹沒有,房子沒有,豬肉也沒有,一家窮,家家窮,全社會都窮。

那麼這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哪裡呢?這個故事實際上發生在英國,所以“電動工具”是英國人發明的,而不是民國時期周雨發明的,工業革命也發生在大英帝國,而沒有發生在我國古代。

順便提一下,在真實的民國時期,二六更可能是文化人,而不是生意人,他整天吟詩作對、夢想有一天能翻身你懂的。民國時期有無數個這樣的二六,所以中GUO的鄉村只能貧窮下去。

在這個財富故事中,二六才是關鍵。周雨生產了大量的桌椅遠銷香港,可功勞最大的不是周雨,而是二六。如果沒有二六,周雨寧願逗孩子曬太陽也不製作桌椅,周雨之所以進房木匠房,是因為二六給她帶來了生意。沒有二六,就沒有桌椅。沒有周雨反而不要緊,因為二六可以很容易找到別的供應商。

國民必備,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

所以,商業的發展可以說推動了整個社會的發展,我們今天吃穿用的商品都是通過商業貿易生產和消費的,可以說商業促進了生產和消費,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需要一些商業意識和商業思維,因為它真的特別重要,想發家致富,那就多看些商業故事,多學一些商業知識。

(互聯網創業2018)是一個創業社群,運用“新媒體+創業社群”的模式讓創業者少走彎路!目前已有3000位創業者成為我們社群VIP合夥人,不想被這個時代淘汰,就來了解一下吧!直接關注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