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大城多小巷。一條條小巷衚衕蘊含著城市最純真的味道,也承載著一代代人最質樸的情愫。街巷是生活的物理空間,也是記憶的存儲空間,更是情感的歸屬空間。走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腳步會不由自主地放慢,三千餘年的歷史古都,讓每條街巷都留下了屬於它自己的獨持印記。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當街巷被私搭亂建、“開牆打洞”、亂停亂放等侵蝕,這份獨特的記憶也便不再那麼清晰。2017年起,北京市啟動核心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和深化文明創建活動,以文明街巷、文明商戶創建為統領,堅持“日巡、周査、月評、季點名”,發揮街巷長、小巷管家作用,動員市民群眾廣泛參與。拆除私搭亂建,封堵“開牆打洞”,治理機動車亂停亂放,粉刷外立面,架空線入地,新增綠化景觀……一系列治理措施重磅出擊。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如今北京的街巷路寬了、淨了,路邊的花草多了,群眾的獲得感提高了。青磚、灰瓦、雕花窗又回到了人們的視野,那份屬於北京人的獨特記憶又重新回來了。近日,首批150條通過市級考核驗收的街巷出爐,一批文明街巷、文明商戶也在發揮著示範引領作用。

大學夾道:蒼老的小衚衕換新顏

片片綠藤從牆內爬到了牆外,在青灰色的古老牆磚映襯下格外明亮,居民的窗臺外面擺放著盆盆綠植,小雨中,撐著傘的姑娘從潔淨的小巷穿過,似是來到了戴望舒的《雨巷》,這裡不是別處,正是景山街道的大學夾道。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大學夾道北起三眼井衚衕,南至沙后街,東與東高房衚衕相通,西鄰景山東街。“之所以叫大學夾道,是因為這條衚衕處在北大二院東牆外,便稱大學堂夾道,也是京師大學堂最初誕生的位置。民國末年稱大學校夾道。1949年後稱大學夾道,1965年將西高房併入,統稱現在的名字。”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前幾年,這裡也曾和北京的其他衚衕一樣,雜亂無章,私搭亂建嚴重。2017年在景山街道的整治下,共封堵“開牆打洞”4處,封堵面積32平方米,拆除違法建設5處,拆違面積136平方米。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大學夾道,這條蒼老的小衚衕如今也換了新顏,“現在住在這裡,才真正是住在古老的北京城,閒雜人員少了,衚衕乾淨了,綠植也多了。”居民們対現在環境無不拍手稱讚。

攝影 | 武輝 楊建國

三眼井衚衕:“釘”出來的衚衕新景

青灰色的磚牆,硃紅的大門、窗欞,新的柏油路面,供人休憩的椅子,簇簇海棠競相開放,片片綠植點綴其中……改造後的三眼井衚衕,少了昔日的喧鬧雜亂,多了份安靜整潔,而且處處透著古老北京城的文化意蘊。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三眼井衚衕清朝屬皇城,乾隆時稱三眼井衚衕,因衚衕內有一口三個井眼的井而得名,衚衕內文化資源、歷史資源豐富,是聯通吉安所與嵩祝寺、智珠寺的重要旅遊路線。

“在整治提升階段,我們動員各方力量,以‘釘釘子’的精神,砥礪奮進、攻堅克難,真正實現了‘拆的徹底、封的乾淨、建的美觀’。”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自2017年5月份開始,景山街道集中組織對三眼井衚衕開展綜合整治。封堵“開牆打洞”、拆除違法建設、低窪院改造、架空線入地等,通過“留白增綠”、建立“口袋公園”等措施,讓三眼井衚衕一下子靚了起來。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在提升過程中,秉承著還原老北京古都風貌的設計理念,建築改造採用傳統風貌的紅窗框、綠窗格,按照老北京傳統的門樓樣式進行重建,通過瓦花、磚花等設計細節,豐富街巷立面。對遮擋磚雕文物的違法建設進行清理整治,使其全景展現出來,凸顯衚衕文化內涵。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在三眼井衚衕的西口,大楊樹的東側,是專門留下的石頭墩子加上後期製作的牆畫和休閒長凳,街道在這裡搭建起了“和巷”議站。居民定期在這裡討論衚衕建設方案、規劃。

攝影 | 陳風檁

“JING彩”西總布衚衕

長754米、寬5米的西總布衚衕筆直地呈東西走向,不僅“顏值高”,而且“有內涵”,擁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經過一年多的環境整治提升,衚衕裡雜亂密佈的架空線全部入地,“開牆打洞”和違法建設不見了蹤影,昔日雜亂的衚衕變成了整潔、高顏值的街巷。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據建國街道辦事處城建科副科長張晶介紹:這裡曾是費正清、李濟深、李宗仁等名人大家的居住地,更坐落著寧郡王府、總理衙門舊址,衚衕西口還曾發生過震驚中外的“克林德事件”。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由於緊鄰協和醫院,前些年西總布衚衕商鋪旅館林立、“開牆打洞”和違建密集、機動車亂停亂放、架空線密佈雜亂,成為地區環境管理建設的“老大難”衚衕。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據張晶介紹:自2017年以來,建國門街道對西總布衚衕及其周邊開展了專項整治行動。目前西總布衚衕共拆除違法建設15處,封堵“開牆打洞”28處,規範廣告牌匾,打擊無照遊商,提升衚衕業態,推行平房區物業管理,專項整治已初見成效。下一步,街道結合西總布衚衕實際通過六個“JING”著力打造“JING彩”西總布,即精——精品衚衕、靜——安靜衚衕、淨——乾淨衚衕、警——安全衚衕、菁——綠色衚衕、京——京味衚衕。

攝影 | 鄧偉 喬健

沙淮后街:還百姓“靜”生活

路邊擺放著一排排月季、蘭花等綠植,以祥雲、書卷為設計元素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欄,幹浄整潔的街道不時有載著遊客的三輪車穿過,這條距離故宮北門只有500米的沙灘后街,恢復了舊時的寧靜與美好。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街道兩旁堆滿私家車,狹窄的街道行人從中混亂穿過,各類雜亂的店鋪聚集,廣告牌隨意搭建,這樣的景象如今只能在沙灘后街昔日的照片中看到。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背街小巷整治以來,胡司裡所有的‘開牆打洞’、違法建設都已封堵和拆除,共封堵‘開牆打洞’61處,封堵面積3239.74平米;拆除違法建設27處、1413.97平米。同時,街道積極回應群眾需求,對臨街商戶進行轉型升級,關注與民生相關的設施建設,建設完成沙灘后街甲2號生活性服務綜合體,進一步完善生活服務圈,方便居民群眾生活,提升居民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景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如今的沙灘后街建立了環境建設長效管理機制,積極推行街巷長管理機制,加大日常環境亂象問題治理,恢復原有老胡同風貌和肌理,還百姓“靜”生活。

攝影 | 武輝 楊建國

王家園35號院:大雜院變身世外桃源

走進王家園35號院,紅磚鋪就的小廣場,灰色的月亮門掩映著一排排大瓦房,屋簷下木色的廊架,房前連通的花池,正值盛夏,一簇簇月季和梔子花爭相綻放。這個地處喧鬧東二環邊的小院,似一處世外桃源般獨立於北京這座繁華的大都市。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就在一年前,這裡都還是個髒亂的大雜院。”東直門街道城市管理部副主任科員楊昆說:“王家園35號院始建於1954年,是個老舊小區,整治前,小區內的設施陳舊,道路破損,上下水管網老化,平房屋頂結構及防水破損嚴重,區域內道路被違法建設嚴重佔用,十分狹窄,同時,較低的出租價格吸引了周邊餐飲企業、小型商業的外地務工人員在此聚集,給在這裡居住的居民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在疏解整治過程中,35號院成為重點。經過半年多宣傳、入戶、徵求居民意見,2017年3月29日,35號院啟動拆違。目前,王家園35號院拆除違法建設5000餘平方米,整治無證無照13處,清理群租房19處,整治地下空間36間。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如今,院裡的瓦淨屋明,下雨不會存水,冬天有了保溫,原來滿院的電線全都入盒,還建起了1100平方米的綠地,成為居民們休閒、納涼的好地方。

青磚、灰瓦、雕花窗……這是不是你的獨特記憶?

“下一步,街道將充分借鑑網格物業化和城市精細化管理的經驗,實現院落環境持續全面優化。”楊昆說。

攝影 | 楊建國

如果說高樓大道是北京的“面子”

那麼背街小巷則是北京的“裡子”

讓城市“有裡有面”

讓生活環境迴歸本源

來源 | 北京日報 首都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

來源 |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