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管理層的各種維穩,很可能都是在借鑑20年前!

1998年是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是美國次貸危機,似乎十年一輪迴,現如今,2018年來了,還是中國傳統的戊戌年(戊戌歷來都有大事發生),

領導們都格外的謹慎小心!因此,年初的中央經濟會議,定調今年的首要任務就是“防風險”,7月召開的年中政治局會議,又重中之重的強調了“六穩”。

進入八月,在美國貿易戰攻擊之下,土耳其金融危機爆發。一時間全球市場風聲鶴唳,中國市場更是草木皆兵,因為中美也在貿易戰,大家都害怕歷史重演,害怕金融危機傳導到中國,害怕股匯雙殺(領導更怕)。因此才有了外匯市場“人民幣即將破7”時的力挽狂瀾,股票市場“大盤瀕臨2638點”時的絕地反擊。

上週五,統領一行三會的金融委,首次召開專題會議,主題就是“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並大篇幅聚焦資本市場。當晚,央行逆週期調節,人民幣暴漲千點;本週一,社保基金加倉,A股全線暴力反彈!

今天,有篇文章回憶20年前的今天,香港股市對抗危機時的驚心動魄,依靠“平準基金”和中央政府這個強大後盾,香港才最終打敗了索羅斯。那段歷史具體是怎樣的,你就會明白:當前管理層的各種維穩手段,很可能都是在以史為鏡!

泰銖當年是怎麼死的?索羅斯們的玩法,就是不停地從泰國銀行借泰銖,然後在外匯市場上換成美元,如此反覆,形成羊群效應後,老也跟著拋泰銖,入美元。最終耗光外儲,放棄固定匯率,導致泰銖一瀉千里。

“以史為鑑”之後,大家都看到了,中國央行的對策是,禁止各大銀行向境外存放人民幣資金,讓空頭沒有人民幣可借;逆週期調節讓人民幣單日暴漲千點,打爆空頭、逆轉貶值預期,並嚴格外匯管制,防止了羊群效應的擴散,人民幣年內破7無望!

港股當年是怎麼贏的?過程很簡單,就一個字,買買買!20年前的8月28日,在香港股市,索羅斯們拼命賣,特區政府拼命買,比的是誰的錢多。最終香港政府動用100多億美元,慘勝。索羅斯虧損約10億美元,敗北。而成功經驗非常簡單,政府要成立平準基金!

……

今天指數走勢波瀾不驚,長陽次日選擇平盤窄幅震盪,但短線情緒急轉直下,高位股慘烈補跌,連板強勢股一片哀嚎。

氛圍突然轉壞,始作俑者是昨天的最高空間板京天利。昨天大長腿巨量四板後,京天利集合競價就被低吸獲利盤砸到水下,資金對4連板後的溢價產生強烈懷疑,從德新交運到京天利,個股高度又從五板降為四板。

而10點半之後伴隨著指數衝高回落,京天利反彈無力殺向跌停,這時已經換手4連板的熙菱信息,被失去耐心的鎖倉資金主動砸盤導致炸板,至此短線情緒全面走壞,春光科技延續近期次新灌頂長陰惡劣走勢,德新交運、利德曼、三毛派神等大幅補跌。

當前管理層的各種維穩,很可能都是在借鑑20年前!

無懼高位票殺跌的腥風血雨,山東礦機硬頂出四連板,高送轉的熱度被延續下去,滬市首家即將除權的中電電機巨量換手二板,疊加填權的5G日內龍頭劍橋科技,今天直接一字溢價。

總的來看,強勢股受氛圍拖累集體補跌,資金主動高低切換避險。今天的首板股中,業績增長概念佔據相當比例,周大生、航天通信等多股漲停,百利科技甚至走出換手二板。此外,機構資金主導的科技類趨勢票,比如中興通訊、中國軟件等,表現都明顯強於指數。

短線氛圍冷熱交替,情緒週期不到兩天就完成“回暖-高潮-衰退”的輪迴,直接原因還是缺錢。僅有的存量資金剛打出賺錢效應,但由於次日獲利盤兌現的拋壓,要明顯超過潛在的買力,這基本註定了熊市裡高潮過後很難持續,有差別的只是氛圍衰減的快慢。

關於後市,昨天一根大陽線,今天有個回調也很正常,總要讓獲利盤喘口氣兒!金融委開會宣示政策底,郭嘉隊主力封堵下跌空間,市場有了安全墊,就一定會有資金進來玩兒。但管理層的目標僅是維穩,並非製造新一輪牛市。因此,指數反彈空間有限,60日線2840位置構成較大壓制,向上突破難度較大。

短線來看,超跌白馬股受到遊資青睞,部分個股已走出趨勢行情(比如中興通訊等),但高位股連板股開始殺人,操作上注意高低切換,關注疊加風口的低位填權,以及每晚公告中業績大幅增長的超跌小票,或者與機構共舞,依照均線系統在趨勢票中高拋低吸。

……

刀鋒剛才看到一個有意思的帖子,說30年前的日本,東京市中心的一套三居室,大概能賣3000萬人民幣。如今30年過去了,當年3000萬的房子現在能賣多少呢?說出來你可能不太相信,標價500萬人民幣都乏人問津!

為什麼日本人工資比我們高,房價卻這麼低,而且銀行利率還超低,他們為何不買房子呢?回答這個問題,你需要首先反問:為什麼中國人工資低,房價那麼高,而且房貸利率超高,中國人還那麼喜歡買房子呢?

其實邏輯是一樣的,30年前的泡沫破裂,讓日本人對房價的迅速下滑充滿恐懼,他們的潛意識中,覺得未來房價還會一直下跌下去,所以不敢買房。

而過去20年中國樓市的持續上漲,也使大部分中國人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房子會一直漲下去(京滬永遠漲),買到就是賺到!

但,真的是這樣麼?李世民曾經曰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是一面鏡子,想要知道未來,最好能多看看過去!不僅金融危機如此,房價也一樣!

關注後私信回覆關鍵詞“診股”,即可實時交流!

當前管理層的各種維穩,很可能都是在借鑑20年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