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別人的批評,該怎麼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

面對別人的批評,該怎麼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每個人的時間都很寶貴,但凡願意把時間花在你身上的人越來越少了,尤其批評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人和事,有幸碰到一定要珍惜。


唐朝的魏徵就是敢於批評的人,而且他批評的可是皇帝唐太宗李世民。

有一次,唐太宗怒氣衝衝地回到後宮對皇后長孫氏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掉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忙問殺誰,太宗說,魏徵常常在朝堂上當眾刁難他,使他下不了臺。皇后聽了,連忙向太宗道喜說,魏徵之所以敢當面直言,是因為陛下乃賢明之君啊。明君有賢臣,歡喜還來不及,怎能妄開殺戒呢。太宗恍然大悟,此後更是"勵精政道",虛心納諫,對魏徵倍加敬重。魏徵也進諫如故,"思竭其用、知無不言",從不畏龍顏之怒。由是,君臣合璧,相得益彰,終於開創了大唐"貞觀之治"的輝煌盛世。魏徵死後,太宗慟哭長嘆,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他還令公卿大臣們把魏徵遺表中的一段話寫在朝笏上,作為座右銘,以魏徵為榜樣,做到"知而即諫"。現實生活中提出批評的人不都是魏徵,敢於接受批評的也不是都是唐太宗,當面對別人的批評時,我們應該怎麼的辦呢? 

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還是有選擇的吸收,最後表示感謝?

我的答案是針對具體人、具體事、再選擇具體什麼樣的方式回應,不可妄下結論。

回顧一下,從小到大批評自己最多的人是誰?是我們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在學校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我們的老師。哪個老師不是希望自己的學生將來有出息?

面對別人的批評,該怎麼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

在工作中批評你最多的是誰?是器重你的老闆,俗話說:強將手下無弱兵,哪個老闆不希望自己的員工,能獨當一面?

以上這些都是對我們負責任的人才會批評我們;

認為我們"孺子可教"的人才會批評我們;

真心待我們的人才會批評我們;

願意操心勞力教我們帶我們幫我們進步的人才會批評我們……


面對批評,我們是應該高興才對,但總有人遇批評就有牴觸,原因有以下四點:

1、 是因為當局者迷旁,我們覺得自己沒錯;

世上很多事情都沒有固定的答案,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這就是蘇軾說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們覺得自己沒錯,是因為有時候看的不夠全面。

當然也有我們看的比較全面,別人看的比較單一的時候,另當別論了。

2、 可能是對方的表達方式傷害了我們的自尊心,讓我們覺著沒面子。

不好的事情發生以後,有時候也知道自己錯了,一方面我們自覺足夠聰明,別人再批評,就覺著別人講的多餘,侮辱了我們的智商,另一方面,我們也已經默默決心下次不再犯類似這樣的錯誤,對方再強調,覺著完全沒必要。藍鵝,關心你的人不是你肚子裡的蟲,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萬一再吃虧或者造成損失呢?

面對別人的批評,該怎麼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

3、 是對方批評的時機不對。

對方批評的時候恰恰是我們心情不好的時候,或者是大庭廣眾之下時候,亦或者對方正在著急上火的氣頭上的時候,說的話過激,做的事過激,讓我們心生反感。

4、 我們自己心胸、修養、見識等等都不夠,做不到:"宰相肚裡能撐船"。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多看書,提高自己認知的寬度和廣度,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

多實踐,虛心跟自己厲害的人請教,學習他人的做人、做事。

當我們下次再遇到別人的批評時,不要急於辯解,耐心的聽完對方的講話,核實他講話的的目的,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如果你排斥別人的批評,就等於關上了自己進步的大門,畢竟隨著年齡的增長,能給你批評的人越來越少了。

面對別人的批評,該怎麼選擇,申辯?沉默?還是怒懟?

如果說上面討論的是有益的批評,其實還有兩種常見的惡意的批評:

第一類是層次低、認知低,眼高手低,自以為是,看誰都不順眼,看什麼事,都想說幾句的人。

這類人往往是心胸狹隘,頭腦簡單,脾氣暴躁、語言粗俗,對別人、對社會充滿了敵意,唯恐天下不亂,對於他的批評或指責,你就一笑而過,是最好的選擇;

第二類是網絡上的水軍,他們眼裡只為付錢人的觀點服務,沒有是非之分。

對於第二類人,直接跳過,有那個攪混水的時間,不如睡會兒覺或者陪陪自己的家人。

衷心感謝每一個曾經或者未來給我們批評建議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