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玄武湖位於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牆,是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也是中國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和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被譽為"金陵明珠",現為國家重點公園、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顓頊與北方七宿的北方之神,於八卦為坎,於五行主水,象徵四象中的老陰,四季中的冬季。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在大約6500~4000年前,玄武湖就已形成,併成為南京人的生活地。而西湖在2000多年前,還只是錢塘江的一部分,由於泥沙淤積,在西湖南北兩山(吳山和寶石山)山麓逐漸形成沙嘴,此後兩沙嘴逐漸靠攏,最終毗連在一起成為沙洲,在沙洲西側形成了一個內湖,即為西湖。玄武湖的歷史比要西湖早很多!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史載東漢建安末年,諸葛亮出使江東路過南京,作出“鐘山龍蟠,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風水評價,玄武湖在六朝時面積比如今大,而且直接與長江相通,湖中可以成為水軍訓練場所。玄武湖是在岩漿侵入體和斷層破碎的軟弱部位,經過風化剝蝕發展而成的湖盆,歷史上的湖面要比現存的廣闊得多。原來只是一塊因斷層作用而形成的沼澤溼地,湖水來自鐘山北麓。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後,曾經五次出巡,其中有兩次路過今南京。公元前210年,傳說秦始皇第五次出巡迴歸,至金陵時,幾個陪同的望氣術士見金陵四周山勢峻秀,地形險要,就對秦始皇說:金陵有天子氣。秦始皇一聽大為不悅,命人開鑿方山,使淮水流貫金陵,把王氣洩散,並將金陵改為秣陵。此時的湖泊更名為秣陵湖,後又因漢時秣陵都尉蔣子文葬地湖畔,孫吳時孫權為避祖父孫鍾名諱,遂名“蔣陵湖”。從公元前221年的先秦到西漢玄武湖分別稱作秣陵湖、蔣陵湖。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三國時吳王孫權引水入宮苑後湖,玄武湖才初具湖泊的形態。因為玄武湖位於燕雀湖和宮城之北,故又名“後湖”或“北湖”。南朝時,玄武湖進入它在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從東晉到梁代,玄武湖先後有過昆明湖、飲馬塘、練湖、習武湖、練武湖等名稱。西晉時郭璞(276年—324年)像存留至今,他是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曾任建平太守。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六朝時,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遊樂之地。出於帝王都“四神佈局”的需要。劉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對玄武湖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疏浚,挖出來的湖泥堆積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島。其中最大的為“蓬萊”,“方丈”,“瀛洲”三島,合稱“三神山”,或許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環洲和櫻洲的前身。傳說劉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兩次出現“黑龍”,因而又稱玄武湖。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設立上林苑,南岸還設立樂遊苑、華林苑。齊大明年間,武帝常半夜出獵,或到鐘山,或到幕府山,上萬宮女嚴裝陪同,天亮時回來剛剛聽到雞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雞鳴埭口繡襦回”之句源出於此,至今武廟閘附近還有雞鳴埭的地名。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隋唐以後,玄武湖隨著都城的北移,逐漸衰落下來。玄武湖曾兩次遭到浩劫,一次發生在隋文帝時,另一次則發生在宋神宗在位時。隋文帝滅了南陳之後,曾下令將南京城夷平,玄武湖就在這個政策下首度消失了兩百多年。隋唐時期,南京的城市地位衰落,玄武湖也被冷落。大書法家顏真卿任升州刺史時,一度改玄武湖為“放生池”。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不少著名詩人如李白、杜牧、韋莊、李商隱等,面對玄武湖地位的滄桑鉅變大發感慨,許多詩句,其中以韋莊的《臺城》:“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最為有名。到南唐時期,玄武湖一度復興,以致南唐大臣馮謐貪戀湖中“名目勝境,掩映如畫”,而向皇帝提出將湖贈給他為私園的請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罷。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宋神宗趙頊時,王安石調任江寧府尹,提出了“廢湖還田”的主張,南京城遇雨成災的惡夢從此揮之不去,一直到了元朝疏浚措施完工之後才稍獲改善。宋熙寧八年(1075年),江寧府尹王安石奏準宋神宗洩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經過元大德五年(1301年)和元至正三年(1343年)的兩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在南京版圖上出現。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明代對鐘山和玄武湖這兩片區域有三個重大影響。一是玄武湖於洪武初年成為貯存全國人口、田畝檔案(時稱“黃冊”)的“黃冊庫”所在,也禁止民眾入內。二是把城牆建到了玄武湖南岸、西岸一側,使玄武湖與主城區及覆舟山、雞籠山之間多了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徹底改變了六朝以來南京城市北部山水相連的視覺景觀,同時也阻斷了玄武湖此前與長江的連通,使玄武湖的水面進一步縮小。三是在鐘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門一座,又在太平門外建“太平堤”(今成為龍蟠路一段),並將玄武湖緊貼鐘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為“中湖”,從而徹底把原先連綿一片的鐘山—玄武湖區域人為分成兩地,改變了此前這一地區千萬年以來的山水格局。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選中玄武湖作為明朝中央政府黃冊的存放地,建後湖黃冊庫(相當於如今的中央檔案館)。玄武湖從此作為一代禁地,與外界隔絕了二百六十多年。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大肆擴張南京城的範圍,玄武湖從此成為南京城東北城牆外的護城河,湖面僅及六朝時期的三分之一,且在中洲(梁洲)建黃冊庫,作為明朝政府貯藏全國戶口賦役總冊的庫房禁地,不允許一般人隨便進入。時人乃有“瀛洲咫尺與去齊,島嶼凌空望欲迷。為貯版圖人罕到,只餘樓閣夕陽低”的諷喻。

明亡之後,清初因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玄武湖為元武湖。康熙、乾隆南巡時均曾來此遊歷並留下詩詞。清同治以後,元武湖有了一些園林建築,其兩江總督曾國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廟,並增建湖心亭、大仙樓、觀音閣、賞荷廳。後清大臣左宗棠還修築了連通孤悽埂與梁洲的長堤,解決了遊元武湖“必自太平門出,令舟而行”的不方便狀況。

1840年以後,隨著西風東漸,面向市民開放的近代“公園”在中國出現,其起源地就在離南京不遠的上海。公益性的“園林”概念進入中國,促使過去封閉和獨佔式的皇家園林、私家園林等向“公園”形態轉變。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時任兩江總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舉辦南洋勸業會,將湖泊闢為“五洲公園”對外開放,為方便中外來賓遊覽,決定在靠近勸業會會場的城牆上開闢城門。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調走,次年繼任總督張人駿負責,因張人駿籍貫河北豐潤,故命名為“豐潤門”。豐潤門(今玄武門)的開闢,是玄武湖的一大轉折點,標誌著玄武湖正式成為近代歷史意義上的公園。後來陸陸續續築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成為南京著名的遊覽區。

民國初期,玄武湖沿襲清代名稱“元武湖公園”併成立了相應的管理處,玄武湖管理處主要職責是管理園區內的綠化,同時兼管全市的園林綠化。湖產則由私人承租,管理處只負責收取租金。每年冬季,承租人出於私利,常竭澤而漁,導致玄武湖淤泥日增,蘆葦叢生。管理處多次派湖警勸阻、制止皆無濟於事。針對此舉,管理處孫紳銘上書省政府,要求發文給予制止。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25年8月7日,江蘇省省長鄭謙簽署佈告,有力地遏制上述現象,保障了玄武湖的湖民利益和水產業的發展。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定都南京。6月1日,成立南京市政府。同年,玄武湖成立“玄武湖管理局”,管理湖內及全市園林綠化。

1928年5月,國民市政府決議成立“布臵玄武湖景委員會”,由原市工務局建設課課長徐策,擔任玄武湖管理局主任,要求把玄武湖建成現代式的“桃花源”。同年6月,市政府撤消了群利公司的玄武湖水產承租權,改由玄武湖管理局經營,徹底杜絕了冬季竭澤而漁的現象,使玄武湖水的深度和清晰度得以恢復。布臵湖景委員會對園區內的建築重新修葺,剷除蔓草,增設路燈,修建水池,添臵座椅,鋪設道路。市政府並令財政部撥款二千元,在老洲(梁洲)建一所花卉溫室,培植名貴花卉。整治後的玄武湖環境面貌煥然一新,使得當時的玄武湖“遊人如織,高樓門道上,冠蓋相望,玄武門邊,途為之塞。”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28年8月19日,玄武湖作為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民國初期,國民政府對玄武湖的建設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社會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1928年9月又改園名為“五洲公園”。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33年,中央電影攝製片廠把風光旖旎的玄武湖作為重要攝影基地,並把歐洲(今櫻洲)、亞洲(今環洲)作為外景地,利用玄武湖獨有的湖光山色,拍攝出當時最新式的有聲電影。1934年4月,重改“五洲公園”為“玄武湖園”,綠地面積進一步擴大,花卉品種增多,一批建築如玄武廳、諾那塔、 凇滬抗戰紀念塔等先後落成。同年12月,該廠第一部紀錄片《農人之春》在玄武湖攝製完成,並參加了比利時國際農村影片展競賽。影片中很多鏡頭都真實地反映了當時湖民的生活狀況,影片播出後,一致獲得評委和觀眾的好評。《農人之春》在本次參賽中名列第三,並獲得優等獎。抗戰期間,該廠還拍攝了許多抗日救亡的宣傳片,為後人研究抗日戰爭史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資料。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36年2月,日本駐華領事從東京購得2500株櫻花,“贈送”給南京市政府。這些標誌著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國花,運抵南京後,遍植於市內各大公園和公共遊覽區,並剷除該地區所有象徵著中國人民百折不撓,威武不屈,具有奮發向上精神的梅花。其中120株分別植於梁洲和翠洲。據戰後園林管理處統計,汪偽時期“植梅地區,不如櫻花面積千分之一。”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37年“蘆溝橋事變”後,抗日戰爭全面爆發。蔣介石政府遷都重慶,汪精衛政權相繼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玄武湖成了汪偽政權接待“友邦”軍政要人的重要場所。侵略者可以肆意在園區內從事一切活動,日軍不顧公園遊人眾多,時常在園內練兵,馳馬縱橫,臵遊人生命於不顧。雖經市園林管理處處長蘇榮軒請求南京防空司令部予以制止,但最終收效不大。侵略者還在玄武門左側修築了一座堡壘,並架設機槍,對過往行人都要搜身檢查。在日軍統治下的南京,汪偽政府一點主權都沒有,就連玄武湖閉閘蓄水,也得與日本特務機關協商。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39年,日軍駐考試院(現市政府大院)部隊,以玄武湖管理處關閘有礙部隊用水為由,強令管理處開閘放水,並於閘旁臵一標牌,禁止關閘。致使玄武湖水日漸枯竭,湖中水產和遊船均受嚴重影響。後經市長高冠吾多次與日本駐軍協商,才同意“每週一、四開閘兩次,以資湖水調節。”1942年11月,日本侵略者厚顏無恥地在翠洲舉辦了“大東亞戰爭博覽會”,宣揚二戰以來的“戰果”,展出了偷襲珍珠港、侵佔緬甸的電動模型。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反擊階段。8月15日,日本帝國主義宣佈無條件投降。1946年5月,蔣介石政府還都南京,玄武湖再次成為國民黨中央政府和南京市政府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市政府並撥款對園區內的建築設施、園林綠化,進行了大規模的整治。拆除了日寇在玄武門修築的堡壘,加寬了翠虹堤至梁洲的道路,並於玄武門至梁洲安裝了50盞路燈。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47年5月,自來水管理處為玄武湖鋪設550米自來水管道,增添了芳橋口和管理處院外兩處水站,基本解決了當時玄武湖的用水問題。同年6月,中央廣播電臺在梁洲和翠洲裝臵了四隻播音器,定時播報新聞和音樂等節目。10月,在梁洲闢建了市內第一所兒童閱覽室,由市婦女委員會派員管理。11月,由教育部投資建造的一座式樣新穎,呈半球型狀的音樂臺在翠洲落成,並配合“首都第一屆菊花大會”投入使用。一系列的環境改造和新增加的設施,使戰後的玄武湖逐步顯得生氣盎然。 隨著玄武湖環境的不斷改善,遊人也日漸增多,達官顯貴來此觀光的車輛節假日已達百輛以上。車輛入園的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47年4月11日,《中央日報》“社會服務版”刊登了一條讀者來信,說:“玄武湖是遊覽勝地,每逢節假日遊人數以萬計。唯公園裡小汽車、吉普車來往擁擠,遊客不勝躲避之煩。公園可容汽車任意馳奔,在世界上恐以五洲公園為唯一例外。請有關當局明令禁止。”同年9月,在市政府舉行的參議會中,又通過了董育華、吳鳳鳴等人的提案:“所有汽、馬、人力各車一律不準出城(玄武湖屬城外),以清湖上空氣。” 針對上述情況,市政府飭令園林管理處,在湖畔以灰線劃出停車範圍,不容許車輛駛入公園。同時,市園林管理處也加強了對公園內部的管理,要求職工“潔身自愛,以為他人表率,不得有敗德毀紀情事。”園區內不允許使用自行車,違章者,駐衛園警將予阻止,並報請園林管理處,給予處罰。嚴格的管理條例,使得公園的環境井然有序,遊人入園便有了安全感,再也不為橫衝直闖的汽車而提心吊膽。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民國期間,玄武湖一直免費供遊人遊覽,除舉辦展覽會、遊藝會、音樂會等,方可酌情收取入場費。由於嚴禁車輛入園,來此遊覽的人數明顯增加。僅1948年1~5月,平均每日入園遊客約2000人,其中人數最多的一天是4月4日星期天,當天遊客量為89470人。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5月7日,人民政府接管人員進駐玄武湖。在接管人員的指導下,玄武湖工作人員發動湖民,對園區內的一切設施、綠化進行調查、登記、更新,短期內使玄武湖煥發出青春的活力。在新中國的陽光沐浴下,玄武湖遂成為金陵山水佳麗地,成了載譽遐邇的“金陵明珠”。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南京人民政府對玄武湖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改造。1951年開始浚湖工程,1952年起分批分期遷出各洲湖民240戶。在此基礎上,進行整體的設計,因地制宜地強調和突出了玄武湖的自然景觀,如結合浚湖棄土,拓寬翠虹堤,擴大菱洲,建翠洲舞臺、櫻洲長廊,以不同花木植被形成各洲特色,等等。奠定了玄武湖此後四十年間的發展框架。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十年內亂,玄武湖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均遭到空前的破壞。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玄武湖逐漸恢復了勃勃生機,新建了梁洲盆景園、觀魚池、武廟閘等景點,櫻洲栽植了大片櫻花,菊花品種恢復到600多種;道路、橋樑進行了修繕;白苑、清真餐館擴建和改造完工,遊覽項目增多。據統計,1986年日均遊人14,575人,全年遊客達到532萬人次,創歷史最高記錄。2010年10月1日起,玄武湖公園免費開放。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西湖三面環山,面積約6.39平方千米,東西寬約2.8千米,南北長約3.2千米,繞湖一週近15公里。湖中被孤山、白堤、蘇堤、楊公堤分隔,按面積大小分別為外西湖、西里湖、北里湖、小南湖及嶽湖等五片水面,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三個小島鼎立於外西湖湖心,夕照山的雷峰塔與寶石山的保俶塔隔湖相映,由此形成了“一山、二塔、三島、三堤、五湖”的基本格局。杭州西湖有十景,玄武區也有十景,你知道嗎?

玄武湖的歷史文化底蘊不遜西湖,難道只差一個傳奇故事?!

玄武湖湖岸呈菱形,周長約15公里,佔地面積5。02平方千米,原湖更廣,古代時周長為40裡。玄武湖方圓近五里,分作環洲、櫻洲、菱洲、梁洲、翠洲五洲,洲洲堤橋相通,渾然一體,處處有山有水。玄武湖的故事說不完!底蘊如此深厚,玄武湖亮出家底,能名氣能越西湖嗎?難道差的只有一個神話故事?!(關注微信公眾號:NJHFHHH ,在旅行中感觸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