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嫁給中國漢子的外國媳婦,生活豐衣足食再不願回到祖國


來自蒙古的琪琪格和9歲的兒子小貢,搭在丈夫賀希格的雙臂上。他們於2001年在烏蘭巴托的一所大學相識,2003年結婚。如今,他們在中國安家,並經營一家蒙貨店。琪琪格說,她在意男人踏實、有才華,中國小夥小賀對婚姻生活的負責態度,讓她有安全感。

一項調查顯示,在蒙古國,每年60%—80%的大學畢業生是女性。女性是家庭主要的經濟支柱,所以她們看不起本國的男性,更欣賞外國男性尤其是中國。

琪琪格也不在乎中國“數萬彩禮、男方有房”的“標配”條件。今年是她與中國掌故生活的第10個年頭,夫妻倆才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子。

圖為琪琪格在自己的蒙貨店內招待顧。為了能讓琪琪格過上更好的生活,他丈夫帶著她來到中國謀生。很快妻子就適應了新環境,一家人其樂融融。

這是琪琪格和兒子的合影。在中國安家後,一家人的生活從零基礎開始發展,現在全家人豐衣足食,生活美滿。而琪琪格也從未提過回祖國的事情。

同樣的文化碰撞也發生在小張蒙古國姑娘圖雅身上。2006年,小張去到蒙古國做中餐廚師,他和同在飯店打工的圖雅相識相戀,於2010年一起回國結婚,2011年兒子出生。如今他們在中國經營一家中餐館,生活富足。

圖雅來中國兩年,說不出一句完整的漢語,沒找到工作,也沒有什麼朋友,整天呆在家裡,她的生活以兒子阿德勒為中心。圖雅的蒙古哥哥為孩子取名“王英雄”,希望孩子像成吉思汗一樣的英雄。

媽媽圖雅總是讓他光著身子玩耍,增強孩子體質。但圖雅有時不得不對習俗做一些妥協。不久前,阿德勒向她抗議,“我要穿上褲子,門外的小朋友笑話我光著屁股。”

圖雅和丈夫、婆婆在廚房裡忙碌。圖雅看中了中國老公的踏實與傳統。圖雅會使用簡單的漢語和公公婆婆溝通,這樣一家人也親近了不少。

圖雅高達1米75,曾經在學校還是女子籃球隊隊員。如今來到中國後,她成為全職太太,不需要外出工作,只需要在家照顧孩子,生活上可以說是衣食無憂。如今圖雅感到無聊了便去家附近籃球場打打籃球。她表示生活在中國很幸福,與家人偶爾通過電話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