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2017年中國高淨值人群總體規模預計達到197萬人,總體可投資資產規模為65萬億。近年來,我國金融機構資管業務快速發展,規模不斷攀升,截至2017年末,不考慮交叉持有因素總規模已達百萬億元,然而其龐大體量的背後也帶來了亂象叢生的現狀,出現了P2P頻繁暴雷、自融倒臺等惡性事件。

中國資管行業正在經歷著“刮骨療毒”的關鍵時期,高淨值投資人自主學習理財知識的理念和需求也日益增強,亂象之中,如何鑑別理財公司和產品?又如何在危機中求勝?應廣大高淨值投資人需求,8月25日,《今日財富》雜誌社和連界資本在上海聯合主辦了2018-08投資者教育講座。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圖1:2018-08投資者教育講座現場

“理性投資,渴求把關後的前沿信息”

今年4月,資管新規頒佈以來給資管行業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和變革,金融亂象正處於逐漸肅清的大趨勢之下。然而如何把握危險中的機遇?市場信息紛雜,高淨值投資人表示希望能有專業人士和途徑幫他們,讓他們從觀望走向把握機會,真正實現理性投資。

對此,華設財富劉硯從“是否充分打開自己”“是否有抵禦風險的商業模式”“是否有核心資產”三個維度對當下市場環境下如何鑑別和選擇優質的理財公司以及如何去挑選優質的資產作了深入淺出的解讀,其藉助阜興、意隆等熱點事例為高淨值投資人講解了目前市場上財富管理公司常見的商業模式,及其背後風險。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圖二:華設財富劉硯

針對現場投資人所關心的如何識別P2P平臺的問題,劉硯講到,“第一個要去分析他的資產端是在線上還是下線,建議大家要去規避所謂資產端在線下的P2P平臺;第二個就是分析資金在線上和線下的區別,大家需要更多的去關心,資金端和資產端錯配的問題。”講座休息間歇,很多P2P投資人與劉硯進行了個性化的諮詢和交流。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圖三:講座交流現場

“市場很亂,急需專業知識保駕護航”

P2P跑路、自融平臺突然崩塌等負面事件給整個金融市場都造成了比較大的影響,面對紛亂的市場,有些投資人表示自己所投的公司兌付久久延遲,交流無果,他比任何時候都更希望提升自己投資能力,用專業知識為自己的投資保駕護航。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認真記筆記的投資者

針對高淨值投資人的需求,劉硯為大家普及了市場上常見的三種財富管理公司:P2P、自融、代銷。“我認為,投資一定要老老實實的待在自己的能力圈裡。自融型的公司有個比較典型的特徵,他的資金募集量是遠遠大於他的管理能力的。

其次,她以成熟型私募管理公司為例,從專業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了“一定要有一個核心的商業模式”才可以有效抵禦風險。一位在南京做木材生意的投資人表示,聽過分析後,自己不僅從理論上學習了資管行業前沿的內部知識,而且在實際操作上,更加清晰地明白自己如何在理財師的協助下,更好地判斷和選擇優質的理財公司和產品,很受益。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圖四:高淨值投資人做筆記

“精力有限,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開源節流這一思想最早由春秋時期思想家孔丘提出,他認為治國之道在於安民,民貧則怨,民富則安。如今,隨著物資生活的豐富,節流不只是在個人財務危機的時候才去做的事情,越來越多的高淨值投資人在判別產品理性投資的同時也更加重視個人稅務風險防範和稅務籌劃。

針對當下范冰冰,王健林等熱點事件,首善稅務師事務所副總宗韋結合高淨值人群的個人生活,為大家普及了目前我國徵收的稅種類型及其內涵,闡述了“金三”系統及其發展歷程。對於投資人對其所講“金稅三期風控措施”方面的提問,宗韋和大家做了詳細解答和交流。

投教活動|頻繁暴雷,私人投資者如何鑑別理財產品?

圖五:首善稅務師事務所副總宗韋

值得關注的是,宗偉針對高淨值投資人不同的職業情況講解了高淨值個人常見稅收籌劃點,並從原則、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實施要求四個方面,結合“融創收購萬達文旅項目”等生動案例,對高淨值稅務籌劃做了專業知識的交流和分享。一位迴歸家庭的寶媽投資人對記者說,“通過講解,我對稅務方面的專業知識有了基本的認識和理解,也讓我在節省自己有限精力的同時,更清楚怎樣將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