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據說肉食品行業流傳這麼一句話:中國羊肉看內蒙,內蒙羊肉看錫盟。這裡的“羊肉”主要是指綿羊肉。不僅是行業內部,國家也非常認可錫林郭勒羊肉。錫林郭勒羊肉先是在第十五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上入選“2017年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隨後其主產區又於去年年底被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等九部門認定為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錫林郭勒的羊肉為什麼這麼好吃?來看看它們的“吃住行”吧!

錫林郭勒的羊吃的是中草藥,錫林郭勒大草原上的地表植被豐富,有沙蔥、甘草、柴胡等將近700多種草藥及豆科植物,這也是錫林郭勒羊肉好吃的關鍵因素。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錫林郭勒的羊喝的是天然泉水,錫林郭勒草原上的河流清澈如鏡,到處都是天然的泉水和雨水,喝著這樣的水,羊身體倍棒!

錫林郭勒的羊住的是廣袤無垠的遼闊草場,吃飽喝足的羊兒們,稍作休息後,起來健個身,如風一樣撒歡在草原上,寬廣的草原任它們奔跑,這樣的羊肉脂肪均衡,吃起來味道更加鮮美!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正是錫林郭勒羊與眾不同的“吃住行”,讓其肉怎麼吃都很鮮美:煮著吃,體會最直接的味道,有著可以接受的微微羶味,肥瘦相間,來一口,滿嘴肉的香味;涮著吃,色澤鮮紅的羊肉卷,看起來非常鮮美,蘸料與羊肉的香味輪番衝擊著我們的味蕾;烤著吃,是無數人夏日裡的最愛,豐富了城市的夜生活;燉著吃,將羊肉的油香融入綿柔的土豆中,這也是很多錫林郭勒當地人喜歡的吃法。

錫林郭勒羊肉主要包括烏冉克羊肉、烏珠穆沁羊肉、蘇尼特羊肉、察哈爾羊肉幾大品種,它們也是各有特色。

烏冉克羊肉:烏冉克羊有著喀爾喀蒙古羊血統,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阿巴嘎旗北部的吉爾嘎朗圖、巴音圖嘎、伊和高勒和額爾敦高畢蘇木。2009年10月,農業部發布公告,正式將烏冉克羊列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烏冉克羊是偏瘦肉型肉羊品種,是內蒙古綿羊品種中一個寶貴資源。今後如果進行系統選育提高,並改善其飼養管理條件,必將能發揮更大的生產潛力。烏冉克羊生長髮育快,在不加任何飼料的前提下,依賴天然草場放牧當年可以出欄上市。烏冉克羊每天沐浴陽光、活動充足、吃天然牧草,所以羊肥肉美、口感上佳。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烏珠穆沁羊肉:烏珠穆沁羊產於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部烏珠穆沁草原,故以此得名。主要分佈在東烏珠穆沁旗和西烏珠穆沁旗,以及毗鄰的錫林浩特市、阿巴嗄旗部分地區。烏珠穆沁羊屬肉脂兼用短脂尾粗毛羊,以體大、尾大、肉脂多、羔羊生產發育快而著稱。烏珠穆沁羊是在當地特定的自然氣候和生產方式下,經過長期的自然和人工選擇而逐漸育成的。烏珠穆沁羊終年野外放牧,不能圈養,只是在雪大不能放牧時稍加補草。這些“野羊”隨心所欲地遊走,扒雪吃草,因此從體格到肉質,都出類拔萃。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蘇尼特羊肉:2007年,“蘇尼特羊”正式被列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這是內蒙古自治區也是我國同類產品中首個地理標誌保護產品。2010年,其又被列入國家優良畜種名錄和國家畜禽遺傳資源保護名錄。蘇尼特羊肉鮮嫩多汁,無羶味,肉層厚實又緊湊,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間脂肪分佈均勻,富有人體所需各種氨基酸和脂肪酸,容易消化,是涮羊肉的最佳原料,深受國內外用戶的熱烈歡迎。因經常採食叢生禾科和蔥類牧草,使得羊肉肉質細嫩,味美多汁,高蛋白、低脂肪、無羶味,歷來是北京東來順飯莊羊肉之上等原料。據專家測定,蘇尼特羊肉中,人體所必需的幾種主要氨基酸含量,明顯高於其他羊肉。蘇尼特綿羊肉,曾是元、明、清朝皇宮供品,也是北京“東來順”涮羊肉館專用羊肉。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察哈爾羊肉:察哈爾羊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經過廣大畜牧科技人員和牧民的不懈努力,運用雜交育種的方法,以內蒙古細毛羊為母本,德國肉用美利奴羊為父本,通過雜交育種、橫交固定和選育提高的方式,培育而成的一個體型外貌與細毛羊基本一致、抗逆性強、肉用性能良好、繁殖率高、遺傳性能穩定的優質肉毛兼用羊新品種。有專家評定,“察哈爾羊肉”具有“羔羊肉肉色鮮紅,脂肪呈乳白色,肌纖維細,有大理石花紋,熟肉口感細嫩,無羶味”的特點, 是低脂肪高蛋白健康食品。

錫林郭勒羊肉:綿羊肉的標杆

羊肉蛋白質含量較多,脂肪含量較少。維生素B1、B2、B6以及鐵、鋅、硒的含量頗為豐富,容易消化吸收,多吃羊肉有助於提高身體免疫力。有著不一樣“吃住行”的錫林郭勒羊肉營養價值自然更是少不了。對於這樣一個有營養的美味,還不抓緊品嚐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