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導讀:市場一舉攻破3300點,交易量放大,市場情緒復甦。後市如何選擇投資標地,各板塊股票趨勢如何理解?

黃:大家好!我是黃進,下半年市場震盪頻率提升,本週指數再度逼近3300點,後市走勢會如何?有請安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張德良和我們傾傾。

黃:您好!德良兄。

張:您好!主持人。

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黃:週期股近期受到監管的高度關注,交易所調整了多隻商品期貨品種的手續費,中鋼協也對相關的品種跟環保的關係明確,上交所發表言論,上半年抑制了週期股的炒作,這也令市場有所擔心。最近週期股的震盪比較激烈,應該如何去研判後市的走向?

張:產品的價格跟股票的關係不是劃等於號。事實上,股價定位是虛擬經濟,資本市場的定價,是對未來現金流的貼現。作為一家公司,是在未來3到5年,假定他的增長與盈利數量,貼現到今天能賺多少錢去定價格。商品的價格過去5到8年都是跌的,大部分的週期行業都是虧損的,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開始大幅上漲。從中期報表來看,增長的速度非常驚人,因為去年基數特別低,中報的統計截止到6月30號,還有很多產品是7月份開始猛烈上漲的,比如稀土。

市場就有兩種爭論,一是認為這樣的上漲是短期的,和過往一樣閃電式的,漲了一下又跌回去。如果是這樣,任何股價的定位都是無效的,股價的定位是對未來賺到的錢的貼現,如果只是一兩個月的錢,那股價完全不能漲,要重新回調。

行業研究的很多分析師、研究員認為,這次有一定的趨勢性。從過去七八年的市場化去產能,到這兩年通過法制化、環保法的實施,讓產能有效的抑制,未來產能看不到有大規模擴大的條件,供給角度來說,目前會保持穩定的狀態。而很有有色金屬和化工品,他的需求是剛性的,假定未來經濟不復蘇,他的整個供給也是平衡的。所以他的盈利會維持很長的時間,看好股價的未來。

現在究竟怎麼看?站在管理層角度來說,不希望造成社會恐慌的心理,不要因為供給側改革、環保風暴就認為價格會沒有理性的一路上漲。股價技術層面上,短時間內漲幅還是比較快,偏離了正常的指數,市場有一個適應過程;例如用60天均線來看,現在的稀土、率、煤炭鋼鐵等等,他的股價一旦偏離中期均線以後,他就有一個迴盪的過程。

不管是前面的消費品、金融股、還是指數,到週期品化工,大部分股票很少有單邊偏離中期均線的走勢,一旦向上偏離很遠的時候,就會回到均線附近穩定下來,慢慢向上。近期週期品大體是這個格局,會對中期均線做回撤,回撤之後構建一箇中期的上漲趨勢。最近的機會來了,那些股票已經在60天均線附近呢?就兩類,一是前段時間已經有啟動或反轉的,比如說消費品大金融,另一類是重組或小市值的成長股,前段時間沒漲過的,從底部開始崛起,最近在60天附近橫盤。這兩類股票是比較活躍的對象,接下來大的基本面一直在變化,但和股價的變化不是直接劃等號,有資金錯位,偏離中期均線的會回來,現在正在附近穩住的就有機會上漲。

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黃:近期“限酒令”似乎影響到一線藍籌股的,最近出現在貴州茅臺的老家貴州規定公務活限酒。出現這種情況會不會影響貴州茅臺,當年公佈八項規定的時候,貴州茅臺回調了20%。

張:政府部門或說公務員就不應該喝這麼高檔的酒。現在的情況是,從2013之後,茅臺重新回到原來的歷史最高峰,現在的消費群體已經轉移到中層階級消費。消費群體改變,禁酒令就不存在什麼影響了。

黃:最近一週中國平安創了反彈新高,上漲勢頭帶領整個金融板塊。但除了中國平安,平安銀行幾家和四大行,其他總體表現回調明顯,例如光大銀行,大金融板塊是不是隻能關注強勢那幾家?

張:因為現在市場是極端理性的。為什麼中國平安率先創新高,因為他的盈利狀況在保險股中是獨樹一幟的,估值上也最便宜,這和他背後的盈利穩定性直接掛鉤。第二個是中國太保,第三是中華人壽,這和估值排序是完全一樣的。

銀行最強的是招商銀行,已經越過了歷史最高位,維持了一個多月,然後是四大行。商業銀行裡面,寧波銀行、南京銀行還有平安銀行,這些都是和他的估值、大股東、整個進展有關係。現在大金融還沒有到炒概念、炒群體或資金推動的時候,是典型的尋找價值驅動的群體。

為什麼券商板塊一路不漲呢?因為現在券商板塊沒有催化劑,如果說現在大牛市來了,兩融規模會狂飆,那對券商當然是好處。現在對券商盈利狀況最大的是兩塊,一是新股發行、投行業務,第二個是兩融信用交易業務,基本的交易佣金已經非常低,兩融不上去,純粹交易量上來,對於券商的業績不會有太大的支撐。現在券商的盈利狀況是趨於穩定的,也不會更壞了,整體上沒有催化劑的情況下能夠保持穩定。

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黃:在顏值好的行業中,還要看個股本身的顏值。國際新興產業方面,無論是騰訊、阿里巴巴,還有特斯拉引起的新能源板塊繼續走強,在創業板指數回調的過程當中,新興產業會怎麼發展,還是繼續炒作新能源汽車相關的上下游品種,還需不需要有其他新興成長的主線?

張:現在已經形成產業鏈的,最明確的是電動車產業鏈,對應的股票價值先上了一個臺階,短期彈性開始下降,長期趨勢沒有問題。第二個產業化的是智能製造,不僅僅是人工智能,涉及到物聯網、人工智能一系列的技術綜合運用於傳統制造業的改造,人工製造也是“中國製造2025”重要的突破口。這個產業鏈比較大,核心技術還是在上游,產業包括工業機器人、控制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的運用。最近炒作的是平臺型公司,科大訊飛到相關行業平臺公司,最近非常活躍,涉及到未來中游製造業,行情能不能轉向系統性上漲的核心變量。

市場熱度如果轉到中游製造業,會影響到全範圍經濟是否復甦的問題,傳統制造一旦盈利上出現明確拐點,對市場影響是巨大的。這個領域可以先關注人工智能的平臺型公司,然後觀察具體的製造也本體。除了科大訊飛,還有一箇中科信息,他是中科院成都計算機研究所改制而來,有技術實力,發行市盈率是22.99倍;最近十幾個漲停,雖說漲得很猛,但其實也不怎麼樣,因為現在IPO的定價很畸形,市盈率發行大概都是在二三十倍市盈率水平,也不管股本規模和成長預期其他信息。

軟件信息類的股票,開始出現明確的預期,創業板中這類型的公司相當多,經過七年以來連續兩到三輪的調整之後,最近又一批股票在慢慢的底部構築當中,中長期是可以適度關注中間的優秀股票的。

黃:現在國企改革,中國聯通在兩個漲停板之後,週四跌的蠻兇的,這應該怎麼解讀?

張:中國聯通的改革對二線市場的估值不影響,變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時間。現在聯通不便宜了,震盪是很正常的。其他的國有企業改革,其他的混改,看上去很美妙,但是信心不強的時候同樣會跌得一塌糊塗,因為缺乏根基和盈利支持,只能等市場情緒的炒作。

張德良:市場熱度提升,選股權衡更需冷靜!

黃:現在3300能不能突破視乎意義不太大,滬深300和上證50比較渠道前期高位,反觀上證50,每到3300點又會回調,為什麼會這樣呢?

張:技術層面上分析,第三次應該是要突破的,如果不突破跌回去是很嚴重的。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三次之後就沒有勢頭的。最近要關注3150以上是否獲得支持,這是悲觀看法。甚至3250都不能在跌穿了,在跌穿的話情緒上會一邊倒,特別要小心,下週開始要特別關心指數,上證50、滬深300和上證指數。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回撤猛烈就要逃跑。穩定下來就沒問題,但不等於突破3300就可以大舉加倉。

黃:時間關係,謝謝德良兄,我們下次再聊。

《投資良言》FM95.3播出時間:

星期六:13:30-14:30;

星期日:09:30-10:00。


主持與嘉賓

黃進:廣東廣播電視臺股市廣播《霄傲江湖》、《投資良言》等財經節目主持,暨南大學金融學院研究生,15年財經節目主持經驗,曾經擔任新浪網、和訊網等著名財經網站、多家電視臺財經節目主持;《信息時報》、《投資快報》財經專欄作者。曾經獲得廣東電臺十佳主持人、十佳青年稱號,撰寫的文章和採訪多次獲得中國廣播電視學會“證券類節目”大獎。

張德良:安信證券首席投資顧問,多來年秉持堅持客觀、誠信、公正的服務理念,投資教育與投資者服務長期保持高質量、高水平。深受全國各地投資者的喜愛與信賴。獲《投資快報》“十年最受讀者歡迎的專欄作者”,譽為“十年股評常青樹”。


財經範:有範的中國財經新媒體;有範的股市先鋒每日股海觀風掌舵;有範的財經大咖於宏觀大潮漉沙得金。財經就這麼有範!

免責聲明:文章僅代表本頭條號喜好和見解,全部僅供欣賞和參考,不作為任何具體投資買賣依據,市場風險自擔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