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周兩次碰壁,老美已指望不上

以色列近期在俄羅斯的斡旋下突然做出讓步,允許敘利亞政府軍在西南部的德拉省、蘇偉達省和庫奈特拉省開展軍事行動。但是前提條件是,伊朗及其支持的民兵和準軍事部隊不得參與,並且要按照協議撤離到距離戈蘭高地以東64公里範圍以外。為了確保收復德拉、蘇偉達和庫奈特拉的恐叛武裝控制區,俄敘伊同時做出讓步。目前在上述地區備戰的都是敘利亞政府軍主力。

以色列一週兩次碰壁,老美已指望不上

此前以色列要求從戈蘭高地向敘利亞大馬士革方向劃出30公里的軍事緩衝區,以阻止伊朗在敘軍事實力對以色列的抵近威脅。以色列軍方稱,在距離大馬士革西南十幾公里的地方,伊朗構建了軍事基地並可能部署極具威脅的彈道導彈。另外伊朗還在敘利亞的T4機場部署了戰略力量。為此,上述目標多次遭到以色列空軍和美聯軍的導彈打擊。

以色列一週兩次碰壁,老美已指望不上

眾所周知,以色列是美國在中東戰略版圖中的最重要盟友,而伊朗則是美以和沙特為首的阿拉伯國家的共同戰略對手。可以說,以色列要對付伊朗本來是有一手好牌的。然而近期美以哥倆的急功近利表現卻適得其反。老美“冒天下之大不韙”為耶路撒冷確權,將使館遷移至耶路撒冷又引發巴以大規模衝突和人道主義災難。分析指出,以色列正在“盟友(美國)的幫助下”把自己推向孤立境地。

如果說巴以問題是歷史和未來的長期難題的話,那麼伊核問題則是迫在眉睫的。以色列希望藉助伊核問題轉移外部視線,並把孤立的帽子戴在伊朗的頭上。但目前為止,除了美國這個鐵桿盟友退已經堅定出伊核協議外,以色列得到的都是令其失望的消息。伊核協議其他簽約國都支持伊朗繼續留在2015版伊核協議內,並稱該協議是不可替代的。

以色列一週兩次碰壁,老美已指望不上

而對以色列來說,對伊朗的強硬軍事威脅宣傳現在也吹不出去了。五月末至今的一週多時間內,以色列接連碰壁,搞了自己兩鼻子灰。首先是老美國內對特朗普和以色列“對伊強硬戰略的”反彈。美國眾儀院剛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有一修正案要求對伊朗動武必須國會授權。而目前對敘利亞動武不需授權,總統和軍方可自行作出武力打擊的決定。可見美國內朝野政客對特朗普可能對伊朗開戰的警惕態度。以色列想攛掇老美軍事打擊伊朗是指望不上了。

以色列一週兩次碰壁,老美已指望不上

而在內塔尼亞胡近日遍訪歐洲大國積極遊說他們退出伊核協議的時候,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6月2日在接受德國《明鏡》週刊採訪時表示,如果伊朗攻擊以色列,北約不會給予以色列軍事援助。他還強調稱“以色列只是北約的夥伴國,而不是成員國。北約第五條(集體防禦條款)的安全保證不適用於以色列。北約以前和現在都沒有參與中東和平進程或該地區的軍事對抗,這不是我們的任務。”北約這個表態雖按章辦事並無不妥,但在美歐關於伊核協議出現嚴重分歧的時候,明顯有打壓以色列偏向伊朗的意味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