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原名:周至人,你不知道的周,興劃界之事

早晨的農付產品集市上,見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者,用手中的鐵扛杆推著鐵碾在碾槽內粉碎辣麵子,手一上一下有節奏的推動,發出叮咣的聲音,我好奇的湊了上去,問道,你把腳蹬改成手推,可是省力不少。“辣麵子多錢一斤?”“兩攪的十三塊,咱興平桑鎮的,貨真價實不哄人”。我說,“不會摻苞谷面連紅磚未子吧?”“不會,不會,你昨知這臭事?”我說“我是終南人”,他說“過了龍過村已前富仁是興平的,過河走親常去終南上集,如個歸周至了,我還要走親戚,打斷骨頭連著筋,周至富仁跟艾興平永遠是一家人”...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過去周至很多史書和民間相傳都認為一一週至與武功,興平自古以來都以渭河為界,這種記法和說法似有不妥,根據不足。據清光緒年間周至縣令左一芬編的《周至縣鄉土志》手抄本記載,周至縣境出北門二里半與武功以清水河為界。據興平縣誌記載,清乾隆元年(1735年),興平縣南境至周至界35裡之馬村,唐以前縣境在渭河南北,南為周至。宋代南為終南縣,元以後無大變化。又據民國二十二年《興平縣地圖》可見,興平南界在清水河,黑河,至澇河口一線。渭河南有十六個小鄉,河上有十二個渡口與北岸相連,這足以證明建國前至一九五八年八月三十一日前,今富仁地區和劃入戶縣的宋灘地區是興平縣轄地。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據中華民國二十一年《興平縣平面圖》記載,興平縣在渭河南共有十六個鄉。從西到東依次是:一一屈石鄉,永流鄉,龍過鄉,吳新鄉,原寬寺鄉,石崖梁鄉,清寺鄉,下灘鄉,馬西新鄉,永安鄉,宋家鄉,張家鄉,譚賈鄉,保安鄉,曹家鄉,楊家鄉。以上十六鄉分佈於清水河,黑河與渭河之間及澇河北岸。西由亂石窯村起,東至澇河入渭口的東馬廠營。東西長四十餘里,南北寬5一10裡不等,十六個鄉分屬於興平縣渭河北岸的第二區,第三區和第四區管轄。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一九五八年八月三十一日,按省政府發文,將興平縣渭河南十六個鄉劃歸周至,便於群眾生產,生活,免渡渭奔波之苦。這十六個鄉各鄉所轄村莊如下!

一,屈石鄉,(亂石窯,胡家灘,屈家灘),通撟上渡口。

二,永流鄉。(桑家灘,永流坊,廂白旗馬廠,桑新灘),通永流渡口。

三,龍過鄉。(建坊灘,龍過村灘,正白旗馬廠),通龍過村渡口。廂白旗,正白旗為清代八旗軍名,是駐軍屯墾之意,馬廠之名。

四,吳新鄉。(吳爾村灘,丁家堡灘,下新莊灘),通吳爾村渡口。

五,原寬寺鄉。(原村灘,寬仁坊灘,郭公寺灘),通吳爾渡口和羊耳渡口。

六,石崖梁鄉。(梁家灘,石馬村灘,北張灘,廂黃旗馬廠),通羊耳渡口。

七,清寺鄉。(清化梁灘,寺背後灘,牙道灘),通清化渡口。

八,下灘鄉。(李家灘,武i家寨灘,馬守灘,二十二石(擔)灘),通清化渡口。

九,馬西新鄉。(馬家灘,王家灘,西河口灘),通張家寨渡口。

十,宋家鄉。(宋灘村),有流水河,通羊村渡和張寨渡口。

十一,張家鄉,(張寨村灘),渡口同上。

十二,譚家鄉,(賈家灘,譚家灘,境內有雙喜河),通羊村渡口。

十三,永安鄉,(南,北灘,張家寨灘,範張灘,新渡灘)。

十四,保安鄉。(東,西保安灘),通屯裡渡,過渭河北去為屯裡鄉。

十五,曹家鄉。(曹家灘,東,西曹家灘),境內有雙喜河。

十六,楊家鄉,(楊家灘,中營馬廠),東至馬坊渡,田阜渡至澇,渭三角洲。

據圖示說明,以上十六鄉均與周至為界,只有楊家鄉一鄉與戶縣為界。十六鄉共有四十二個小村莊。各村均有渡口通往對岸的老村莊,這四十二村均為渭河北老村因耕種開荒,而遷出人員。每個小灘小村對應的都有一個大村,遷過來在河灘種地成村後,都掛有老村名字。十六鄉內還分佈有清代八旗《正紅旗,正蘭族,正白旗,正黃旗,廂紅旗,廂蘭旗,廂白旗,廂黃旗)軍馬廠和標營的駐地村莊,為研究清代軍隊屯墾種地的歷史,提供了詳實資料。清代的渭河南軍馬廠由東向西涉及興,戶,周,武,眉各縣的邊界糾紛,清代經常由省府出面與沿渭各縣會商,丈量馬廠用地,沿謂各縣誌書均有史載。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興平人,你不知道的周至、興平劃界之事

據《興平縣誌》記載。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改鄉,裡製為鄉,保,甲制,將興平渭河南十六鄉合併為渭灘鄉,解放後,廢除了保,家制,將渭灘鄉改為區,下轄原十六鄉。1950年4月,區鄉縮編,保留了渭灘區,八月以後,將渭灘區改為第八區,十六鄉合併為六個鄉。有曹家鄉,張賈鄉,郭家鄉,青化鄉,富l仁鄉,永流鄉。1952年11月,原八區改為第九區,轄曹家,張家,郭家,孫家鄉和青化,永流鄉。I954年各區按駐地命名,第九區又改回渭灘區。1956年撤區並鄉,下設張賈鄉,含原曹家鄉,張家鄉。設富仁鄉,含原郭家鄉,青化鄉。富仁鄉和永流鄉。

1958年8月,按省行政區劃調整規定。將興平渭河南的富仁鄉所轄之七個自然村,1254戶,5985人,面積266平方里(不是平方公里),和張賈鄉(宋灘)所轄24個自然村,2127戶,10256人,面積294平方里劃歸周至縣轄。

1958年11月,成立人民公社時,富仁鄉改為終南人民公社富仁管區。宋灘鄉歸周至縣尚村人民公社張寨管區。

1960年5月,全縣劃為32個小公社時,設立了富仁園藝埸,8月又將尚村公社原從興平划來的張家灘,賈家灘,東保安,西保安,東魯家,譚家灘,東莊子及九峰公社的東林大隊的嶺泉峪共九個自然村劃歸戶縣,即史載的《周戶尚村協議》。

1962年富仁鄉為富仁公社,至1980年改革開放。

1985年設富仁鄉,下轄8個村民委員會,有23個村。

1992年改鄉為鎮,2014年小鎮合併時,將縣城東鄰辛家寨鎮併入富仁鎮。

改革開放四十年,富仁地區己歸貌換新顏,沿渭大道通東西,周富公路連南北,昔日十六鄉已載入史冊,舊村灘變成米糧川,苗木成片,稻菽千浪,個個新農村在崛起,一派現代化田園風光,昔日40裡荒河灘,今日變成了人民富裕的大家園。

本文作者 屈毓曉先生今年72歲了,終南二隊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