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企業正逐漸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英媒分析中國的科技發展,認為美國難以通過技術封鎖的方式扼殺中國科技發展的未來。

英媒:中國企業正逐漸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半導體是未來重要的高科技領域

《金融時報》8月25日報道,貿易戰讓中國意識到自己在科技領域的不足,致力於尋找美國之外的合作伙伴。

長期來看,中國有兩大重要成果。首先是半導體產業的方面,中國面對困難,成功降低了對美國輸入技術的依存度,減小了本國企業在供應鏈方面的風險。

還有在人工智能領域,5G通信技術領域,物聯網領域,自動駕駛技術,電池技術等領域,都有可能在2025年能夠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美國企業在中國製造和販賣的產品去年達到2,500億美元,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產品只有1,300億美元,要說起依賴度,美國更加離不開中國。 還有一點要考慮的是,美國高科技產品的替代品很容易找。

根據海通證券的調查結果,從11個高科技中心與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交易額來看,有8個比起美國,更多的選擇了歐日韓臺等生產的產品。 美國產品無可替代的最大優勢體現在半導體、半導體制造、航天領域。但即使是在半導體領域,美國也不算是完全壟斷。

不說別的,當年對中興的制裁,如果對象變成華為,損傷就會減小很多。華為在半導體研發領域擁有全球第七大半導體研發公司海思半導體。

十年前問起有沒有誰認為中國能在世界智能手機市場擁有巨大優勢,基本沒人會認同,現在看來,中國企業已經佔世界智能機市場總份額的43%,連蘋果三星都略顯遜色。

由此可見,中國仍處於技術上升期,雖然受美國打壓發展速度放緩,但很明顯中國仍然能繼續向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