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習慣」從大腦結構看習慣養成

「微習慣」從大腦結構看習慣養成

微習慣的第二章,講述的就是大腦的原理,跟微習慣的關係。

在大腦中有個叫基地神經節的,他是大腦裡比較頑固的部分。

還有一個叫前額皮層。它在前額的後面,是個可以理解長遠利益和結果的管理者。

前額皮層擁有抑制基底神經節的能力。它還負責處理短期思維和決策。

讓大腦的其他部分喜歡上前額皮層想要的東西,是建立新習慣的唯一方式。

比如:

想學法語,

希望身體健康,

希望能寫一本書,

它是大腦的意識部分,它容易疲勞。更準確地說,因為它的功能太過強大,所以會消耗太多精力,讓你感到疲勞。

當你疲勞時(或者像之前說的那樣有壓力時),掌管重複的部分就會接管大腦。

基底神經節意識不到我們的高層次目標,但是它可以高效率地重複模式,節省精力。

所以,即使不像前額皮層那樣“聰明”,它對大腦也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重要性。

總結:

前額皮層的管理功能相當活躍,反應靈敏,但同時也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意志力)。

基底神經節的自動功能不僅強大,而且效率高。它們能節省精力,無須持續監督就能處理各種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