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在傳統的印象裡,男生要更適合理工科,而女生則更多的會選擇文科,但是,究竟是女生不適合學習理科,還是天生不喜歡理科呢?

近日,英國《衛報》刊發了一篇題為“為什麼女生就是不愛讀理科?”的文章,探究了為何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研究領域的女性偏少。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文章開頭便介紹了英國理科領域的工作人員中女性數量偏低,只佔了14.4%,遠遠低於英國所設定的30%這一臨界值,而這也是全球範圍的普遍現象。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在理科中的男女性別差距呢?文章從刻板印象、生理方面以及社會環境三個方面作出了一番探討。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工作中的性別刻板印象已經見怪不怪,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會受到性別刻板印象的影響,諸如“男孩子更聰明”、“男孩子適合理科,女孩子適合文科”等觀念,這對男孩和女孩來說都是有害的。

為了吸引更多的女孩到大學學習理科,我們需要解決他們在早期接觸到的刻板印象。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國際學生評估機構(Pisa)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

機構選取了來自40個國家的276165名15歲學生,對他們進行數學測試,結果發現男生和女生的平均差距是19分。

有趣的是,當被告知測試結果對他們並沒有很大影響時,這些差異就消失了。通常情況下,女生在偏理的學科課堂上的表現比男生好,但在考試中表現更差,而這和性別意識以及心理特徵有關。

顯然,女生並非不適合學習理科,只是在測驗中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而沒有發揮出好的成績。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經濟學者路易吉·圭索通過研究實驗數據發現,數學成績中的性別差異與國家有關。例如在土耳其,男女生在理科中的表現差異不大,而在冰島,女孩甚至要比男孩高出14.5分。

這與男女性的平等程度有關,在挪威和瑞典等更中性的國家,性別差距消失了。但是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可以在一個領域取得成功)影響了他們的選擇,使得青少年傾向於選擇自認為擅長的領域。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最後,文章提出通過榜樣的力量來鼓勵女性投身理科領域。

就在不久前,英國物理研究所和英國女校協會合作,開展了女性理科研究員進校園活動,與學生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歷,鼓勵大家摒棄傳統觀念,嘗試挑戰理科。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無論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屠呦呦,還是近期備受矚目的清華最年輕博導顏寧,都以自身為例,證明了女性在理科領域也能成為頂尖人才。

人工智能時代下,社會將會需要更多的理科人才,無論男女,都有嘗試和挑戰的機會,希望家長和學生們在選擇專業時,摒棄傳統的觀念,勇敢嘗試!

不喜歡or不適合?英國研究告訴你,女生一樣可以玩轉理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