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物故事——殺人狂魔食人肉,他的失敗是註定的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首《菊花》詩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所作,此詩採用比興手法,託物言志,抒發了作者力圖主宰社會的豪邁思想。其不同凡響之處在於它展開了充滿浪漫主義激情的大膽想象:一旦自己成為青帝(春神)就要讓菊花與桃花在大好春光中開放,讓菊花也同樣享受到蕊暖香濃蜂蝶繞叢的歡樂。這種對不公正“天道”的大膽否定和對理想中的美好世界的熱烈憧憬,集中地反映出詩人超越封建文人價值觀念的遠見卓識和勇於掌握、改變自身命運的雄偉膽略。但具文獻研究,歷史真正的黃巢沒非如此,而是一個令人唾棄的殺人狂魔。

中國人物故事——殺人狂魔食人肉,他的失敗是註定的

黃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東菏澤西南)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

黃巢出身鹽商家庭,善於騎射,粗通筆墨,少有詩才,黃巢五歲時候便可對詩 [1] ,但成年後卻屢試不第。王仙芝起義前一年,關東發生了大旱,官吏強迫百姓繳租稅,服差役,百姓走投無路,聚集黃巢周圍,與唐廷官吏進行過多次武裝衝突。

乾符二年(875年)六月,黃巢與兄侄八人響應王仙芝。乾符四年(877年)二月,黃巢率軍攻陷鄆州,殺死節度使薛崇。乾符五年(878年)王仙芝死,眾推黃巢為主,號稱“沖天大將軍”,改元王霸。乾符六年(879年)正月,兵圍廣州。廣明元年(880年)十一月十七日,東都留守劉允章迎黃巢軍入洛陽。十二月一日,兵抵潼關。十二月十三日,兵進長安,於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

》據《舊唐書》中記載:“賊圍陳郡三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新唐書》中有:“楷擊陳州敗死,巢自圍之,略鄧、許、孟、洛,東入徐、袞數十州。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資治通鑑》第二二五卷記載:“巢益怒,營於州北,立宮室百司,為持久之計。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黃巢圍陳州幾三百日……”有史記的記載,小編認為黃巢部隊用人肉做軍糧應屬實。黃巢在進攻陳州遇到的最大問題不是來自唐軍的進攻,而是沒有糧食。而當時黃巢有著一支幾十萬的大軍,這支軍隊吃喝拉撒,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糧食。可是這裡沒有糧食,那麼,他們吃什麼呢?黃巢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很簡單,那就是吃人。“賊圍陳郡百日,關東仍歲無耕稼,人餓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見《舊唐書》)“人大飢,倚死城塹,賊俘以食,日數千人,乃辦列百巨碓,糜骨皮於臼,並啖之。”(見《新唐書》)“時民間無積聚,賊掠人為糧,生投於碓,併骨食之,號給糧之處曰‘舂磨寨’。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卞、曹、濮、徐、袞等數十州,鹹被其毒。”(見《資治通鑑》)黃巢的軍隊把人抓來,活生生地放入石臼裡,然後像舂米一樣,用巨碓把人碾成肉泥,以此來填飽士兵們的肚子。在圍困陳州的三百多個日夜裡,黃巢動用了數百個這樣的巨型殺人機器,同時開工,流水作業,日夜不停。活生生地把大批無辜鄉民,無論男女,不分老幼,悉數納入巨舂,頃刻碾為肉糜。陳州四周的老百姓都被吃光了,為擴大活人供應的來源,又“縱兵四掠,自河南、許、汝、唐、鄧、孟、鄭、汴、曹、徐、兗等數十州,鹹被其毒”。於是,這支曾經被稱為“義軍”的黃巢軍隊,成了一群吃人的惡魔。據最保守估計,黃巢軍隊在這段時間至少吃掉了三十萬人。這種吃人不吐骨頭,以人肉充當軍糧的行徑,其野蠻兇殘程度,確實冠絕古今。黃巢和起義軍的惡行,也註定了他的最終失敗。

中國人物故事——殺人狂魔食人肉,他的失敗是註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