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紀曉嵐是什麼樣的人?

皓月7152934


紀曉嵐叫紀昀,曉嵐是他的字,他生於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做為比照,乾隆帝生於公元1711年,和珅生於1750年,劉墉生於公元1719年,也就是說乾隆大了劉墉八歲,劉墉大了紀曉嵐五歲,紀曉嵐大了和珅二十六歲。

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紀曉嵐與馬氏成婚,紀曉嵐共有一位夫人,六個妾。

乾隆十二年,紀曉嵐參加順天府鄉府,得了第一名,也就是解元,也就是舉人的第一名。

乾隆十三年,紀曉嵐第一次參加會試,但沒有中進士。

乾隆十九年,紀曉嵐參加殿試,得了二甲第四,也就是總的排名第七,因為一甲只有狀元,榜眼,探花三個人。成為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編修。

紀曉嵐先後擔任武英殿纂修,功臣館、國史館、方略館總纂,纂修相當於編輯,總纂相當於主編。

乾隆二十七年,擔任福建學政。

乾隆三十三年,擔任貴州都勻知府,四月,乾隆認為紀曉嵐的長處是做學問,而不合適 做地方官,就召其回京當作侍學士。

乾隆三十八年,擔任《四庫全書》總纂官。

乾隆四十四年,擔任詹事府詹事,正三品。詹事府,主要輔佐東宮太子,主官為詹事。四月,擔任禮部侍郎,從二品。

乾隆四十七年,《四庫全書》完成。

乾隆五十五年,乾隆在乾清宮擺下千叟宴,紀曉嵐有參加。

嘉慶元年,公元1796年,紀曉嵐擔任兵部尚書,從一品,後改都察院左都御史,從一品。

嘉慶二年,擔任吏部尚書,從一品,之後擔任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這裡面的協辦大學士不是三閣三殿大學士(保和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體仁閣),所以還是從一品。

嘉慶十年,公元1805年,紀曉嵐病逝,終年八十二歲。而乾隆帝死嘉慶四年,和珅也是死於嘉慶四年,劉墉死於嘉慶九年,也就是說這四個人紀曉嵐最晚死。


歷史簡單說


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真的沒有張國立在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演的那麼光鮮。

他這一生用顛沛流離來說一點都不過,紀曉嵐先是在全國當了十年的監考官,好不容易被乾隆帝召回到身邊,又因為牽涉到了貪汙案裡,被乾隆發配到了新疆,就是在新疆那裡,他開闊眼界,寫了大量的文學記時。

他本以為這一生,也就這麼樣了,死在新疆,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可是,又是因為他的才學,被乾隆帝想起,乾隆帝要修[四庫全書]了,紀曉嵐有幸回到了北京,他就把那些昔日在新疆的見聞,整理成了書,就是我們熟知[閱微草堂筆記]。

對了,紀曉嵐在新疆的時日長達兩年八個月。

大凡帝王,或者名人,出生的時候都不一般。這個我們在其它文章裡經常提到,這個紀曉嵐出生的時候也很不一般,他出生的時候,據說是一道火光落到了他們的屋子裡,然後就是一陣啼哭聲劃破了寧靜的夜空,紀曉嵐就此出生了。

他也被世人傳為火神下凡,當然重要的是他就認為自己是火神。

到了紀曉嵐四、五歲的時候,他具有一樣特殊的本領,那就是夜裡看東西,和白天一樣清晰。

但是這種特殊的能力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就消失了。

這個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是紀曉嵐的聰明,是十里八村鄉親們有目共睹的。

話說,在紀曉嵐兒時的時候,他和幾個要好的夥伴在踢球。很不巧的是,這個球正好踢到了路過的縣知府大人的轎子下。

這時候很多紀曉嵐的夥伴,以為自己惹了大事,趕緊都嚇跑了。只有紀曉嵐不為所動,他跑到了縣知府大人哪裡去要球。

知府大人告訴他,要球可以。前提是你能對出我寫的對子。

知府大人寫的上聯是:兒童六七人,唯汝狡。

紀曉嵐有神童之稱,並非浪得虛名,他張口就來:太守兩千石,唯汝...。

說道這裡紀曉嵐不說了,他留了一個字。

知府大人很納悶,他就問紀曉嵐,最後一個字,你為什麼不說了。

紀曉嵐告訴他,您若是給我球,我就說唯汝賢,若是您不給我,我就說唯您貪。

這麼機智的紀曉嵐,知府大人當然是不敢得罪了,他就把球給了紀曉嵐。

按道理說,這麼聰明的紀曉嵐,他的仕途是不是也很順利的呀。其實真是的情況,並不是太樂觀,不過還說的過去。

在紀曉嵐十六歲的時候,他的父母給他定了一門親事,他娶了一個姓馬的女子為妻。

娶妻之後,他就開始考取功名了。

童試這一關,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考取秀才,紀曉嵐發揮的還不錯,得了第一名。

這次主持秀才考試的主考官有必要說一下,他就是劉墉的父親,劉統勳。也就是說,紀曉嵐是劉統勳的門生。

得了秀才之名,對於紀曉嵐來說,只是剛邁入了仕途之門的一把鑰匙。也就是說,紀曉嵐終於可以參加國家舉行的正是考試了。

只要他能通過鄉試、會試、殿試,他才能真正的到達乾隆帝面前,為乾隆帝效力。

為了過順利的通過這三觀,紀曉嵐又苦學了十幾年,到了他三十歲的這一年。他終於考中了進士,而且名次還比較靠前,全國第二十二名。

那時候只要能考入全國二十四名的,就有機會參加殿試。由皇帝直接出題,當面考試。

紀曉嵐在皇帝的殿試中,表現出眾,他被皇帝點為了二甲第四名,也就是全國的第七名。

而立之年,取得功名的紀曉嵐,終於有了實現政治抱負的舞臺。

可惜的是,紀曉嵐這個人長的很討厭,乾隆帝很不喜歡他,不管是他的長相還是他的作為,乾隆帝一律看不慣。

我們來說說,這麼優秀的紀曉嵐為什麼會招人煩?

有一年的冬天,紀曉嵐在南書房門前給皇帝看大門。皇帝應該是在裡面開重要的會議,紀曉嵐是沒有資格參與的,他只能為其看大門。

這時候有一個皇宮裡的老太監,就看到了紀曉嵐,關鍵是,大冬天裡紀曉嵐,還拿著一把扇子,挺威風的。

於是這個太監就靈機一動,出了一個對子給紀曉嵐。

太監出的上聯就是:小翰林,穿冬衣,拿夏扇,一部春秋可讀否?

要注意這個太監的上聯中包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很難對的。

紀曉嵐想了想,說出了下聯:老太監,生南方,來北地,那個東西還在嗎?

你看,他的對子裡對的是東西南北。不過這個對子是很損人的,對不對?

還有一次,御史和尚書來紀曉嵐家玩,當時紀曉嵐官職侍郎。

御史和尚書都是他的上級,兩人到了紀曉嵐家,先看到的是紀曉嵐家的狗。

尚書想捉弄紀曉嵐一番,他就指著這個狗說道:是狼(侍郎)是狗?

紀曉嵐當然聽出尚書是在罵他,可是那個御史還沒明白過來,他心裡還在嘀咕,這明明是狗嗎?

紀曉嵐把尚書的話接了過去,他說道,以我多年行走江湖的經驗,辨別狼和狗有很多種方法。

比如說,尾巴上豎[尚書]是狗,下垂是狼。

紀曉嵐這麼一說,御史才明白原來這兩人是在對罵。

沒想到紀曉嵐又來了一句,遇肉吃肉的是狼,遇屎[御史]吃屎的是狗。你看連御史都給罵了,人家御史又沒得罪你,你罵人家幹嘛。

因為紀曉嵐實在是不討乾隆皇帝的喜歡,所以他就被調去主持全國的考試去了。

這個工作可是一個肥差呀,要知道作為主考官的紀曉嵐,在那一段時間學生可是遍佈天下。這些學生可都是國家未來的棟樑,所謂的這些天子門生,都是紀曉嵐發掘出來的。這些牛人可都是他紀曉嵐的學生呀。

到了乾隆皇帝過五十歲大壽的時候,乾隆帝讓朝中的大臣為他祝壽寫對子。

但是,有一個前提必須是要原創,不能是洗稿,更不能是抄襲。

紀曉嵐寫的對子,乾隆最喜歡,我們看一下,他到底寫了什麼?

上聯:四萬裡皇圖, 伊古以來, 從無一朝一統四萬裡

下聯:五十年聖壽, 自前茲往, 尚有九千九百五十年

在這個對子裡紀曉嵐有誇大的嫌疑,但是,作為皇帝肯定是喜好臣子誇獎自己的。於是乾隆帝又給紀曉嵐升了官。

要知道乾隆是個皇帝,更是一個文人。這種別出心裁的對子,紀曉嵐沒有少給乾隆帝寫。

這樣的人才,乾隆帝肯定是很欣賞他的,但是也僅僅是欣賞他的才華。

乾隆帝在想,這麼有才的人,天天讓他在外面跑也不是辦法,那還是把他調到身邊來吧。

可惜,紀曉嵐的命不好,他僅在乾隆帝身邊待了一年,就捲入了一個貪汙答案當中去。

這個案子就是兩淮鹽運使的貪汙案,乾隆帝要辦的這個貪汙犯就是盧見曾,這個盧見增是清朝治河專家,對治理河患有一套獨創的辦法。

因為他治河有功,被乾隆重用,曾擔任過兩淮鹽運使的重職。這個職位很不得了是個最肥的差事,也正是在這個職位上來錢快,所以各任鹽運使都有貪汙的嫌疑。

到了乾隆新任命的官員來做這個職位的時候,他發現賬目對不上。

所以,他就給乾隆寫了一個信,內容就是歷代鹽運使都有貪汙過。

乾隆帝大怒要嚴查,其中盧見增就在被查之列。

其實說到現在你發現沒有,這個案子和紀曉嵐沒有關係呀。

我告訴你,有的,紀曉嵐的大女兒嫁給了盧見增的孫子。紀曉嵐在得到這個消息後,他就開始想拯救盧見增的辦法了。

要說紀曉嵐就是有辦法,他找了一個信封,放了一把鹽,一把茶然後就寄去給盧見增了。

盧見增何等的聰明呀,一看茶和鹽在一起,那肯定就是查鹽案了。

得到消息的盧見增趕緊把家裡的財產給轉移了。到了皇帝派人去抄家的時候,並沒有超出多餘的錢財來。

乾隆想了想不對,這個盧見增家,我曾經去過,很有排場。這次沒查到什麼,肯定是走漏了風聲,被這個老傢伙把錢財給提前轉移了。

果然一查,就查到了紀曉嵐的身上。

紀曉嵐的黴運開始了,他被髮配到了新疆,那個盧見增被判了死刑,秋後問斬。可惜的是,他在九月份就老死了,沒等到問斬的那一天。

可以說這個案件最倒黴的就是這個紀曉嵐了,發配邊疆呀。

新疆那個地方,在清朝的時候經常打仗。那邊的生活肯定不怎麼樣,紀曉嵐來到這裡以為自己肯定就會老死在這裡了。

不過既來之,則安之,那就在這裡遊歷一番,沒事時采采風,寫寫生,看看風景其實也是很不錯的。

這段時間對於紀曉嵐來說是美好的,也是最令他痛苦難忘的。

美好的是終於遠離了朝中的是非之地,悲痛的是,他最愛的妾,他的三女兒,還有的一個兒子先後死去了。

紀曉嵐在新疆一待就是兩年多的時間,這裡的一花一草一木,他基本上都熟悉了。

這時候他很想念在北京的生活,他每天都在考慮,若是有一天皇帝能把我調回去該有多好。

紀曉嵐在想乾隆的時候,乾隆在幹什麼呢?

乾隆想要做一件大事,那就是修書,修四庫全書。

乾隆帝把當時的文武大臣召集在一起,和他們討論如何來修這一部史無前例的大書。

紀曉嵐的恩師劉統勳一看,營救紀曉嵐的機會來了。

當然也只有紀曉嵐能擔當這個修書的大任,畢竟他的才識當世無雙。

劉統勳就告訴乾隆帝我那個發配到新疆的門生,紀曉嵐可以擔當此任。他什麼書都看,才高八斗,學富五車。

紀曉嵐的才學,乾隆帝可是見識過的。好像除了他之外,還真沒有別人能擔任。

就這樣紀曉嵐重新來到了都城,皇帝把他劃到了和珅的部下,開始參與修書了。

為了修這部書,可以說紀曉嵐是嘔心瀝血,專心致志的這一工作就是十多年的時間。期間為了修書,死去的學子,多到不勝舉的地步。

還好,最終在他的有生之年,總算完成了這一部史無前例的書籍。


史學達人


提起紀曉嵐,所有人腦子裡立刻浮現的一定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張國立先生在劇中所扮演的紀曉嵐非常出彩,也正是這個原因導致了這部電視劇能夠迅速紅遍大江南北。但是,電視劇中所表現的紀曉嵐真的是歷史上的那個紀曉嵐嗎?恐怕真不太一樣。

人物簡介

紀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人,獻縣在今天的河北滄州。紀昀的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而且應該算得上是一個富足之家了,因為他的父親紀容舒曾經擔任雲南姚安知府,在任上頗有政績,當地百姓對他父親的評價也很高。知府在今天大概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古代更是早就有“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另外他父親也是一個著名學者,尤長擅長考據,著有《唐韻考》、《杜律疏》、《玉臺新詠考異》等書。作為一個市長兼學者的兒子,紀昀的成長環境應該也造就了他的文化底蘊。

紀曉嵐雖然是“鐵齒銅牙”,但是他卻有點結巴,不過雖然結巴,但是他反應機敏,腦子轉得快,話雖然說得不利落,但是句句都能說在點子上。尤其是對對子的速度很快,乾隆本身就是個超級文藝愛好者,所以身邊自然是缺不了紀昀這樣的人。另外就是史書上說他“貌寢短視”,意思就是他長得比較難看,據說還又黑又矮,短視大概就是今天的近視眼,紀曉嵐非常好學,古代燈光又不好,估計年紀輕輕就給自己弄了個近視眼。

需要說明的一點,乾隆比紀曉嵐大13歲,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所以三個人雖然是同時期的人,但是真不是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

四大愛好

紀先生一生有四大愛好,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第一大愛好,好書。這個愛好很好理解,如果沒有日以繼夜的讀書,怎麼可能成為一代文豪。據說紀曉嵐手不釋卷,就算是吃飯和上廁所的時候手裡也要攥著本書,可謂是愛書成痴,難怪會早早的成為了近視眼。

第二大愛好,好煙。這個愛好在電視劇裡就已經表現的淋漓盡致了,而真實的紀曉嵐對於煙的熱愛絲毫不遜於書。基本上就是吃飯和上廁所的時候也得吸菸,尤其喜歡一邊看書一邊吸菸,甚至在翰林院編書的時候也得吸菸。而他的綽號紀大煙袋也確實名不虛傳,他的菸袋是特製的,把長2米、煙鍋口徑5釐米、一次可裝2兩旱菸絲,普通人是根本使用不了如此巨大的菸袋的。據清朝野史記載,他抽的煙也很講究,往往會在菸絲里加上冰糖、花瓣,甚至還要加上一些蜂蜜,這麼精緻的菸絲恐怕比起古巴雪茄也差不了多少。

第三大愛好,好肉。這裡的好肉說的是喜歡吃肉,估計很多吃貨肯定不服,不久喜歡吃肉嗎?能比我還能吃?紀曉嵐喜歡吃肉喜歡到什麼程度呢?《清朝野史大觀》中說:“紀文達公平生只偶食谷面,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採蘅之的《蟲鳴漫錄》卷2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 禮親王代善之後昭槤有一段評價:“曉嵐宗伯今年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斤,終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也就是說紀昀平生幾乎只吃肉,拿肉當飯,一粒米都不吃,說實話,正常人恐怕真的受不了。

第四大愛好,好色。好色這事兒估計又得有好多人不忿了,好色算什麼,男的都好色,但是紀曉嵐的好色還真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還是採蘅之的《蟲鳴漫錄》,此書記載:“紀文達公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據孫靜庵的《棲霞閣野乘》講述:“河間紀文達公,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還有一則故事,說的是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因為需要加班,所以一連在單位住了好幾天,有一天乾隆碰見了他,發現他兩眼快要爆出來,滿臉火紅,以為他生了病,趕忙上前詢問是不是得病了,紀曉嵐說不是得病了,就是好幾天沒有女人了。乾隆皇帝聽了哈哈大笑,趕快送給了紀曉嵐兩個宮女,後來當了紀曉嵐的侍妾。由此可見紀曉嵐的好色程度有多強,不過也可以理解,長期吃肉的人確實會性慾持續增強,更何況像紀曉嵐這種嗜肉成瘋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紀曉嵐一生娶了7個老婆,一個正妻加上六個侍妾,趕上韋小寶了,也不枉了風流才子的名號。

與乾隆、和珅的關係

電視劇裡的紀曉嵐看起來好像在乾隆眼中的地位不遜於和珅,但是實際上他和和珅的地位相比還是不能比。就拿紀昀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四庫全書》來說吧,在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和珅是紀曉嵐的頂頭上司,也就是說和珅才是編修《四庫全書》的老大,紀曉嵐所謂的“總纂官”只不過是一個實際幹活的頭頭兒,他們之間的關係有點類似於今天某些企業中的總裁和執行總裁。

從職務來說,和珅可以說是一把抓,論爵位是一等忠襄公,一等公可以說是除宗室以外的最高爵位(清初那幾個異姓王不算),另外還擔任文華殿大學士、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還兼任內務府總管、翰林院掌院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領侍衛內大臣、步軍統領等數十個重要職務。而紀曉嵐直到70多歲才當上了兵部尚書,後來又遷吏部尚書,榮譽的成分居多,掌握的實際權力跟和珅相比差的太遠。

而且,電視劇裡面所展現的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似乎非常要好,但是實際上乾隆皇帝雖然比較離不開他,但也不是對他十分尊敬。乾隆曾經這樣評價紀曉嵐:“紀昀本系無用腐儒,原不足具數,況伊於刑名事件素非諳悉,且目系短視,於檢驗時未能詳悉閱看。”話說的有點重,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人的文學素養確實不錯,但是搞搞文化方面的工作還行,擔當不了大任。有一次,紀曉嵐一個好友的兒子任內閣學士,他得罪了乾隆皇帝,紀曉嵐前去求情,才剛剛說了兩句,乾隆皇帝大罵:“我看你文學上有點造詣,才給你一個四庫全書的總纂官做,其實不過當作娼妓、演員一樣豢養罷了,你怎敢隨便談論國家大事?”可見,對於紀曉嵐,乾隆皇帝看重的只是他的文才。紀曉嵐不可能與乾隆皇帝有著電視劇中那樣的融洽關係,他在皇帝心中的地位甚至和和珅相差甚遠,因此,歷史上的他沒有也不敢與和珅對著幹。

紀昀於嘉慶十年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因此後世也稱其為紀文達公,作為一個好煙好肉又好色的人還能享此高壽也稱得上是一件奇事。鄙人曾經讀過紀昀晚年的著名作品《閱微草堂筆記》,這部書和《聊齋志異》的內容相近,但是絲毫不遜於《聊齋》,感興趣的朋友應該讀一讀這篇著作,雖不如《聊齋》驚豔細膩,但在樸實無華間同樣展現了一代文豪的大家風範。


睡覺摸摸肚皮


電視劇裡的紀曉嵐英俊瀟灑,但是再翻翻史書和同時代的人乃至紀曉嵐學生的筆記,就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

嘉慶皇帝的老師,也是紀曉嵐的好朋友朱珪曾經寫過一首詩,其中有兩句: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

紀曉嵐是河間人,當過禮部尚書,可以按周禮尊稱宗伯,但是奼字令人費解,那是美麗、誇耀的意思,用在男人身上,不是反語就是調笑了。至於後一句就很明白了:紀曉嵐這個人是個結巴。

那麼紀曉嵐“美麗”不“美麗”呢?

筆者只找到了四個字評語:“貌寢短視”。

貌寢就是長相醜陋的意思,清史專家鄧之誠先生考證出來的紀曉嵐“貌寢”,筆者沒找到出處,那是筆者孤陋寡聞,咱們只能採用專家的說法。

而紀曉嵐“短視”,也就是近視眼,那是乾隆說的,而且明確記載於史書:““紀昀本系無用腐儒……目系短視……”,要不是因為乾隆拿近視眼做理由替紀曉嵐開脫,他審錯那個“海升殺妻案”,就得丟官罷職。

這樣結論就出來了,紀曉嵐是個近視結巴的醜男子,至於有多醜,不敢肯定,但應該不算太醜,因為太醜的人在乾隆那裡當不了官。

現在紀昀紀曉嵐通過電視劇,已經被洗白成一個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了,放著莫愁和杜小月兩大美女在身邊,愣是“老貓枕著鹹魚睡”還一口不動。但在真實的歷史中,紀曉嵐打破了封建社會一夫多妾制,那是真正的“三妻”:乾隆皇帝賜給他兩個不知道是宮女還是妃嬪,他只能立為“次妻”,加上正妻,正好三個。

而以紀曉嵐的“超能力”,別說莫愁杜小月兩個美女,就是十二個,紀大煙袋也會毫不費力地笑納。

在正史中,紀曉嵐不但不是個光棍,三妻四妾咱們已經知道了,但是大家可能不知道,他還有四個兒子呢——當然不是莫愁和杜小月生的,其中二兒子紀汝傳當九江府通判的時候因為瀆職,還連累得已經是禮部尚書的紀曉嵐差點丟了頂戴花翎,被乾隆“格外開恩”,降三級留用——也就是正部級職權,享受副廳級待遇,少發一點工資而已。

說起紀曉嵐,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對他的生活評價,就三點:抽菸、吃肉、好色。

抽菸吃肉很多人都知道,咱就不說了,單說說紀曉嵐因為“為賢者諱”而不為人所知的好色。

現在人總認為過去是一夫多妻制,錯了。過去叫一夫一妻多妾制,也就是說,任何人包括皇帝只能有一個老婆(皇帝叫一後多妃嬪,清朝多了一皇貴妃),這個老婆與丈夫很多地方是平等的,其他的都不能與丈夫(或者叫老爺、主人)平起平坐,生的兒子也不叫嫡出,繼承權都要打折扣的。

但是紀曉嵐不是一夫一妻,也不是一夫一妻多妾,而是三妻六妾,一正妻,父母給娶的,兩次妻,皇帝賞賜的“御用之物”,不能做妾,只好也叫妻子,只是不知道紀曉嵐用不用向她們行禮叩頭。

電視劇裡紀曉嵐是個光棍,但卻能面對杜小月發乎情止乎禮,還送她出嫁。莫愁更是攀上了皇帝的高枝兒,給乾隆生了個大胖小子。

如果紀曉嵐真是個光棍,那麼過不了三天,就死掉了。他身邊的女人,皇帝絕不會要——與長相無關,而是皇帝不會相信紀曉嵐的人品。

清人採蘅之的《蟲鳴漫錄》中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清末民初文學家、歷史學孫靜庵《棲霞閣野乘》記載:“河間紀文達公(紀曉嵐諡號文達,這個達字,大有文章,可以理解為世事通達、也可以理解為放達),為一代巨儒。幼時能於夜中見物,蓋其稟賦有獨絕常人者。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嘗以編輯《四庫全書》,值宿內庭,數日未御女,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純廟偶見之,大驚,詢問何疾,公以實對。上大笑,遂命宮女二名伴宿。編輯既竟,返宅休沐,上即以二宮女賜之。文達欣然,輒以此夸人,謂為‘奉旨納妾’雲。”

這兩段文字就不翻譯了,再翻譯,就成《金瓶梅》了

這兩個宮女,就是紀曉嵐的次妻。不知道大家記不記得,和珅的二十大罪中,第四條就是“並將出宮女子娶為次妻,罔顧廉恥。”是與目無君父相提並論的,而紀曉嵐娶的,不但是正在宮中的“御用之物”,而且一次娶倆,膽大包天且安然無恙,也是一大奇事。

與紀曉嵐相處日久的禮親王昭槤(同為乾隆嘉慶兩朝人物,昭槤活到了道光年間)在《嘯亭雜錄》中也說:“(公)今年已八十,猶好色不衰,日食肉數十斤,終日不啖一谷,真奇人也。”

紀曉嵐老當益壯,不但禮親王昭槤,就是今天的人,對寶刀不老的紀曉嵐,恐怕也要找一張大大的紙,寫上一個大大的“服”……


半壺老酒半支菸


紀昀(1724.7.26-1805.3.14),字曉嵐,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直隸獻縣(今河北滄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學家,乾隆年間官員。歷官左都御史,兵部、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看到這一系列的頭銜,在加上咱們看到由張國立導演和主演的《鐵齒銅牙紀曉嵐》中,紀曉嵐為了公平正義,和大貪官和珅鬥智鬥勇的故事,更是令大家深深的愛上了那個手拿大煙袋的紀曉嵐。可是,真正的紀曉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

紀曉嵐,用咱們現在的話說,是一個妥妥的官二代。父親紀容舒是著名的考據學家,做過京官。而紀曉嵐本人,也是十分的聰明,清高宗乾隆十二年(1747年)鄉試解元,乾隆十九年(1754年)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遷左春坊左庶子。京察後,授貴州都勻府知府。因乾隆帝賞識其學問,加四品銜,留任庶子。不久,升翰林院侍讀學士。

但是,紀曉嵐這個人卻也不能免俗。就拿起編撰的《四庫全書》,的確是對後世有很大影響,但是其在編撰過程中,刻意刪除掉所有對統治不利的內容。《四庫全書》也不過是一種政治上產物。而且,紀曉嵐在口談大道理時往往能妙語連珠,但是,當事情真正發生在自己身上時卻又是另一番光景。例如,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因給親家盧見曾通風報信而捲入鹽政虧空案被髮配新疆烏魯木齊。

而且,紀曉嵐及其好色。採蘅之的《蟲鳴漫錄》卷2說:“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縱觀紀曉嵐的一生,其實也是起起伏伏的一生。但是,最後好歹也是一個善終了。

當然,對一個人客觀的評價,豈能是一兩件小事能判定的。這裡也只是一些小談罷了。


電影集合地


一說到紀曉嵐我們的印象就是和和珅鬥智鬥勇,不畏權貴,才思敏捷。真實的紀曉嵐是什麼樣的人呢,有這麼幾個頭銜我們是可以肯定的,紀曉嵐是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

歷史之上對紀曉嵐的描述是什麼樣的呢?在江藩的《國朝漢學師承錄》:“紀昀胸懷坦率、性好滑稽,然驟聞其語,近乎詼諧,過而思之,乃名言也。”我們可以看出紀曉嵐的部下是很推崇他的,紀曉嵐是一個性格坦率,風趣幽默的人,是稱得上鐵齒銅牙的。然而,在私生活上,紀曉嵐妻妾成群,放今天就是生活作風不檢點,由此我們可以肯定真實的紀曉嵐他好色。

紀曉嵐在仕途上基本上是一帆風順的,雖然期間也有波折,乾隆八年參加科試,到了乾隆十九年考中殿試二甲第四名,整整考了11年,這時紀曉嵐31歲,在古代考過殿試的還是算年輕了,之後一直到乾隆三十三年。這十四年不斷被提拔,最高時為從四品官員,後來被留在乾隆身邊,本來就要平步青雲了,結果去牽涉到兩淮鹽引岸涉嫌貪汙貶至新疆,直到乾隆準備編寫四庫全書才被召回。

在編四庫全書期間,備受乾隆賞識,乾隆死後,到了嘉慶八年,紀曉嵐80大壽,嘉慶派官員前去慶賀,紀曉嵐死於嘉慶十年,嘉慶為他賜碑文: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由此可見,紀曉嵐,在才學和政務上能力都是十分出色的。

另外看這部電視劇,很多人覺得紀曉嵐與和珅鬥智鬥勇很有意思,但是這我就要給你們潑冷水了,和珅是乾隆身邊第一寵臣,紀曉嵐四十多歲才被調到乾隆身邊,和珅根本就不會把紀曉嵐當回事,更何況還互懟,兩人頂多是一同在乾隆身邊共事,都認識而已。


玄坤


《鐵齒銅牙紀曉嵐》這部電視劇,估計很多人都看過。那聰明絕頂、正氣凜然,又不乏書生意氣的紀曉嵐形象,給人留下了極深刻的印象,也收穫了很多觀眾的好評。


那麼,歷史上的紀曉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物?真的如電視劇中這般有魅力嗎?今天,有書君就和大家說一說紀曉嵐的故事。


又矮又醜還口吃


電視劇裡,紀曉嵐的扮演者張國立,顯得富有文采又風流倜儻,真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且很得皇帝信賴和重用。事實並非如此。



一個重要背景不能忽視,乾隆為何重用和珅?因為他是滿人,貴族出生,而且長得玉樹臨風,與皇帝很投脾氣。當時清朝是滿人的天下,本就排斥漢人,雖然乾隆任用賢能不分滿漢,但骨子裡還是認為最可親信的人是滿人。因此身為漢官的紀曉嵐,本身就不討乾隆喜歡。


真實的紀曉嵐,出生在一戶不入流的小官之家,他長得又矮又醜,只會寫字,說話還帶口吃。而且他的生活據說非常邋遢,從來不吃飯只吃肉。


乾隆皇帝銜著金鑰匙出生,過慣了精緻的生活,哪裡看得上如此邋遢醜挫的紀曉嵐?所以他除了欣賞紀曉嵐的文才,基本連正眼都沒有看他一眼。


喜歡賣弄文采讓乾隆厭煩


劇裡的紀曉嵐喜歡賣弄文采,幾次捉弄皇帝,讓乾隆大為光火。這倒和真實的紀曉嵐有些相似,因為自負才高,他平時喜歡賣弄文采。


據說有一次,乾隆在御書房看書,遇到一個難題,要給“色難”這兩個字對下聯。乾隆左思右想,沒有想出好詞,正在琢磨呢,那邊紀曉嵐已經眉飛色舞地說道:容易。


乾隆一聽,還真是巧妙,兩個字都對上了。但這樣一來,自負文采的他心裡可就不舒服了,看紀曉嵐越看越煩。這麼不懂得為人臣子的謙讓之道,叫他皇帝的面子往哪擱?



曾經包庇貪汙的親戚


劇裡的紀曉嵐公正無私,為了追求真相,常常不惜得罪權貴。這和真實的紀曉嵐比起來,就相差萬里了。


據說歷史上的紀曉嵐,雖有文采,但其貌不揚,最重要的是人品也不怎麼樣,其實當不起清官這個名號。


有一次,朝中重臣阿桂的親戚海升打死了妻子,反說其是自殺。妻舅不願意,告到乾隆那要求查清楚,乾隆就臨時整了一個專案組,紀曉嵐是其中之一。


這下他可為難了,判海升有罪就得罪了阿桂,判他無罪就得罪了阿桂的對頭和紳,最後稀裡糊塗的跟著他人走,因為案情有了轉折差點遭連累被貶。也是乾隆沒把他當做一個人物,知道他在案件中起不了什麼作用,所以沒有重罰。


另據清史稿記載,乾隆三十二年時,江蘇巡撫彰寶上任後查鹽,查到老紀親家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身上。紀曉嵐一看要糟,偷偷給他寫了封信,信裡只有一包茶葉和一包鹽,意思就是查鹽。


如此通風報信,讓盧見曾有了準備,彰寶便撲了個空。這事傳到乾隆那後,他大發雷霆,下旨徹查,才得知紀曉嵐幹了這麼一檔子事。


貢獻是編纂《四庫全書》


那麼有人會問了,既然乾隆老兒這麼不喜歡紀曉嵐,怎麼還會如此重用他?讓他當上大學士。這個還要從紀曉嵐修纂《四庫全書》說起。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紀曉嵐帶頭,聯合360多位高官學者,3800多人抄寫,耗時13年編成的叢書。分為經,史,子,集四部,故稱四庫,共有3500多冊,7.5萬卷。在我國文化歷史上佔有著極重要的作用。


這個工作的完成,代表著皇帝又一件豐功偉績,所以他一高興,就下旨重賞紀曉嵐,封他當了禮部尚書,官拜一品。


與大奸臣和珅沒啥交集



劇裡,紀曉嵐和大奸臣和珅鬥得你死我活,這也成了整部劇最大的看點。事實上,紀曉嵐和和珅基本沒啥交集。


首先,和珅是出生貴族的滿官,紀曉嵐的出生要差許多,在講究階層的當時,兩家沒有任何來往。其次,紀曉嵐大了和珅足足26歲,而且其官位一直比和珅低,兩人基本沒啥機會來往。所以電視劇就是戲說,為了吸引眼球。


宦海沉浮一生飄搖


真實的紀曉嵐在官場上,不但沒有劇中順風順水,還經歷了不少波折,他自己也在晚年的時候做過一副輓聯:“浮沉宦海如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意思就是自己的一生,就像鷗鳥蠹魚一樣,在官場沉浮了大半輩子,最後雖然也功成名就了,但還是覺得漂泊孤獨。可以說,這副對聯才是紀曉嵐一生最真實的寫照。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紀曉嵐的標籤就是鐵齒銅牙,但實際上,紀曉嵐有口吃,連說話都說不利索。《知足齋詩集》中說紀曉嵐“伯河間奼,口吃善著”,他雖然口吃,但口才了得,而且很毒舌,罵人都不帶髒字,常常把和珅說得啞口無言。

紀曉嵐平生有三大嗜好,一是食肉,二是抽菸,三是女色。

影視劇的片尾曲唱道“吃的是下鍋的米”,但據史書記載,紀曉嵐是個肉食者,一粒米都不願意吃,“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平生不穀食,面或偶爾食之,米則未曾上口也。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一頓飯要吃十盤豬肉,可見紀曉嵐對肉類的喜愛,而且他的食量也真是不小。

紀曉嵐愛抽菸,這一點是眾所周知的,因此還得了個“紀大煙袋”的名號,他煙癮非常大,一天都離不了煙,皇帝知道他嗜煙如命之後,便下令“賜鬥一枚,準其在館吸食”,因此紀曉嵐也可以說是奉旨抽菸了。

紀大煙袋

紀曉嵐最不為人知的嗜好便是好女色,據說他到了八十歲還經常上妓院尋花問柳,實乃十足的“性癮者”。紀曉嵐一生娶了一妻六妾,堪比韋小寶,但七房太太仍然滿足不了他的性慾,野史《蟲鳴漫錄》記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日御數女。五鼓如朝一次,歸寓一次,午間一次,薄暮一次,臨臥一次,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紀曉嵐一天要和多個女子行房事,一天至少要五次,若是興致來了,便再去尋花問柳。民間傳說紀曉嵐在編撰《四庫全書》時是居住在宮中的,沒有機會接近女色,幾天下來後,竟然“兩睛暴赤,顴紅如火”,皇帝見而大驚,紀曉嵐將實情告知,皇帝大笑,並賜給他兩名宮女,紀曉嵐才能安心地繼續編書。從這些資料當中,我們可以看到紀曉嵐的性癮之大,以及體力之好,儘管他縱慾過度,但還是活到了八十多歲高齡,令人稱奇。

好女色

紀曉嵐作為清代的大才子,他能名留青史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他的學問和才華。紀曉嵐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他常常與皇帝對對子,吟詩作賦,皇帝也對他的才學讚歎不已。乾隆帝一生愛好舞文弄墨,他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但詩作的質量卻被貶斥為連秀才都不如,無一句成風流。傳說乾隆帝寫得最好的一首詩是詠雪詩,一天,乾隆帝看到下雪,詩興大發,於是吟出了三句詩“一片兩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千十片千萬片......”只吟到第三句,乾隆帝就卡住了,這時紀曉嵐走過來,接了最後一句“飛入蘆花尋不見”,一下子把詩的意境擴大了,得到乾隆的大力讚賞。紀曉嵐主持編寫《四庫全書》,還撰寫了《閱微草堂筆記》,筆記中寫的多是狐仙鬼怪和鄉野怪談,紀曉嵐學問很大,因此他用語十分凝練,喜歡“掉書袋”,導致他寫的內容晦澀難懂。而同樣寫狐仙鬼怪題材的《聊齋志異》卻因語言通俗、情節豐富而廣受歡迎。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紀曉嵐確實是清代堂堂的大才子,大學問家。

閱微草堂筆記

四庫全書

鐵齒銅牙、紀大煙袋、性癮者、大學士,這四個都是紀曉嵐,是他形象中的一個方面,它們組合成一個立體的、多層次的紀曉嵐。


我本楚狂人


說起紀曉嵐,我們第一反應八成是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伴隨一代人的青春記憶,曾一度紅遍大江南北。張國立老師扮演的紀曉嵐,深入人心。那麼,歷史上真實的紀曉嵐,是什麼樣的?

紀曉嵐,名紀昀,雍正二年,出生於今河北獻縣的一個書香門第家庭。

4歲讀書,24歲在順天鄉試中一舉奪魁,30歲京城會試得中甲戌科進士。之後,紀昀曾多次主持各種考試,門生極多。他從鄉試主考官、同考官到侍讀、侍讀學士,一直做到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成為朝廷的文學重臣。

紀曉嵐一生所做的最偉大的一件事,就是參與纂修了《四庫全書》。才華橫溢,自不必說。

紀曉嵐的真實長相,是什麼樣的?


據書記載:“貌寢短視”。意思是說紀曉嵐長相醜,還是個近視眼。另外,紀曉嵐的好友朱珪曾對其做了這樣一首詩:

河間宗伯奼,口吃善著書。

沉浸四庫間,提要萬卷錄。

這首詩,好友朱珪其實是誇紀曉嵐的,贊其有才,紀曉嵐也確實有才,不過卻透漏了一個信息:紀曉嵐有口吃,也就是結巴。話雖然說得不利落,但紀曉嵐反應機敏,腦子轉得快,句句都能說在點子上。

紀曉嵐的真實家境,是什麼樣的?



紀曉嵐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一個頗為富足之家。紀曉嵐的父親紀容舒,曾經擔任雲南姚安知府,頗有政績,口碑很好。


知府,在今天大概相當於一個地級市的市長,另外紀曉嵐父親也是有名氣的學者,著有《唐韻考》、《杜律疏》、《玉臺新詠考異》等書。作為一個市長兼學者家的兒子,紀曉嵐的成長環境,也造就了他的文化底蘊。

紀曉嵐與乾隆帝、和珅,年齡相仿?



真實的紀曉嵐,並非像電視劇裡演的那樣,給人感覺三人年齡差別不大,實則年齡相差懸殊!


根據三人出生年份:乾隆1711年生,紀曉嵐1724年生,和珅1750年生。乾隆帝比紀曉嵐大13歲,紀曉嵐比和珅大26歲。也就是說三人中,乾隆帝最老,紀曉嵐次之,和珅最小,屬於小弟弟了。


電視劇裡說紀曉嵐和珅二人互相鬥嘴、調侃、慪氣,搞得像過家家,年齡大和珅26歲的紀曉嵐,會跟小年青鬥嘴鬥個沒完?所以三個人雖然是同時期的人,卻有比較大的年齡落差。

紀曉嵐一生奇特,都有哪些癖好?


紀先生一生有四大愛好,有些愛好絕對能讓人驚豔到!



第一大愛好:好書。這個愛好,好理解,但是紀曉嵐好書,幾乎達到了“著魔”的境界。據說,紀曉嵐手不釋卷,就算是吃飯和上廁所,手裡也要攥著本書,簡直是愛書成痴,也難怪成為了近視眼。其實,若沒有日以繼夜的讀書,哪來的滿腹才華?

第二大愛好:好煙。紀曉嵐是個“老煙槍”,愛煙如命,綽號“紀大煙袋”,確實名不虛傳。對於煙的熱愛,激發了他的思維靈感。基本上也是連吃飯和上廁所的時候,都是煙不離手。尤其喜歡一邊看書一邊吸菸,甚至在翰林院編書的時候也得吸菸。



第三大愛好:好肉。

紀曉嵐,酷愛吃肉,且無肉不歡。紀曉嵐愛吃肉愛到什麼程度呢?幾乎可以拿肉當飯。《蟲鳴漫錄》載:“紀文達公自言乃野怪轉身,以肉為飯,無粒米入口。”另有載:“飲時只豬肉十盤,熬茶一壺耳。”還有載:“曉嵐宗伯....日食肉數斤,終日不啖一粒谷,真奇人也。”

第四大愛好,好色。男人好色,很正常,但紀曉嵐的每個愛好,似乎都比常人更深。紀曉嵐一生娶7個老婆,一個正妻加上六個侍妾,不枉“風流才子”名號。《蟲鳴漫錄》載:“紀文達公日御數女....不可缺者。此外乘興而幸者,亦往往而有。”


紀曉嵐直到70多歲才當上兵部尚書,後來又遷吏部尚書。紀曉嵐晚年的著名作品《閱微草堂筆記》,與《聊齋志異》大致性質相近。紀曉嵐晚年自作輓聯,對自己一生總評價:浮沉宦海同鷗鳥,生死書叢似蠹魚。

嘉慶十年,紀曉嵐病逝於北京,享年82歲,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故卒後諡號“文達”,因此後世也稱其為“紀文達公”。


作為一個好煙好肉又好色的風流才子,紀曉嵐堪稱奇人!


【撰文:峰子哥;點關注 趣史趣事隨時看!】


峰子奇觀


紀曉嵐是個啥樣的人?

讓“鐵三角”的乾隆皇帝——當然,是歷史上的乾隆來評價,那就是——“朕以你文學優長,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爾何妄談國事!”

乾隆說這句話的語境是當時一個尹壯圖的官員被冤枉,紀曉嵐仗義執言,勸諫了幾句,結果被乾隆皇帝這樣訓斥。

當然了,乾隆皇帝說的大實話。

文人嘛,從東方朔那時候起,在帝王心中就是如此待遇,太平盛世可以粉飾太平,成就點帝王佳話。

電視劇裡的紀大煙袋,可以嬉笑怒罵,對皇帝,對和大人,都是玩世不恭甚至玩弄於股掌之上。

歷史上的紀曉嵐,可不是這樣,說句不好聽的,他跟和珅的地位根本不可同日而語,連跟和珅平輩論交的機會都沒有。

對了,還有一樣,電視劇的紀大煙袋不好女色,對小月等等都是以禮相待,歷史上的紀曉嵐可是不可一日無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