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單雯:崑曲女神成長日記


圖說單雯:3歲還像小男孩那樣玩槍呢。單家從曾祖起,三代名角,均以武生名世。到第四代卻得了一個漂亮的小姑娘。

圖說單雯:4歲時,像小女孩一樣跳舞了。起初,單家也沒有刻意培養她入梨園行。母親孫珏讓她學琴,可她心裡卻並不喜歡。後來,省戲校招收崑劇班。父母問她願意不願意?小姑娘頭直點:願意!願意!心裡暗喜:終於可以不學琴啦!

圖說單雯:11歲,排練《驚夢》。不入梨園,不知學戲之苦。進了戲校,小姑娘才明白,原來寶寶學琴的苦,那根本不算什麼……

圖說單雯:12歲,排練《刺虎》。小姑娘很努力。14歲就捧回了全國比賽的“紅梅杯”金獎和“梨園杯”一等獎。

圖說單雯:《桃花扇》劇照。戲劇名家龔隱雷為她教授開蒙戲《牡丹亭》;15歲時就得到國寶級大師張繼青的點撥。16歲,憑藉青春版《1699 桃花扇》一鳴驚人、紅透半邊天。

圖說單雯:《桃花扇》劇照。2012年,被張繼青欽點,小姑娘執弟子禮、正式拜入“崑曲祭酒”大師門下。

圖說單雯:單雯與黃欣《長生殿·小宴》劇照。逾600年曆史的崑曲,輝煌曾經、式微曾經,如今有了一眾青春偶像,也第一次吸引了大批80後、90曲迷。

圖說單雯:演出《踏傘》時後臺自拍留念。除了演戲,單雯的社會活動也是應接不暇:給大學生講座,參加昆迷曲會,受邀媒體組織的各種活動……

圖說單雯:演出《百花贈劍》時後臺自拍。大家都說:單雯特隨和,不搭架子;每回都笑容可掬,幾乎是有求必應。可單雯自己卻說:我會盡量推,能推的都推掉了。

圖說單雯:生活中的單雯。單雯說小時候,沒少挨母后的打。“一是我不好好吃飯。其實主要是不喜歡吃青菜啦,咽不下去,我會把它整根地從喉嚨裡拽出來。不吃,我媽就用筷子刷腮幫子。二是我在幼兒園受小男孩欺負,回家哭訴,也捱打。”

圖說單雯:生活中的單雯。單雯說:我媽她現在大變樣的,什麼都依賴我。我經常帶她出去吃飯或下午茶。點菜都要我幫她。更好玩兒的是,我們也常常看到有那麼不聽話瞎胡鬧的小屁孩兒,我倆都覺得手癢,就想抓過來打。她頓了一頓,說:我以後肯定會很兇的……


圖說單雯:生活中的單雯。其實,不演戲的時候,她就像一個鄰家女孩那樣享受自己的生活。她喜歡看中醫養生的書,享受茶品,練習書法,迷戀星座,還是個超級吃貨。逛街購物、遍嘗美食,幾乎是她不宅家時所能做的一切。

圖說單雯:生活中的單雯。與人相約,無論是公務活動還是私人聚會,她總是特別守時,總是儘可能早到。寧願自己等人、也不願讓別人等;一旦堵車了不能正點,她一定會跟對方聯繫,表示歉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