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贏!華農偉業發展之道,從一粒種子的科技之旅開始

每一粒種子的選育,都凝結著育種家的心血;

每一粒種子的生產,都聚合了人類勞動與工藝;

每一粒種子的推廣,都離不開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堅持;

看似一粒小小的種子,卻往往經歷了“十年磨一劍”的歷練。

當它到達農民手中的那一刻,就承載著農民對美好生活的希望。

近日,北京華農偉業種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農偉業”)舉辦了“華農偉業合作伙伴丹霞之旅”的特色學習活動,共有258名合作伙伴切身體會了一次“華農偉業”這粒種子的科技之旅。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堅持科研,支撐品種的誕生

本次活動開始於以“昨天、今天、明天”為主題的論壇,華農偉業總裁李春宏做了《當前種業形勢分析與華農偉業的未來之路》的主題演講,就是讓合作伙伴瞭解華農偉業過去是什麼樣的、現在是什麼樣的以及未來將是什麼樣的。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2018年,華農偉業共有必祥897、必祥1207、必祥617、必祥809、華農5173、縱橫836、縱橫618、必祥616等8個品種通過國審初審。在此之前,自主選育的玉米品種已有華農887、華農866、華農138、華農18、京單28等通過國審,華農292、必祥101、華農118等10多個品種已通過不同省市的審認定。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成績的背後,卻是數十年如一日的對科研育種的堅持和遠見。對於董事長兼玉米育種家肖必祥來說,在育種行業辛勤耕耘了二十多個春秋,才奠定堅實的育種基礎。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華農偉業董事長肖必祥

“用十年磨一劍形容玉米育種工作,一點不為過。”肖必祥說,以“必祥897”為例,從親本創制到一個組合的配成,就用了6年的時間,從田間檢驗再到審定,已經10個年頭了。在他看來,育種家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精品,必須要有一種鐵杵磨成針的耐心,才能成就育種事業。

正是由於這種堅持和信心,讓“科研創新”成為華農偉業的印記。華農偉業的科研團隊以肖必祥為核心,聚集了多位實力型專家加盟,不斷融合國外先進的商業化育種模式,創新創造出了一套獨具特色、實用性強、貫穿產品始終、多部門協同的產品研發全過程管理模式。

華農偉業堅持每年按銷售收入10%投入科研,隨著公司業績不斷上升,其科研能力隨之水漲船高。近年來,為了保持玉米研發技術的先進性,公司年投入的科研資金高達3000萬元。

經過多年的持續投入和不懈努力,華農偉業已建立了一套國內一流的科研測試體系,包括覆蓋全國各大玉米主產區的11個科研育種站、及覆蓋全國各個玉米生態亞區的150多點次的科研測試體系、以及覆蓋全國各個玉米生態亞區的400多個產品定位試驗點。同時,建立了佔地200多畝的海南南繁科研基地。

健全強大的科研體系,是支撐華農偉業過去、現在和未來發展的根本動力。這是“華農偉業人”一致的看法。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確保精品,守住種子質量關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每一粒種子的質量,都關係著從業人員的“飯碗”。為確保每一粒種子的質量,華農偉業在甘肅張掖建立了長期、穩固、優質的玉米制種基地,投資人民幣1.2億元,建設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現代化玉米種子加工中心。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參觀制種基地和加工中心,是華農偉業“華農偉業合作伙伴丹霞之旅”的第二站。

在制種生產基地,合作伙伴們一同觀摩了公司現有品種以及苗頭品種的田間長勢,對品種特徵特性有了直觀瞭解。同時,在技術人員的講解下,對公司的制種現狀、質量達成控制有了更深瞭解。

進入種子加工中心,自動化的生產線、A+國際標準實驗室這些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生產裝備無不讓合作伙伴們感到驚喜。華農偉業堅持用工業的思維做種業,展望工業4.0,力求打造智能工廠,引進了歐洲先進的加工生產線和設備,使用德國拜耳種衣劑、巴斯夫種子處理劑等進口產品,這些前瞻科技引領了華農種子的安全和高品質,為快速提升響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據悉,華農偉業遵循國家標準,並制定了比國家標準更加嚴格的企業內控標準。


在甘肅張掖和河北新樂分別建立了兩套標準化種子檢驗室,嚴格按照ISO9000體系標準進行全程質量管理,建立了從親本繁育、雜交制種、收購、晾曬、精選加工、包衣倉儲、發運等整套質量控制程序,並且每年堅持優化完善,確保公司產品質量100%合格、整體質量水平穩居國內一流。

先進的生產加工設備,規範的操作管理流程,科學的質量監控體系,保證了種子的質量與生產加工效率,成為華農偉業快速健康發展的又一助推器。

農民受益,合作伙伴雙贏

"我們給農民提供的不是我們的產品,而是實實在在的收益"。華農偉業始終把農民的利益當成公司的長遠利益來看。

2008年,華農偉業創立的第二年,公司科研部門在試驗中發現剛剛投放市場的品種感染青枯病。如果農民購買種植,一旦發病就會給農民造成大幅度減產,但是種子已經生產出來了,這批種子價值超過34.5萬元,如果不賣就會給公司造成損失,而當年公司的總利潤才30萬左右。


如何處理這批種子是對華農很大的挑戰,經過討論,公司果斷決定轉商。公司董事長肖必祥說:“雖然公司損失了超過30萬元,但如果賣給農民,給農民造成的損失是成百倍的。公司寧可沒利潤也不能讓農民受損失。損失農民的利益,就是損失公司的長遠利益。

對於合作伙伴,華農偉業始終堅持客戶第一,合作共贏的最高原則。把“幫助經銷商成為當地第一”作為華農偉業和合作夥伴共成長的目標。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據瞭解,華農18是2011年東北早熟區(現在的中熟區)國家審定的三個品種第一名,一經審定立即掀起了訂購狂潮,訂貨2100多萬元。但出乎意料的是,當年東北部分地區大斑病嚴重爆發,經銷商銷售大受影響。面臨經銷商資金積壓,公司領導決定不再執行合同約定,給經銷商退還貨款,最後退款總額超過1400萬元,佔到公司當年銷售收入的三分之一。雖然這個決定給公司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但在東北地區為公司贏得了很好的聲譽。

“通過參觀、學習、交流,我們更加堅定了和華農偉業合作的信心和決心。”山西合作伙伴李擁軍如是說。

2018年8月16日

- End -

合作共赢!华农伟业发展之道,从一粒种子的科技之旅开始

記者丨劉海英 葉鳳林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可能你還想了解

KNOW MOR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