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中的結局怎麼看都讓人心裡不得勁,好好的一群人在梁山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多好啊,這也許是每個讀水滸,看水滸的精神寄託,但宋江偏偏要搞什麼招安,害的兄弟們死的死,走的走,很是淒涼。但如果仔細分析,水滸傳中關於宋江詔安的幾個問題,會發現宋江真得是用心良苦啊。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的結局雖然讓人覺得心裡不爽,但這種結局是最有深意,最合理的了。下面我們就關於宋江招安分析幾個問題。第一個問題:宋江什麼時候開始有的招安念頭?可以說,宋江一上梁山就有這個念頭,或者說,宋江原來就沒有想過上梁山。

他幫晁蓋也不是為了上梁山,而是這個人本身就仗義疏財,尤其敬佩對那些好漢,宋江是個黑白道通吃的傢伙,他靈活得很,就是太正義,不屑於與奸臣為伍,這也是他為啥三十多了還是個小官吏。宋江在沒上梁山前多次表示自己的理想是為國分憂,精忠報國。一上梁山,不久他就做了兩件事,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第二個問題:那麼宋江上梁山不久做了哪兩件事?充分說明了其招安的決心。宋江剛上梁山時,只是個二把手。一把手的晁蓋可是個又硬又倔的傢伙,他既然做山大王的決心比宋江的報國心都要重,晁蓋活著,宋江絕對是不敢提招安的事的。

他要做的是籠絡人心,集贊人脈,這是晁蓋幸好是死了,如果晁蓋不死的話,可能到最後,他們兩個要反目,這是有根據的。通過宋江的操作,很多人都擁護他,最後整個梁山都違背了晁蓋臨死的遺願,讓宋江做了首領,而不是殺掉史文恭的盧俊義。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宋江一做上首領,就做了兩件事:第一件,就是把大堂的牌匾改名為“忠義堂”,自古忠義難兩全,這也許就註定了宋江的悲劇吧。忠就是對待國家的忠,義就是對待兄弟的義。他做的第二件事更厲害,立了個鎮山之旗,上面四個大字“替天行道”,這是很厲害的,這在水滸中也曾提到過,天就代表者皇帝,道就是替皇帝做大道的事。所以,宋江反的是奸臣,而不是當朝皇帝。

第三個問題:除了自己的理想或者私心外,宋江為什麼要詔安?宋江實行詔安,毫無疑問,是有自己的私心的,但也不是說沒有一點“公心”,他也是再為兄弟們做謀劃,將山雖然快活,但只是個山寨,終歸成不了氣候,哪天朝廷認真起來,不需要費太多力氣就給滅了。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不要說梁山,南方的方臘朝廷都沒有放眼裡。還有一個原因是,在這裡做一輩子草寇,就是死後也脫不下來草寇的名,兄弟們會“遺臭萬年”的。

第四個問題:梁山除了宋江外,誰同意招安,誰不同意招安?排名前五的人,基本都同意招安,而排名靠後的燕青是招安的功臣,他聯絡李師師,打探皇帝消息,為宋江獲得不少情報,楊志是同意招安的,他是楊門的後人,他是帶著忠臣的使命來的,時刻想著老祖宗的臉面呢。反對招安最強烈的是武松,其次是魯智深。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最多的人抱的態度是隨大流,見機行事。林沖並不反對招安,但是他無法面對害死他全家的高俅,所以高俅不死,即使他接受招安,也是心不在朝。阮氏三兄弟表面顯得挺硬,加入阮小七的兩個哥哥不死的話,他們受封的可能性也是挺大的,因為之前他是跟隨晁蓋的,按理說對晁蓋應該更忠心才是,但後來卻違背晁蓋的遺願拼死擁護晁蓋,其實吳用也是這貨。

水滸傳中,關於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能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宋江實行招安初衷好的,但結果也許連他也沒有想到,並且為了招安他做了好多工作,從宋江招安的這幾個問題可以看出,宋江真的用心良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