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爲干支之一,應用全解

天干始於甲,地支始於子,天干與地支循環相配。

1、天干有十,地支有十二

注:幹猶本也,象天生物,故曰天干;支猶枝也,象地成物,故曰地支。幹有十: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有十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百、戊、亥。

甲子為干支之一,應用全解

2、用甲乘子,取乙駕醜,干支終始而循環,天地之數六十而盡矣。

注:甲子之法,以天干順佈於地支之上,始自甲子至癸百,幹終而始甲戊,支終而始丙子,若枝本之不離,並盡於癸亥,計有六十也。

3、天分五運,地分六氣,以造化萬物於其中,乃作甲了以記歲時,使日月四時之有經也。

注:五運謂東南西北中,十干動運乎上;六氣謂十二支六陰六陽之氣,司寒暑春秋消長之權,靜成乎下。而吉凶禍福,由是以兆。

4、自漢武從寅,則無復四同之甲子;迨婁景補韻,則始傳分象之五行。

注:周正建子,則以甲子年起甲子月,甲子日起甲子時。夏正建寅,漢武帝述之,退三位而取丙寅,所以無復有四甲子也。古納音但有甲子乙丑屬金、丙寅丁卯屬火之法,及婁景先生推五行之理作歌,始有海中金、爐中火之說。

甲子為干支之一,應用全解

5、納音之法,以干支之數,合大衍之用四十有九,去其本數,復考其零,以五行相生而納諸屬也。

注:納音所屬之法,“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考其干支所屬之數幾何,於四十九數內,去其干支本數,而所零者以五除之,其餘復以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數至四十有九,得水則納音是木,得土則納音是金也。法曰:

六旬甲子妙尤玄,七七中除地與天。

五減零求生數立,納音得此幾人傳。

夫干支之數,謂甲、己、子、午九,乙、庚、醜、未八,丙、辛、寅、中七,丁、壬、卯、酉六,戊、癸、辰、戌五,巳、亥四為則,此干支定數也。以萬物闢子而合申,故甲己子午,自子至申得九;乙庚醜未,自醜至申得八。如甲乃九數,子亦九數,乙乃八數,醜亦八數,計三十有四。於四十九內除之,其餘十五,復減其十,所零五數。五為土,土生金是也。餘仿此。

6、復引申其用,渾甲同此而作,三式由此而成。

注:渾甲,以六十甲子納八卦之下也。三式,謂太乙統宗,天之數也;奇門遁甲,地之數也;大六壬,神人之數也。

7、幹乃天,虛而無形,故不專禍福;支乃地,實而有象,則有旺衰生死、進退消長、破衝刑害,以曲成萬物之能。

注:天無形,故幹神之用,專於五化,謂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之類;地有象,則成能萬物,吉凶以昭,故支神之用,有當生者旺、所生者相、四生四死、進神退神、升降消長、三刑六害之類。

甲子為干支之一,應用全解

8、是以位之四方,納之八卦,立星煞之神,生生不己,新新不停,鹹備五行之用。《通書》所謂“三大三小”,諺語所謂“無水無金”。上古天皇、地皇、人皇,皆資是始,萬化之用,豈能外此哉!

注:以干支列於四方,謂壬子癸、醜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是也·以干支納於八卦之下,義見後篇。立吉星凶煞之神,吉凶鹹備。他如《通書》所謂六甲下納大金小金、大火小火、大水小水之法,諺語謂“甲子甲午旬中全無水,甲申甲寅旬中不見金"之說,即上古天王君起甲子、地王君起甲申、人王君起甲寅,莫不造端於此。故曰:甲子不立,則五行不神;五行不神,則吉凶不著矣。是以著《易》,必首明甲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