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中華大地,本來就是一處民康物阜之地,地大物博更兼山清水秀之處極多,古往今來更是出過多少英雄豪傑,遊覽各處名山大川、古蹟地史,亦從玄學角度,探討各處的古代建築和土地,有思古之幽情之餘,亦解構各種玄機風水。

首站就到曾經是中國不少朝代古都的南京,一睹這處帝王之地的獨特山水。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明朝孝陵的神道佈滿壯觀的石刻,只是年代久遠更經戰亂,不少石刻都有所損壞

瑞獸撐碑

南京曾經是明朝的首都,自古以來便是龍蟠虎踞之地,即有獨龍埠和虎山兩座靠山,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齊桓公便已認為這處是風水寶地,傳說中曾以萬金埋藏於此,希望以金洩土,讓這個有山有水之地,能夠為己所用,後世便有很多人以這個傳說為依據,在紫金山一帶掘地尋金。

明太祖朱元璋及皇后的孝陵就在獨龍埠,而孝陵第一件最引人注目的,便是神功聖德碑。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神功聖德碑極為巨型,足有六個人之高,碑下的瑞獸就是贔屓。

這塊碑本是明成祖朱棣建立,用來歌頌父親朱元璋功績的石碑,足足有六個人的高度,其中最有特色的,卻是碑下面的一隻瑞獸。這隻瑞獸名叫贔屓,古時認為它可以頂著三山五響,所以每當要製造巨型石碑的話,都會以這隻贔屓來做基座。

北斗神道

古代中國的風水理念中,總以天圓地方為依據,所以地面上的建築,一定以方形為依歸,可是明太祖的陵墓中,道路竟然會是彎彎曲曲的,到底是什麼原因?

其實南京作為皇朝首都,最早的要算是三國時代的東吳,孫權就是葬在孝陵之處,時間當然比明太祖更久遠。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孝陵神道兩旁,有極多神情威武的石像雕刻,拱圍皇陵

到興建孝陵時,可能是識英雄重英雄的關係,明朝皇帝並沒有把孫權的墓移走,反而把神道改為彎曲狀,圍繞孫權墓外圍而行,成為古往今來,中國唯一一個帝王陵神道,不是以直線來行走的。傳說中朱元璋是聽了劉伯溫的建議,特別把神道改為北斗七星的形狀,既避開孫權墓,亦有風水實效。孝陵所在的山名獨龍埠,其名稱亦應驗了明朝只得太祖朱元璋這條獨龍在南京,後人連首都皆遷往北京。

玄奘舍利

獨龍埠的另一重要古蹟,就是六朝古剎靈谷寺。寺內有玄奘院,這處藏了一件中國佛教中最重要的聖物之一,就是到印度取西經的玄奘法師頂骨舍利。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靈谷寺

其實靈谷寺中,更有明太祖遷來的八功德水,所謂八功德即是清、冷、香、柔、甘、淨、不噎、除痾,這些水更有治療某些疾病的效果,所以一直被視為聖水。

國父之選

其實南京獨龍埠這處風水之地,更是國父孫中山的陵墓所在之處,原來當年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卻早就說想葬在南京,有傳其實早就有人告訴孫中山先生,這裡是獨龍,對後人不太有利,可是中山先生一來是為尊敬反元成功的前輩朱元璋,二來認為全中國人都是自己的後人,根本不理會風水是好是壞,所以堅決下葬於此。

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帝王之宅南京

治隆唐宋御碑,是由清朝康熙皇帝親題,意指明太祖的功德超過唐太宗和宋太祖。

以前到南京都只是走馬看花,這次卻有機會認識到各處古蹟的歷史故事,以至一草一石佈置的背後涵義,真是獲益良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