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和黃帝到底爲何而戰?

天下復擾亂,黃帝畫蚩尤形象,以威天下。——《龍魚河圖》(劉邦)祠黃帝、祭蚩尤於沛庭。——《史記.高祖本紀》三曰兵主,祀蚩尤。——《封禪書》

黃帝殺蚩尤與逐鹿,天下動盪,又用蚩尤震懾天下;劉邦起兵,祭祀蚩尤!

兵主!

戰神!

蚩尤!

蚩尤與黃帝的大戰只是一場成王敗寇的戰役。即使蚩尤戰死沙場,卻也威震千百年,就是大對頭——黃帝,卻也不得不佩服這位兵主!

蚩尤和黃帝到底為何而戰?

蚩尤、夸父、共工等,都是炎帝后裔或者臣民,蚩尤與黃帝大戰,是炎黃之戰的餘波,是衰落的神農氏最後的掙扎,是神農和軒轅之戰的延續。這場大戰,以蚩尤之死為終結,以神農氏的最終戰敗落下帷幕,從此之後,神農及其後裔退出歷史舞臺,黃帝一族執掌天下。

蚩尤隸屬炎帝一族,炎帝戰敗之後,蚩尤重振士氣,拉開與黃帝的又一場大戰。這算不上做了什麼“為非作歹”的事情,土地、族人、森林、河流……賴以生存的一切被“入侵者”躲走,不反抗才是傻子。戰爭的原因往往很簡單粗暴。

《山海經》中記載了蚩尤黃帝大戰的主要情節: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使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

典籍中關於這場戰爭的記載很多,也很雜亂,不過主要情節還是很統一一致的,主要也是《山海經》中記載的這一段。寥寥數語,但是驚心動魄呢。

傳說蚩尤有兄弟八十一人(也有說七十二人),其實由此我們可以揣測,這蚩尤可能也並非是一個人,而是一個驍勇善戰的氏族。蚩尤之後又有巨人夸父為炎帝報仇,這蚩尤和夸父一定是有聯繫的啊,所以有傳說這蚩尤本身也是一位“巨人”。記載中的蚩尤,是人生牛腳,四隻眼睛,六隻手,頭上還長著角,除此之外,這位還是銅皮鐵骨,口碎砂石的主,戰鬥力不可謂不強悍!

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人身牛蹄,四目六手,耳鬢如劍戟,頭有角。

炎帝敗北之後,蚩尤起兵大戰黃帝。這場戰爭幾乎耗盡了黃帝的所有精力。兩人鬥法不止,黃帝連連敗北。《山海經》中主要記載了黃帝出應龍水戰,蚩尤請風伯雨師控雨雨,黃帝不敵。後來黃帝請玄女出戰,這才得機會將蚩尤斬殺在九尾狐的老家——青丘。

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

在蚩尤黃帝大戰中出戰的很多角色都很牛的人物!現在看來,幾乎可以稱之為諸神之戰了!蚩尤、黃帝自然不在話下,此外還有玄女、風后、風伯、王母、應龍、饕餮、少昊、伍胥、傷魂鳥、夔、現在的國寶熊貓……總之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蚩尤和黃帝到底為何而戰?

傳說蚩尤被斬殺於青丘,當時押解蚩尤的鎖鏈被遺棄在山上,後來長出一片楓林。這個情節有點眼熟啊,沒錯的,夸父死後,他的手杖化成一片桃林,也就是鄧林,夸父又被成為鄧夸父的。其實這些神話故事,細細讀來,很有意思,而且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比如蚩尤和夸父,為什麼身後都會化有樹林呢?這其中有什麼含義呢?當然,關於蚩尤也有一些“負面緋聞”,比如說貪嗔爆。我倒覺得這些傳說可能與蚩尤本身的形象和強悍的戰鬥力有關,至於蚩尤殘虐與否,到底做過什麼不好的事情,這個就沒法考究了,這方面的記載都很少。

為什麼會覺得蚩尤是為反面人物,也情有可原。在大家的認知裡,黃帝是很正面向上的人物,也就是說黃帝是“好人”,那與好人為敵的,大概就是壞人了。其實不然,大家都是各為各自的利益,都有各自要保護的東西,在這方面我們沒法說誰好誰壞,最後我們可感慨的大概只有“成王敗寇”。

蚩尤和黃帝到底為何而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