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有夢想,郭曉峯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找 :八十年代末,山東莒南縣的一個小村莊,一對喜歡文藝的兄弟召集了一幫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趕潮樂隊”。哥哥彈吉他,弟弟吹笛子,還有拉二胡的、彈琵琶的、吹口琴的……當時莒南的文藝非常紅火,“趕潮樂隊”經常到處演出。那個時候這對兄弟叫郭廣學、郭廣習,現在他們是郭曉峰、郭曉冬。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郭曉峰潛意識裡一直覺得自己應該走向一個目標,但當時的環境並沒有把這個目標點亮。

不到二十歲,郭曉峰在山東種過地,打過工,站過商店。為了以後謀生,舅舅通過關係在浙江免費幫他找了一個駕校,考下駕駛本。這在他的同學看起來是特別值得羨慕的事,“那個時候考個駕駛本要幾千塊錢,是家裡幾年都攢不出來的。”有了這個技術,在所有人看來,郭曉峰以後就可以衣食無憂了。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每個月工資1200元,郭曉峰把大部分錢留給家裡,幫經濟狀況不好的家解決了大問題,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價值,非常自豪。 “現在來想,那時候的經歷就是讓現在的自己更豐富了一些,因為不同的職業會讓你接觸不同的人,去的地方多了,見識的多了,想的東西也多了。其實現在想想,那時候做的那些工作,都是為現在積累了一些生活的經驗。”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堅持 :1993年中秋節前夕,郭曉峰接到弟弟郭曉冬的一封信。得知弟弟在北京身單力薄,郭曉峰放心不下,也決定來北京闖蕩,陪伴弟弟。 舅舅不明白,“每個月1200元的工資是那個時候農村一個家庭近兩年的現金收入,就這樣你還不幹了。”沒人能說動他,郭曉峰來到了北京。剛來的時候,他穿了一件黃色的T恤衫,郭曉冬衝著他笑,“你怎麼那麼土?”兄弟二人抱在了一起。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那段時間郭曉冬備考北京電影學院,同學幫郭曉峰介紹了一個每天10塊錢群眾演員的活。兄弟倆一起跑上了龍套。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就這樣,只要一沒錢吃飯,他就去跑龍套,只要往那兒一站,肯定能被選上。他開始琢磨,“我可能不僅僅只能跑龍套”。在兩年的龍套生涯裡,郭曉峰慢慢發現,自己潛意識裡的那個目標,就是夢想當演員。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他們住在郵電學院每月租金200元的地下室,那裡聚滿了五湖四海來的“北漂”。有一天夜裡下暴雨,地下室被突襲的暴雨淹了。第二天起床,郭曉峰發現鞋不見了,才看見,原來屋子裡的水都快要淹到床面了,他們一邊往外舀水一邊叫人幫忙。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郭曉東一直在堅持

1996年,郭曉冬考上了北京電影學院,為了給弟弟籌夠每年一萬元的學費,他開始在工資略高的武行當群眾演員。有一次,在一場打戲裡,他被“炸彈”的衝擊波炸得從側面翻了下去,正好摔在了水泥臺階上。恢復意識的時候,一群人已經圍住了他,導演說,你明天休息吧,兩天的工資一塊兒給你。 因為有夢想,郭曉峰從沒覺得那個時候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