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奇」古樓閣:4根柱子全是懸空,頭頂千斤卻屹立400年不倒


說到古代閣樓,可能絕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滕王閣、岳陽樓、黃鶴樓等這些古今中外出了名的閣樓。但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我國一座最“奇特”的古代閣樓——真武閣。

真武閣在容縣城東繡江北岸一座石臺上,建於明萬曆元年。登閣遠望,隔著南岸廣闊的平原,東南山嶺巍然矗立,氣勢雄壯。

真武閣,閣三層,三簷,呈方塔形,通高13.2米,面寬13.8米,進深11.2米,與岳陽樓、黃鶴樓、滕王閣合稱江南四大名樓。

真武閣有三大特色:一是地基既沒有堅硬的石頭,也沒有牢固的鋼筋水泥,而全是在磚牆內填上夯實的河砂,經略臺、真武閣建在砂堆上,歷千年而不倒。

二是全樓閣不用一顆釘子,全部是木隼結構,以槓桿原理串聯吻合,數百年裡卻穩如泰山。

三是二樓中有四根大柱子承受上層樓板、梁、柱和屋瓦的千鈞重量,柱腳卻懸空不落地,是全閣結構中最精巧、最奇特的部分。

這是“槓桿原理”所造成的懸柱奇觀,就是將從底層通到二層的八根通柱,變成二、三層的支點,在通柱上分上下兩層橫貫七十二根挑枋,這些挑枋象天平上的橫杆一樣,外面長的一端挑起寬闊的瓦簷,裡面短的一端跳起二層的內柱,使它頭頂千斤,腳不落地。

400多年來,真武閣象一架精確的的天平,經歷了5次地震、3次特大臺風,仍安然無恙,其結構之奇巧,舉世無雙,被譽為“天南傑構”,在當地的民間故事中更是魯班建造的“神仙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