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奉節甘夫人墓的思考

重慶奉節古稱夔州,為歷代州、府、路、郡治所,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建制史。“劉備託孤”這一重大三國曆史事件就發生在此。奉節有白帝城、永安宮、水旱八陣圖、撫軍橋、臥龍崗、甘夫人墓、曬甲巖、擂鼓臺、黃承彥之墓等三國文化遺蹟和名勝,承載和記錄了三國時期奉節那段戰火紛飛的歷史。如今,奉節縣重新梳理縣域內的三國文化,打造三國文化品牌。筆者就奉節縣有必要重修甘夫人墓談談自己的想法。

重修奉節甘夫人墓的思考

重慶奉節老縣城甘夫人墓遺址(原載《奉節縣誌》)

一、劉備賢內助甘夫人嫻淑端莊的良好形象

據陳壽《三國志∙二主妃子傳》記載,三國時期蜀主劉備賢內助甘夫人是沛(今江蘇沛縣)人,劉備擔任豫州牧時,駐小沛時納甘夫人為妾。據《拾遺記》所記,甘夫人當年容貌美豔,姿態撫媚,皮膚白如玉。劉備將甘夫人到自己的內室紗帳中,然後從屋子外面往裡看去,甘夫人就如同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霜雪一樣。劉備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頭,比喻甘夫人皮膚白皙,甘夫人卻勸劉備不可玩物喪志。於是劉備撤去玉人,群僚們稱讚甘夫人乃"神智夫人"。由於當時劉備數喪嫡室,甘夫人常攝內事。後隨劉備至荊州,在那裡生下後主劉禪。荊州降曹操後,劉備兵敗曹操於當陽長坂,甘夫人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公元209年,甘夫人病逝,享年二十二歲,葬於南郡(今湖北江陵縣北)。章武二年,甘夫人被追諡為皇思夫人,遷葬於蜀,未至而先主殂。丞相諸葛亮上言:“皇思夫人履行修仁,淑慎其身。大行皇帝昔在上將,嬪妃作合,載育聖躬,大命不融。大行皇帝存時,篤義垂恩,念皇思夫人神柩在遠飄飄,特遣使者奉迎。會大行皇帝崩,今皇思夫人神柩已到,又梓宮在道,園陵將成,安厝有朝。臣輒與太常臣賴恭等議,《禮記》曰:‘立愛自親始,教民孝也;立敬自長始,教民順也。’不忘其親,所由生也。《春秋》之義,母以子貴。昔高皇帝追尊太上昭靈夫人為昭靈皇后,孝和皇帝改葬其母梁貴人,尊號曰恭懷皇后,孝愍皇帝亦改葬其母王夫人,尊號曰靈懷皇后。今皇思夫人宜有尊號,以慰寒泉之思,輒與恭等案諡法,宜曰昭烈皇后。《詩》曰:‘谷則異室,死則同穴。’故昭烈皇后宜與大行皇帝(劉備)合葬。”(1)劉禪准奏,追諡其母甘夫人為昭烈皇后。章武三年(223)八月劉備與甘皇后是否合葬於成都惠陵,史無明文。而先主穆皇后則明言“後薨,合葬惠陵。”或許甘夫人遷喪至永安(今奉節),即於此地營葬也未可知。甘夫人究竟是葬在奉節,還是與劉備合葬惠陵,也成了一個歷史之謎。

重修奉節甘夫人墓的思考

重慶奉節老縣城夔州賓館皇思樓(原載《奉節縣誌》)

二、奉節現存的兩部縣誌有關甘夫人墓的記載

重慶奉節現存的縣誌共有兩部,一部是清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另一部由四川省奉節縣誌編纂委員會編纂、方誌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奉節縣誌》。這兩部《奉節縣誌》都有三國時期蜀主劉備的賢內助甘夫人及其墓葬的記載。

清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卷三十三記載:昭烈甘皇后墓在府治後。墓前有碑記,設位於望華亭上。清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還援引正史《三國志》對甘夫人作了如下的介紹:“甘皇后,沛人也。隨地於荊州,產後主。值曹操軍至,追帝於當陽長坂,於時困逼,棄後及後主,賴趙雲保護,得免於難。後卒,葬於南郡。章武二年,追諡皇思夫人,遷葬於蜀。後主即位,上尊號曰‘昭烈皇后’”。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還記錄了奉節甘夫人墓的具體位置:“宋陸游《入蜀記》:“夔州治在甘夫人墓西南。”由此可知,最晚到南宋初年,夔州城內就有甘夫人墓,當時位置在夔州府治東北,永安宮北。與奉節老縣城夔州賓館的位置大體相當。元《一統志》也記載了甘夫人墓:“墓在府治內鎮峽堂後,即昭烈皇后也”。清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還節錄了知府周景福《續修墓碑記》中的一段話,周景福在這段話評價甘夫人“其節烈之氣,實足以激發人心,俾愛敬保護之忱油然而自動,故自漢迄今,邱隴無恙。”

1995年出版的《奉節縣誌》卷三十二第四節對甘夫人墓有更詳細的記載:“蜀漢後主劉禪的生母甘夫人,沛(今江蘇沛縣)人。卒後,葬於南郡。章武二年(222)夷陵之戰,劉備敗退白帝城,追諡甘夫人為皇思夫人,並派人到南郡遷葬四川,是未畢,劉備死於永安。此後,丞相諸葛亮上書劉禪,:“今皇思夫人神柩已到,又梓宮在道,園陵將成,安厝有朝。宜有尊號,以慰寒泉之思,並宜與大行皇帝(指劉備)合葬……”劉禪准奏,並追諡其母甘夫人為昭烈皇后。章武三年(223)夏四月劉備殂於永安宮。“五月梓宮自永安還成都,諡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惠陵是合葬墓,其中埋葬著劉備及甘皇后和穆皇后。但奉節的確又有個甘夫人墓。據陸游《入蜀記》十月二十七日記,:“州治在(永安)宮西北,甘夫人墓西南。”據此可知南宋初年,夔州城內已有甘夫人墓,當時位置應在夔州府治東北,永安宮北。與今之位置大體相當。元《一統志》、明《益部談資》都有甘夫人墓在夔州府治後山的記載。清康熙年間,夔州知府吳美秀題甘夫人墓有“我來題片石,不敢吊貞魂”詩句。清夔州知府周景福《續修(甘夫人)墓碑記》載:“甘後殉難當陽,瘞骸魚復……自漢迄今,邱隴無恙。”“守斯土者,春秋時祭,代不乏人。”民國初年,奉節縣政府後院仍有甘夫人墓,墓側一廟為桓侯廟。解放後,憑弔甘夫人墓的遊人日必數起,知名度越來越高。1958年奉節縣人民政府修建外賓大樓,將墓遷自唸佛橋東干溝轉彎處土墩上,立碑:“漢昭烈甘皇后墓”。1961年修建奉節縣工業局綜合樓,墓遂廢。遷墓時墓中無棺槨。奉節民間父老傳說,甘夫人靈柩曾淺厝奉節,後移葬成都惠陵。”今夔州賓館內有重修的甘夫人墓。

清光緒十九年版《奉節縣誌》和1995年出版的《奉節縣誌》都收錄了清康熙年間,夔州知府吳美秀一首題為《甘夫人墓》的詩,詩云:“風雨暮鴉噪,荒荒落日昏。我來題片石,不敢吊貞魂。墓棘寒煙散,山花涕淚存。年年芳草路,無復怨黃昏。”

重修奉節甘夫人墓的思考

重慶奉節老縣城甘夫人墓墓碑(原載《中國歷史名勝白帝城》)

三、奉節縣重修甘夫人墓的必要性

奉節老縣城夔州賓館外重修的甘夫人墓,是在皇思樓下的一平臺上,平臺上有“望華亭”,亭內立有高約2米的一塊石墓碑,墓碑上書“漢昭烈甘皇后之墓”八個陰文漢隸。還有一棵相思樹,枝葉扶疏垂下。三峽庫區奉節縣移民搬遷時,甘夫人墓沒有遷建,墓碑及望華亭就被拆除。2006年9月,三峽水庫蓄水到至156米後,位於奉節老縣城夔州賓館的甘夫人墓遺址被淹沒。從此以後,奉節再無甘夫人墓,迄今為止已有12年了。

重慶奉節甘夫人墓是三峽庫區重要的文物古蹟,按照《長江三峽工程淹沒及遷建區文物古蹟保護規劃報告》提出的要求,奉節甘夫人墓淹沒後復建是完全必要的。正如重慶市中國三峽博物館名譽館長、重慶市三峽文物保護專家顧問組副組長王川平所說:“文物是祖先傳承給後人的精神財富與物質遺產,對於文物的保護工作,我們要做到‘前對得起古人、後對得起來者’,只有這樣,文物才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2)

筆者認為奉節縣重修甘夫人墓是傳承奉節三國曆史文化的需要。甘夫人是漢昭烈皇后,是三國曆史人物。我們不能因為三峽庫區蓄水讓甘夫人墓被浪花淘盡,拿這樣重要的三國曆史文化遺址不當一回事。我們有必要高度重視歷史名人效應,讓這一寶貴的資源“活起來”。

重修甘夫人墓是促進奉節文化發展和旅遊開發相融合的需要。奉節是三國時期蜀漢的軍事重鎮,有關專家認為,奉節的三國文化特色,在重慶獨樹一幟,在三峽庫區出類拔萃,在全國也屬於三國文化研究的重點區域之一。從目前的研究情況來看,筆者認為奉節縣對三國文化在研究範圍和深度上還不盡如人意。奉節三國文化的研究有著極大的潛力和開拓空間。如果我們加大三國文化的研究力度和擴大研究領域,奉節這座縣城就放在一個較高的平臺上,提高知名度,讓奉節厚重的三國文化成為旅遊產業重要的獨特的一種資源,就會為旅遊經濟埋下極其深厚的根基和拓展出廣闊的空間。

(1)陳壽《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M] 西晉

(2)王逸君 張琴《三峽文物保護工作圓滿完成》[J]2012年09月21日新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