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造就第339位講者 彭斌

極飛科技 創始人&CEO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農業是一個非常非常古老的行業,是我們的第一產業。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這張圖表現的是人類早期刀耕火種的農耕文明。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這是我在東北黑龍江地區的田間隨手拍攝的一段畫面,一位農民手持著一個簡陋的噴霧器,給農作物噴灑農藥。這樣的場景在中國的大部分農村,至今仍然非常常見。

經歷了農耕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人類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下信息已經能以光速傳輸,從中國坐飛機到美國也只需要十幾個小時,唯獨農業領域幾千年來沒有如此劇變。

中國農業發展現狀

中國目前有3億農業從業者,聽上去還不少?

事實上,在過去的16年的時間裡,中國農村人口每年以百分之幾的速度下降,16年間一共下降了21%。大量年輕人從農村走到了城市,並且定居了下來。全中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約為1.1~1.2億,其中有6600萬在農村地區。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所以

在農業領域裡,勞動力不僅數量在持續下降,老齡化情況也越來越嚴重。

農業機械化程度最高的是水稻收割,達到80%多,但是對農產品產量和質量影響最大的植保一項,機械化程度只有7%。

植保就是給農作物除草、施肥、殺蟲,確保它們健康成長。中國有20.25億畝耕地,這些耕地平均每年需要四次植保作業,相當於有86億畝次的植保需求。

此外,雖然我們的耕地只佔全球8%,但我們有全球19%的人口,為了保證高產以養活這麼多人,我們的農民伯伯非常辛勤地勞作,大量施灑農藥和化肥,全球35%的農藥和化肥都灑在了中國的田間地頭。

由於大部分農田施灑農藥都是人工用很簡單的噴霧器完成,作業方式非常落後,60%的農藥都浪費掉了,還導致平均每年超過10萬人因農藥中毒,其中20%甚至因此喪命。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大致能夠想象中國農業的現狀是什麼樣子的——勞動力越來越少,越來越老,越來越貴,生產條件落後。

不僅如此,隨著居民對食品問題越來越重視,我們對農產品的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我們希望它健康,希望它安全……這些變化和訴求,亟待新的科技來應對。

人工智能和無人機的出現,讓我們看到了農業領域裡人們期待已久的變革。

科技帶來的變革

在這個片子裡,我們看到無人機作為一種新的機器人形態飛入了農田。這樣一臺小小的無人機,它的效率是人工的60倍,因為能夠精準定位,還可以減少30%的農藥施灑量,節省90%的用水。

怎麼做到呢?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這是一張通過無人機拍攝到的農田照片,右邊是正常的農作物生長情況,而左邊有一個區域裡有特別明顯的雜草生長痕跡。

AI能夠把一片農田中每個部分的細節都識別出來,哪裡是雜草,哪裡是田埂,哪裡是農作物,哪裡是水渠,通過AI識別之後,就會獲得一張農田處方圖,就像人類去看病一樣,看完病拿到一張處方,按方抓藥。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在這張圖上,紅色區域就是應該著重施灑肥料的地方,綠色區域是不需要施灑任何化學用品的地方。當AI把數據輸入到無人機之後,它就能精準地執行植保方案,給必要的區域噴灑相應的化肥農藥。通過這項技術,我們不僅能夠減少農藥的濫用,還能降低農民的生產成本。

除了空中飛的,還有地上走的,它們不僅能噴灑農藥,還能看護農作物,協助人類收割。

在這個視頻裡,你可以看到具有識別能力的機器人,能判斷每一顆草莓的成熟度,只摘取成熟的草莓。它們完全能夠取代人類,就像工業場景裡的自動化生產線一樣,日夜無休地在田間工作。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這是極飛的智慧農業場景圖,我們可以看到測繪無人機正在監測農田的生長情況,低空飛行的無人機在噴灑農藥,物聯網設備正在獲取和分析農田的生長數據,最終給出更科學的農田管理和植保作業的處方。

剛剛說到的這些技術,我們目前已經在中國幾百個農場,大約幾千萬畝耕地上進行了相應的部署和作業。

未來農業的藍圖

前面我們說到,中國農業勞動力數量正在下降,人口也在老齡化,為了更好地應對這個問題,我們正在研發無人駕駛的導航設備。

我們大家都在描述無人駕駛的美好前景——高速公路上的無人汽車、小區裡的無人物流車。其實農田地頭也一樣需要無人駕駛——無人駕駛的拖拉機。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概念無人駕駛拖拉機

我們希望未來的三至五年,能將先進的無人駕駛拖拉機也部署到更多的農耕場景,減少人力的使用。通過多重科技的聯動,優化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改造農業生產環境。

我想,未來職業的農民,將不再需要躬身農田。他可能住在城市裡,靠著手頭的終端,像我們現在點外賣和打車一樣,用類似的方式,獲取農田相應的生長數據和管理方案,通過人工智能、無人機、物聯網、無人駕駛拖拉機等手段管理自己的農田。

我們希望通過科技的力量,改變生產關係,提高生產力,讓每一寸土地生產出來的食品更健康,讓農民這個職業躋身具有未來競爭力的行列,讓農業這個古老的行業煥發新的生機。

這是我們的願景,也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未來,種田就像點外賣,農民也可以肥宅

校對:其奇

造就:劇院式演講,發現創造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