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在開始今天的主題之前,非遺君為各位小主準備了一個小測試,各位男士們準備好紙筆,準備接招吧!不對,準備做題吧!

七夕節男朋友送禮測試(全國卷)

一.送分題(8分)

1.2018年8月17是什麼日子?

A.一個星期的結束,放飛自我的休息日到啦,歡呼

B.浪漫七夕,與2.14、520等各種紀念日同等重要的“錢包即將空空,就得買買買”節

C.禮物送不好,隨時變“單身狗節”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2.浪漫的七夕節,你卻還沒有準備好禮物,此時女朋友“含情脈脈”對你說:“沒關係,我不要禮物”此時你應該:

A.跑!跑!跑!逃命要緊

B.堅強勇敢,無比感動的抱住她,說:“心有靈犀,我也這麼想的!”

C.打開手機,搜索白鹿物戀公眾號或今日頭條,查找“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篇,並以800邁的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響叮噹之勢全部買齊,送到她面前,以求活命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二.送命題(90分)

如果七夕節什麼都不送,你的女朋友會繼續溫柔在線,還是分分鐘下線?(答案有且只有一個,白鹿君只能提示到這了···)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三.閱讀理解,多選題(2分)

如果上一個題順利過關的話,答道這,恭喜你,已經合格啦!這個題,題述部分略長,但每個地方都是知識點啊!分值雖小,但材料內容卻是相當重要!重要!要!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月初七 <<<<

作為“中國情人節”的代言,每年七月初七的七夕是我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節日。節日內容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

七夕節的乞巧習俗,始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註釋:用如今時下最火的節目解釋的話,這一天,大致可以總結為古代“超級女生”又稱“火箭少女”針線活大賽C位爭奪戰。非遺君腦補了一下比賽大概應該是這樣的流程: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時間:七夕晚上

參賽人員要求:女

活動內容:一根線穿過九根針

獎項設置

一等獎:“乞巧女孩”冠軍獎狀一個+C位出道+貌比潘安的男票一個

二等獎:“再接再厲”亞軍獎狀一個+輔助流量資源

三等獎:“感謝參與”季軍獎狀一個

得不惜,失方悔,晚矣!

翻譯:錯過還得等一年,你還在猶豫什麼?

注意

報名費自理!!!

舊時在民間七月七日是一個很熱鬧的節日,年輕女子對這一天極其重視。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穿針乞巧、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等等一些列活動,都是對智慧與巧藝的美好願望,當然也少不了求賜美滿姻緣。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那麼,問題來了,古代七夕到底送什麼禮物呢?(注意:多選題、多選題、多選題)

送禮送到心坎裡 >>>>

A. 最古典香囊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香囊的佩戴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古代送香囊是最普遍的禮物,自備貼身佩戴的屬性,因此戀人們常常將其作為定情禮物,以表衷情。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延禧攻略》中傅恆希望得到心愛女子的香囊

B. 最纏綿羅帕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羅帕時候舊時女子隨身物品,也可用作飾物。多用於傳情,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纏綿之情。同時也是離別和絕情之物。古書有云“有女子,手執羅帕,巧笑嫣然”,面對心上人時,面帶嬌羞,雙手絞帕,更平添了嬌怯、讓人心生憐愛。

C. 最實用梳子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在古代,送梳子也是七夕節的普遍做法,元代詩人姚燧的《虞美人・玉梳贈內子》:“新妝又得水蒼梳。人道秋風何物不瓊踞。”平實無華卻又極具情意,結髮同心,以梳為禮。古代女子出嫁時家人為其梳頭,所謂 “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兒孫滿地”。梳子代表著相思,

D.最昂貴首飾(內含輔助選項)

手鐲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手鐲在古代的稱呼有很多,跳脫就是其中一個。文宗言“跳脫即今之腕釧也”。傳說龍宮的王子,愛上一個凡間的女子,受到天條的處罰。但王子難以割捨心中摯愛的女子,於是化作手鐲,呵護在女子的皓腕上。無論玉鐲還是金、銀鐲,都代表著圓滿和永恆的愛情。梁陶弘景在《真浩》中記述了仙女萼綠華曾贈羊權金和玉的跳脫。

耳環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山海經》中“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 小巧簡潔的耳環在李笠翁的《閒情偶記.生容》裡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

女子 “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且耳環是佩戴在左右耳垂,是最靠近心臟的地方,即代表著一生一世聆聽愛人心聲。因此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著崇高的地位。

髮簪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簪,又稱為搔頭,作為具有“正室”意味的定情信物,象徵著尊嚴。周宣王沉迷安逸,荒疏國政,深明大義的姜後退去髮簪長跪永巷,以此規勸丈夫勤政圖治,周宣王羞愧不已,發憤圖強開創了周王室中興的局面。姜後用自己的行動成就了“退簪勸政”的千古佳話。

“結髮與君知,相要以終老。”簪子,自帶“正妻範兒”,《鼓吹曲詞·有所思》就曾記載一女子精心為情人制作一直髮簪,一往情深,卻不想“聞君有他心”,於是將簪子“拉雜催燒之、當風揚其灰”表示自己決不當小三的決心。

髮釵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續漢書》中說:貴人助蠶,戴玳瑁釵。釵不僅僅是一種飾物,還是寄託情思表物。納蘭性德詞中“寶釵攏各兩分心,定緣何事溼蘭襟”也飽含與自己所愛分離的痛楚。

古代戀人或夫妻之間有一種贈別的習俗:女子將頭上的釵一分為二,一半贈給對方,一半自留,待到他日重見再合在一起。

纏臂金

何以致拳拳?綰臂雙金環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蘇東坡《寒具》中:“夜來春睡濃於酒,壓褊佳人纏臂金。”纏臂金,是我國古代女性纏繞於臂的一種裝飾,金銀帶條纏繞成螺旋圈,圈數不等,無論從那個角度看,所見的都是數道圈環,互不關聯。

戒指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時至今日,戒指仍作為定情的首選,但相對於今日,人們更加將戒指作為手部裝飾的習慣來說,在古代未字的女子都是不戴戒指的。戒指雖小,但分量深重。南朝劉敬叔《異苑》中記載,沛郡人秦樹在冢墓中與一女子婚合,臨別時,“女泣曰:與君一睹,後面無期,以指環一雙贈之,結置衣帶,相送出門”。見指環如見人。

玉佩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玉,在中國古代文明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羅纓是古代女子出嫁時繫於腰間的彩色絲帶,以示所屬。《詩經》裡有 “親結其縭,九十其儀。”講得便是女兒出嫁時,母親不捨得與其結束羅纓。

裙子

何以答歡忻?紈素三條裙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紈素是古時對絹的稱呼,通常一條裙子都是由多幅絹布拼制而成。奢華貴婦的裙子極盡華美,平民女子則著樸素布裙。可以說裙子貫穿了整個服裝的發展史,在女性心中的地位甚高。

E.最溫婉團扇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團扇團扇美人多, 玲瓏嬌小一個個”,團扇所具備的屬性是一種令人難以言說的“猶抱琵琶半遮面”朦朧美,嬌羞的面孔藏於精緻的團扇後,總是讓人心動不已。據說越國大夫范蠡到諸暨城南苧蘿山尋覓賢良,對赤足浣紗的西施一見鍾情,心靈手巧的西施用麥草編成扇,將自己的容貌繡於扇芯,送予范蠡以表心意。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國族非遺有同款十二生肖系列團扇哦

F.最經濟情詩

如果說,上述的禮物過於“膚淺”的話,那麼寫情詩應該說是既經濟又經濟還經濟的方法了。一言不合就寫詩的古代人,將詩活成了生活。

比如“只願君心似我心,定不負相思意”、“死生契闊,與子成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等等,非遺君有一首特別喜歡的,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鵲橋仙》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尤其是這一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著實令人心醉。如果覺得這些拗口的話,現代的非遺君也貼心準備了一些。

《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你》(熊江睿)

在最美的年華遇見你

是我們前世種下的花朵

你為我花開

我為你花落

《致橡樹》(舒婷)

我如果愛你——

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愛你——

絕不學痴情的鳥兒,

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慰藉;

也不止像險峰,

增加你的高度,襯托你的威儀。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這些都還不夠!

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為樹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緊握在地下;

葉,相觸在雲裡。

每一陣風過,

我們都互相致意,

但沒有人,

聽懂我們的言語。

你有你的銅枝鐵幹,

像刀,像劍,也像戟;

我有我紅碩的花朵,

像沉重的嘆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

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

彷彿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堅貞就在這裡:

愛——

不僅愛你偉岸的身軀,

也愛你堅持的位置,

足下的土地。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林徽因)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啥,過於羞澀,難以表達?好吧,還有一些土味情話供君參考。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國內版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國際版

七夕不要禮物,這話你也信?

好啦,試卷做完啦,有心的人已經偷偷get到了滿分秘籍,其實這個小測試純屬娛樂。送禮,從來講究的都是“情”而不講究“物”,只要有一顆愛她為她念她的心,再平淡的日子每天都是甜蜜。

PS:如遇試卷中的問題,請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妥善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