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博物館煥發出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大清早,還沒到開門時間,延安革命紀念館外便排起了長隊,隊中有不少青少年的身影。很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將革命紀念館作為“延安之行”的第一站,他們希望孩子們能在革命聖地的旅行中收穫一些感悟與精神力量。近年來,親子游需求的上升助推了紅色旅遊的熱度,遊客年齡層從60後、70後向80後、90後、00後轉移。年輕人對紅色旅遊的認同感越來越高,正在成為紅色旅遊的中堅力量。

始建於1950年的延安革命紀念館,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建立的革命紀念館之一,它系統地展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和陝北領導全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恢宏歷史。近年來,為了吸引更多年輕遊客的關注,延安革命紀念館創新陳展形式,引入數字技術和互聯網等多媒體手段,使這座“老資歷”的紅色博物館煥發出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紅色博物館煥發出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對軍事感興趣的男孩們一路趴在紅軍、八路軍使用過的各式武器前悄聲議論,直到走進直羅鎮戰役的“戰場”,他們驟然安靜,一下子被眼前逼真的戰鬥場面吸引——這個場景結合了景、畫與多媒體演示,展示出中央紅軍與西北紅軍會師後取得的第一個重大戰役的勝利。背景畫描繪著直羅鎮的川道、遠山;地面塑形中有被炸的房屋、衝向敵人陣地的紅軍戰士等;投影機播放的畫面上紅軍與國民黨東北軍正在激烈戰鬥,這樣虛實結合的立體效果令人震撼。

“為了增強和觀眾的互動,我們在陳列設計中,力求讓歷史‘說話’,以期逼真地再現延安歲月。他認為,隨著時代的發展,對紀念館的陳列內容和形式不斷進行調整是非常必要的。“我們在基本陳列中增設的直羅鎮戰役、延安城牆、延安新市場等這些模擬景觀和場景復原,綜合了聲、光、電的高科技手段,比起單純展示老照片和文字介紹,更有趣,能讓觀眾參與進來,將過去被動地灌輸式展覽轉變為觀眾積極主動地去體驗歷史的展覽。

紅色博物館煥發出新時代的青春氣息

對此,講解員深有體會:“許多學生遊覽時都一路拿著小本認真記錄,但如果只跟隨講解,看展板和文物,難免會思想疲憊、不專注。而當各種模擬景觀出現時,孩子們會非常興奮,馬上走進去感受。”

除了豐富的模擬景觀將展廳變得有趣,虛擬現實技術的運用令“穿越歷史”也成為可能。在延安革命紀念館二樓的播放大廳,來自西安的張女士一家沉浸在巨幕影片《記憶延安城》帶來的強烈視聽衝擊中,“很驚喜,我們好像走進了那個激情的紅色年代!”

據統計,2017年,延安革命紀念館共接待觀眾332萬人次,達到建館以來的最高值;2018年上半年,接待觀眾達134.6萬人次。“觀眾數量井噴式地增長,讓人強烈感受到人們對延安這塊紅色熱土的嚮往。”延安革命紀念館館長說,“我們希望通過對陳列內容、表現手法、文物利用、形式設計的不斷更新和突破,把延安的革命歷史變成青少年更感興趣、更容易看懂的一幅幅鮮活‘畫卷’,幫助觀眾理解延安精神的深刻內涵和時代價值,使觀眾得到精神洗禮,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